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辐射卫生  2018, Vol. 27 Issue (3): 265-268  DOI: 10.13491/j.issn.1004-714x.2018.03.020

引用本文 

王海华, 钱前, 王强, 杨勇, 朱波, 杨陆婷. 某医院新建PET-CT中心项目放射防护检测与评价[J]. 中国辐射卫生, 2018, 27(3): 265-268. DOI: 10.13491/j.issn.1004-714x.2018.03.020.
WANG Haihua, QIAN Qian, WANG Qiang, YANG Yong, ZHU Bo, YANG Luting. Radiation protection testing and evaluation of a new PET-CT center in a hospital[J]. Chinese Journal of Radiological Health, 2018, 27(3): 265-268. DOI: 10.13491/j.issn.1004-714x.2018.03.020.

文章历史

收稿日期:2017-12-13
某医院新建PET-CT中心项目放射防护检测与评价
王海华 , 钱前 , 王强 , 杨勇 , 朱波 , 杨陆婷     
杭州市职业病防治院, 浙江 杭州 310014
摘要目的 通过对某医院新建PET-CT中心项目进行设备性能及场所检测与评价,保障放射工作人员、受检者及公众的健康权益,同时为行政部门的审核提供技术依据。方法 对平面布局、屏蔽防护及安全控制措施进行分析、核实并现场检测,根据国家相应的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进行评价。结果 该院PET-CT中心平面布局合理,设备性能所检指标均符合要求,工作场所放射防护措施良好。结论 本项目各项放射防护措施均符合相关标准要求,能够有效的放射工作人员、受检者及公众的健康权益。
关键词放射防护    PET-CT    设备性能    辐射水平    
Radiation protection testing and evaluation of a new PET-CT center in a hospital
WANG Haihua , QIAN Qian , WANG Qiang , YANG Yong , ZHU Bo , YANG Luting     
Hangzhou Hospital for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Occupational Diseases, Hangzhou 310014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hrough testing and evaluation of the radiation protection status of a newly constructed PET-CT center in a hospital to ensure the health rights of radiation workers, examinees and the public, and to provide technical basis for the administrative approval. Methods The layout, shielding protection and safety control measures were analyzed, verified and tested on site, and the evaluation was based on the corresponding national laws, regulations and standards. Results The layout of the PET-CT center was reasonable, the equipment performance met the test requirements, and radiation protection measures for the workplace were adequate. Conclusion All of radiation protection measures in this project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relevant standards, and the health rights of staff, examinees and public could be effectively protected.
Key words: Radiation Protection    PET-CT    Equipment Performance    Radiation Level    

目前,影像诊断学的一个重要进展,就是图像融合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产品就是PET-CT。PET-CT是将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技术(PET)所获取的功能代谢信息与X射线计算机体层显像技术(CT)所获取的解剖结构信息进行融合,以达到更好的鉴别和定位[1]。随着核医学技术发展和应用,其设备性能的质量控制、放射防护的效果也越来越受到普遍的关注。

某综合医院在住院楼1层设置PET-CT中心。根据国家标准、法规要求,对该院PET-CT中心进行放射防护检测与评价。

1 材料与方法 1.1 被检设备和辐射源项

本项目被检设备为GE公司生产Discovery PET/CT 710型PET-CT,放射性核素为18F,为非密封源,最大等效日操作量为5.55×107Bq。工作场所放射防护检测主要关注的是CT部分运行时产生的X射线,放射性核素18F在储存、分装、注射及显像等过程中产生的γ射线外照射和β射线表面污染。

1.2 工作场所平面布局

该院PET-CT中心设置于住院楼1层,东西两侧均为楼梯间,北侧为大厅,南侧为过道,顶棚上方为检验科相关用房,地坪下方为停车场、水泵房及其他辅助用房;并根据工作需要和防护需求设置了患者通道、工作人员通道和放射性药物通道,PET-CT中心平面布局见图 1

图 1 PET-CT中心平面布局示意图
1.3 检测方法及仪器

依据《临床核医学放射卫生防护标准》(GBZ 120-2006)、《表面污染测定第1部分:β发射体(Eβmax>0.15 MeV)和α发射体》(GB/T 14056.1-2008)、《放射性核素成像设备性能和试验规则第1部分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装置》(GB/T 18988.1-2013)、《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装置性能测试》(NEMA NU2-2007)等相关标准对本项目进行了设备性能检测和工作场所放射防护检测;根据《临床核医学放射卫生防护标准》(GBZ 120-2006)、《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 18871-2002)等相关标准要求并结合设备厂家所给出厂参数进行评价。

所涉及的检测仪器主要有PET灵敏度和散射分数测试模体、DosiMAX plus A HV型X辐射CT剂量仪、Catphan500 CT性能模体、CT剂量模体以及451P型便携式X、γ射线巡测仪、CoMo170型α、β表面污染仪、QDF-6型数字风速仪等。

2 结果

本项目检测结果包括PET-CT设备性能检测,工作场所X、γ射线外照射检测、β放射性表面污染检测,通风橱风速等,见表 1表 2表 3表 4

表 1 PET-CT设备性能检测结果

表 2 工作场所β放射性表面污染检测结果(Bq/cm2)

表 3 工作场所X、γ射线外照射检测结果

表 4 通风橱风速(m/s)
3 结论 3.1 平面布局

图 1我们可以发现,该院对核医学工作场所进行了布局,并规划了工作人员、患者及放射性药物进出的路线,经分析可知本项目核医学工作场所平面布局合理,能够满足放射工作的需要。

3.2 设备性能检测

表 1的检测结果可知,PET部分和CT部分所检指标均符合要求,说明该院所使用的PET-CT设备能够满足工作需要,能够保证影像诊断过程中提供影像的质量。

3.3 X、γ射线外照射水平

通过表 3可知,不同条件下的检测结果,除分装注射过程中工作人员接受剂量率较高外,其他情况下周围剂量当量率基本处于本底或略高水平。

根据医院提供的资料,本项目18F显像检查预计工作量为3750人次/年,药物分装时间约30 s/人次,全年累积约为31.25 h;注射时间约为10 s/人次,全年累积约为10.4 h;受检者摆位时间约为30 s/人次,全年累积约为31.25 h。年剂量估算结果见表 5

表 5 PET-CT显像检查工作人员年剂量估算

因此,本项目核医学放射工作人员在正常使用屏蔽设施和穿戴个人防护用品工作情况下,核素操作人员年剂量约为0.23 mSv;图像采集及摆位人员年剂量约为0.71 mSv,均小于放射工作人员年剂量限值,亦小于医院制定的年剂量管理目标值。

3.4 β放射性表面污染水平

通过对工作人员工作场所、受检者经过和居留等场所的地面、墙面以及其他表面的检测,均未发现有明显的表面污染,说明其表面污染控制做的很好。

3.5 通风橱风速

通风橱平均风速为1.12 m/s,能够满足标准中“一般风速不小于1 m/s”的要求。见表 4

4 讨论

通过前面的分析可知,本项目PET-CT中心在平面布局、设备性能、屏蔽防护、表面污染控制等方面的各项放射防护措施符合相应国家标准、法规、规范要求,能够有效的保障放射工作人员、受检者及公众的健康权益。

针对核医学工作的性质和流程,建议医院应在今后的工作中做好以下几个方面:①加强核医学工作流程的管理,严格落实三通道制度;②加强分装/注射工作人员培训,使其熟练掌握操作流程,减少与放射性核素的接触时间;③采取多种宣传方式,提前告知受检者检查流程和要求,做到有序检查和管理;④确保工作人员离开卫生通过间时已进行表面污染监测,除注射外其余涉及放射性药物的操作均在通风橱内进行,对放射性药物的入库和出库进行台账管理。

参考文献
[1]
孙涛, 韩善清, 汪家旺. PET/CT成像原理、优势及临床应用[J].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2010, 27(01): 1581-1582+1587. DOI:10.3969/j.issn.1005-202X.2010.01.003
[2]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S].2011-12-31.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放射诊疗管理规定[S].2006-01-24.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GB 18871-2002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S].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 2002.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GBZ 120-2006临床核医学放射卫生防护标准[S].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 2006.
[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GB/T 18988.1-2013放射性核素成像设备性能和试验规则第1部分: 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装置[S].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 2013.
[7]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GB/T 14056.1-2008表面污染测定第1部分: β发射体(Eβmax>0.15MeV)和α发射体[S].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 2008.
[8]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GB 11930-2010操作非密封源的辐射防护规定[S].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