近年来,随着放射诊疗设备的普遍应用,放射工作人员的个人防护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办法》[1]要求放射工作人员必须定期接受个人剂量监测;个人剂量计能客观记录放射工作人员的受照剂量,通过个人剂量监测还可以及时发现放射工作场所和个人防护中存在的不足,为此,我们对2016年石家庄市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结果进行分析,以了解本市个人剂量监测状况,为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加强放射卫生防护管理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1 监测对象与方法 1.1 监测对象2016年石家庄市辖区内委托石家庄市职业病防治院进行个人剂量监测的医学应用类放射工作人员。包括诊断放射学、牙科放射学、核医学、放射治疗、介入放射学5类工种。
1.2 监测仪器测读仪器为RGD-3B型热释光剂量仪(北京海阳博创防护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生产),退火设备为HW-6型热释光精密退火炉(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生产);剂量计元件为LiF(Mg、Cu、P)玻璃管(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生产)。
1.3 监测方法按照《职业性外照射个人监测规范》(GBZ 128-2016)[2]的相关要求,剂量计经退火处理后于每个季度末月的25~30日由我院工作人员发放,并要求各医疗机构放射工作人员统一佩带剂量计于左胸前。全年分4个周期监测,将测量结果导入“TLPS”系统进行处理。测量结束后,将探测器进行清洗、筛选、干燥、退火,消除探测器的本底剂量和残存剂量。
1.4 质量控制我院热释光剂量仪每年定期送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院进行检定,监测人员每年定期参加中国CDC组织的全国个人剂量监测系统能力考核工作,根据《职业性外照射个人监测规范》和《外照射个人剂量系统性能检验规范》的相关要求,通过盲样比对以及对个人剂量监测的不确定度的评定来保证我院个人剂量监测的准确度,2016年考核结果为合格。个人剂量计定期收回和发放,在监测过程中发现异常者,及时进行大剂量调查,以排除虚假数据。
1.5 统计分析采用Excel 2003、SPSS 16.0软件进行资料整理和分析。数据分析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进行组间比较,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结果石家庄市职业病防治院2016年共监测医用辐射类放射工作人员3 749人,其中有2 362人连续四期接受外照射个人剂量水平的监测,有效监测率为63%(2 362/3 749)。2 362人监测中有2 346人的人均年剂量当量低于5 mSv,占比99%;5~15 mSv为13人,占监测人次数的0.55%;15~20 mSv为1人,占监测人次数的0.04%;大于20 mSv为2人,约占监测人次数的0.08%。从监测结果来看,人均年剂量当量为1.55(mSv·a-1)。说明石家庄市放射工作人员人均年剂量当量有99%保持在调查水平以下,只有个别人超过了年剂量限值。见表 1。
根据GBZ 128-2016和GBZ 207-2016的要求,对不同级别医院95%置信区间监测数据进行不确定度分析,市级医院和民办医院相对扩展不确定度最低为14.4%,口腔诊所不确定度最高可达到14.8%,不同级别医院有效剂量95%置信区间范围部分存在交叉重叠;由表 3可以看出,各个级别医院中,市级医疗单位放射工作人员人均年剂量当量最高,人均年剂量为1.76 mSv/a,口腔诊所放射工作人员人均年剂量当量最低,为1.15 mSv/a。经秩和检验得,不同级别医院人均年剂量当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70.48,P<0.001)。除省级医院和县级医院各有一例年受照剂量在20 mSv以上者,其余放射工作人员年受照剂量均小于20 mSv。放射工作人员年受照剂量小于5 mSv比例最高的为口腔诊所和社区及职工医院,均为100%,比例最低的市级医院放射工作人员,为98%。见表 2和表 3。
根据标准要求对监测数据进行不确定度分析,不同工种当中以2A类放射工作人员不确定度最低(14.3%),其次依次为2D、2E、2B、2C;不同工种放射工作人员有效剂量95%置信区间范围部分存在交叉重叠,详见表 4;不同工种放射工作人员剂量监测结果见表 5。不同工种当中以2C(核医学)放射工作人员人均年剂量当量最高,其次依次为介入放射学(2E)、放射诊断学(2A)、放射治疗(2D)和牙科放射学(2B),经秩和检验分析得,不同工种放射工作人员人均年有效剂量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χ2=109.61,P<0.001)。年有效剂量低于5 mSv的放射工作人员占99%, 5~15 mSv的放射工作人员占0.6%,大于20 mSv的放射工作人员有2人。
2016年石家庄市职业病防治院共监测医用辐射类放射工作人员3 749人,其中2 362人连续四期接受外照射个人剂量水平的监测,有效监测率为63%,低于2015年[3]全国普查的个人剂量监测率。其中县级单位有效监测率最高为80%,口腔诊所有效监测率最低为44.4%。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石家庄市牙科口腔诊所多为私人诊所,机构负责人放射防护意识淡薄,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计使用不规范,管理不到位等原因造成的。建议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应加强对牙科诊所的放射防护监督检查,个人剂量监测技术服务单位也应对各医疗机构送检人员进行个人剂量计送检时间、佩戴规范及相关法规知识的普及。
由表 1可以看出,石家庄市辖区2016年委托石家庄市职业病防治院进行监测的放射工作人员人均年剂量当量为1.55 mSv/a,与北京、南京等发达城市个人年剂量当量0.178、0.16的水平相比[4-5]明显高出很多;说明我市放射防护管理方面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尤其注意的是此次调查中有2名放射工作人员年剂量当量超过20 mSv,根据国家相关标准法规,个人剂量计监测4个周期中任何一期超过1.25 mSv则视为超剂量水平,应向医疗机构发放大剂量调查表,通过调查发现这2名工作人员均是因为将个人剂量计遗忘或故意放置在放射工作场所内,导致非职业照射剂量过高所致。以上现象提示我们石家庄市放射防护管理工作有待加强,放射工作人员应对个人剂量计使用及意义有正确的认识,而且必须养成规范佩戴个人剂量计的好习惯。
石家庄市医用辐射放射工作人员中,核医学的人均年有效剂量最高为1.82 mSv,其次为介入放射学1.38 mSv,与北京市和新疆市[6]2016年监测结果报道一致。近年来,随着核医学和介入放射学诊断技术的普遍应用,其放射工作人员放射防护及职业健康也越来越受到关注[7],核医学工作人员因为职业原因接触放射性核素较多,且工作场所为开放型放射工作场所,工作人员在进行药物淋洗、分装等药物准备过程及注射过程均会直接受到核素的照射,进而导致受照剂量增加[8-9]。介入工作人员需在设备旁近距离操作、现有辅助防护设施防护效果不理想、手术时间一般较长等原因导致工作人员受照剂量较高。本次调查中采集的数据均来自放射工作人员铅衣内佩戴的个人剂量计,《职业性外照射个人监测规范》(GBZ 128-2016)中要求从事可能引起非均匀照射的操作时,工作人员除应佩戴常规个人剂量计外,还应在身体可能受到较大照射的部位佩戴局部剂量计(如头箍剂量计、腕部剂量计、指环剂量计或足踝剂量计等)。2016年,我院已按照《职业性放射疾病监测及职业健康风险评估方案》要求给部分三甲医院介入放射工作人员佩戴内外两支个人剂量计并进行监测。广东省[10]曾对介入放射工作人员佩戴内外两支剂量计进行调查研究,结果发现1 219对TLD中,未正确佩戴或混合佩戴的比例高达75%,正确佩戴的比例仅占25%。未来对放射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仍任重道远,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及相关医疗单位负责人必须严格按照相关标准的要求规范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计的佩戴,并且重点关注介入放射学和核医学工作人员的防护和职业健康情况。
总之,今后放射工作人员的放射防护工作仍将以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和管理为主要内容,此外,由于核医学和介入放射学工种的特殊性,亟需对上述两类放射工作人员开展头颈部和手部剂量监测[11],以进一步保障此类放射工作人员的职业健康。
[1] |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办法[S].2007-03-23.
|
[2]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GBZ 128-2016职业性外照射个人监测规范[S].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 2016.
|
[3] |
邓君, 王拓, 范胜男, 等. 2015年我国医用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外照射个人剂量水平与分析[J]. 中国辐射卫生, 2017, 26(04): 398-400. DOI:10.3969/j.issn.1004-714X.2017.04.004 |
[4] |
关坤, 于久愿, 刘宇光, 等. 2016年北京市海淀区放射工作人员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结果[J]. 职业与健康, 2017, 33(17): 2323-2326. |
[5] |
杨声, 李亘山, 李红艳, 等. 2015年南京市放射工作人员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结果分析[J]. 中国辐射卫生, 2016, 25(06): 669-670. |
[6] |
毋跃文, 朱东升, 雷淑钦, 等. 2016年新疆放射工作人员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结果[J]. 职业与健康, 2017, 33(17): 2429-2431. |
[7] |
寇庆河, 谢怀江, 鄢立刚. 2010-2015年沈阳军区某医院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结果[J]. 职业与健康, 2017, 33(15): 2133-2135. |
[8] |
姚元龙, 章龙珍, 徐凯, 等. 2002-2011年间某医院放射工作人员的个人剂量监测结果[J].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2012, 32(4): 410-411. DOI:10.3760/cma.j.issn.0254-5098.2012.04.022 |
[9] |
李明芳, 张素芬, 贾育新, 等. 2003-2012年广东省放射治疗和核医学工作人员受照剂量水平分析[J]. 中国职业医学, 2014, 41(05): 527-529+534. |
[10] |
刘小莲, 麦维基, 张素芬, 等. 介入放射学工作人员受照剂量调查及调查水平研究[J]. 中国职业医学, 2015, 42(04): 412-416. |
[11] |
胡盼盼, 刘海宽, 孔燕, 等. 介入放射学工作人员眼晶体的剂量测量评估及其防护[J].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2015, 32(02): 225-228. DOI:10.3969/j.issn.1005-202X.2015.02.0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