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近年来全球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剧,以及人们生活饮食习惯的转变,各种类型的恶性肿瘤发病率逐年递增,已成为直接威胁人类生命健康安全及生活质量的疾患之一。原发性肝癌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具有恶性程度高、治疗难度大、预后结局差、生存率低的缺点,因此临床对于原发性肝癌提倡早期诊断与治疗[1-2]。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是一种特殊的肝脏良性病变,其在肝脏原发良性肿瘤发病率中仅次于肝血管瘤,随着近年来影像学技术的发展与完善,FNH诊断与治疗的报道在逐渐增多,但由于超过半数的FNH患者无明显症状且为富血供病变,因此在影像学中FNH与HCC的鉴别诊断难度较大,临床上易发生二者的误诊、漏诊等[3-4]。本组研究通过对2016年1月-2017年1月于我院就诊且高度怀疑HCC、FNH的患者进行对比观察,探讨64层螺旋CT在早期诊断原发性肝癌(HCC)与局灶性结节增生(FNH)中的应用及敏感性、特异性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就诊,高度怀疑HCC的56例患者及高度怀疑FNH的45例患者作为可研究对象。56例怀疑HCC患者中男性32例,女性24例,年龄25~69岁,平均年龄(45.9±12.0)岁,合并肝硬化25例,合并病毒性肝炎患者12例。45例怀疑FNH患者中年龄24~65岁,平均年龄(46.4±11.9)岁,既往病毒性肝炎10例,肝硬化12例。
1.2 纳入/排除标准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已签署知情同意书,通过本院伦理道德委员会检查;接受64层螺旋CT平扫及增强扫描;术后病理结果明确诊断HCC及FNH。
排除标准:合并其他部位恶性肿瘤;精神疾病患者;严重心脑血管疾病;急慢性感染;严重内科基础疾病;原发性免疫功能、凝血功能障碍。
1.3 研究方法采用我院西门子64层螺旋CT进行上腹检查,扫描参数为管电压120 kV,自动管电流,螺距为1.375,层厚为0.625,增强扫描选择碘海醇,剂量为80~120 ml,注射速率为3 ml/s,动脉期扫描采用Smart Prep技术触发扫描,阈值为100 Hu,达到阈值后延迟8s进行扫描,门脉期扫描则采用在动脉期扫描完毕后30s进行。
1.4 观察指标根据术后病理试验结果分别计算螺旋CT对HCC、FNH早期诊断的敏感性与特异性,并测量动脉期、门脉期不同能量水平下的对比噪声比(CNR)、标准化碘浓度(NIC)、碘浓度比值(LNR)。
1.5 统计学处理采用IBM SPSS 19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应用(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术后病理结果术后病理证实56例高度怀疑HCC的患者中明确诊断HCC患者53例,其中结节型28例、巨块型14例、弥漫型11例;证实45例高度怀疑FNH的患者中明确诊断FNH患者41例。
2.2 64层螺旋CT对HCC、FNH早期诊断的敏感性与特异性64层螺旋CT对HCC早期诊断的敏感性为96.23%,特异性为66.67%,准确性为92.86%,见表 1;64层螺旋CT对FNH早期诊断的敏感性为92.68%,特异性为75.00%,准确性为86.67%,见表 2。部分影像资料见图 1~6。
CT增强扫描CNR比较结果显示,动脉期HCC、FNH的CNR均呈递减状态,并且能量越高则CNR越低,而在120 keV时可获得最佳CNR,HCC与FNH患者CNR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 < 0.05);门脉期FNH患者CNR逐渐降低,并在40 keV时获取最佳CNR,HCC患者则表现为先升后降状态,并在80 keV时获取最佳CNR,HCC与FNH患者在80~120 keV之间的CNR值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 < 0.05),但40 keV时两组CNR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见表 3。
门脉期与动脉期HCC患者NIC、LNR指标均明显低于FNH患者,P <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 4。
目前临床诊断FNH的病理学研究发现,其与HCC类似均为富血供病变,其可视为肝实质对先天存在动脉血管畸形的一种特殊的增生性反应,并且与局部创伤、炎症等引发的局限性血供减少密切相关,由此可见FNH并非是真正意义上的实体肿瘤,相关报道显示FNH常常并发血管瘤等血管异常病变,这也是对先天性血管异常病变学说的又一理论支持[5]。由于FNH与HCC具有诸多的相似病理特点,因此临床在早期鉴别诊断FNH、HCC中难度较大,传统螺旋CT所获取的影像以及混合能量图像对于体积较小的病灶显示效果不佳,无法达到诊断要求[6]。
在本组研究中通过对HCC、FNH患者进行64层螺旋CT平扫及增强扫描发现,64层螺旋CT对HCC早期诊断的敏感性为96.23%,特异性为66.67%,准确性为92.86%;对FNH早期诊断的敏感性为92.68%,特异性为75.00%,准确性为86.67%。增强扫描动脉期时HCC、FNH患者CNR均呈明显的下降状态,并且能量越高则CNR越低,HCC与FNH患者的CNR值比较存在显著差异;门脉期FNH患者CNR逐渐降低,而在4 0 keV时获取最佳CNR,HCC患者则表现为CNR先升后降,80 keV时获取最佳CNR,HCC、FNH患者在80~120 keV间的CNR值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 < 0.05),但在40 keV时比较无显著差异。结果表明64层螺旋CT对HCC、FNH均具有较高的敏感性与特异性,并能够通过不同能量下的相关指标分析进行初步的鉴别诊断[7]。
通过回顾分析可知,CT增强扫描及能谱分析时不同能量水平获取的图像结果主要是为了满足不同疾病的诊断需求,因此选择最佳的CNR可获得诊断所需价值最高的能量图[8],而结合本组研究认为,无论是动脉期还是静脉期,富血供病变的FNH、HCC病灶CNR均随着能量的增加的降低[9],这主要与FNH、HCC病灶的血供类型密切相关,而FNH、HCC动脉期与门脉期最佳CNR值的差异分析认为,其受FNH病情以及HCC分化程度的影响[10-12],并且FNH、HCC血供类型以及分化程度等将直接影响病灶内部以及周围肝组织在增强扫描时的碘对比剂分布情况,通过观察NIC与LNR可通过评估碘对比剂分布情况达到鉴别诊断FNH、HCC的目的[13-14]。
而通过对影像结果分析发现,FNH一般病灶内密度均匀,病灶内部较少出现出血、坏死以及脂肪沉积,中间一般存在中央瘢痕以及分隔,目前临床已将其作为重要的FNH影像特征之一,增强征象并不典型且各期强化均匀,由于动脉期出现动脉-门脉、动脉-竞买分流,可导致造影剂早退,因此可在门脉期与平衡期表现为低密度病灶状态,结合FNH的病理基础认为FNH并未真正实体肿瘤,其主要是干细胞对血管异常的增生表现,一般典型的FNH病灶内部均匀,FNH实质部分由正常肝细胞、Kupffer细胞、血管和胆管组成,镜下增生的肝细胞分化成熟,核浆比例正常,但肝小叶正常排列结构消失,病灶中央可见星状疤痕,瘢痕内可见厚壁供血动脉和胆管,并随辐射状纤维离心性向病灶外周分布,在病灶周围正常肝组织内可见大的厚壁静脉和扩张的血窦。而肝癌的增强特征则表现为快进快出,与FNH的快进慢出表现存在显著差异,并且结合能谱或生化检验能够进一步有效鉴别二者。
综上所述,64层螺旋CT在早期诊断及鉴别诊断HCC、FNH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检出效能、敏感性、特异性较高,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但本组研究仍存在一定的不足与缺陷,如样本容量过小可能导致结果、结论客观性不足,并且本组研究并未进行不同病理分期、不同病理分型HCC患者的差异性分析,这有待于进一步临床研究证实。
[1] |
王立丹, 余成新, 陆蓬, 等. MRI多回波技术在肝脏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 中国辐射卫生, 2008, 17(4): 496-497. DOI:10.3969/j.issn.1004-714X.2008.04.068 |
[2] |
谭一清, 张晓磷, 秦桂林, 等. 原发性肝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的血供观察[J]. 中国辐射卫生, 2007, 16(4): 484-486. DOI:10.3969/j.issn.1004-714X.2007.04.060 |
[3] |
Fa-Mei L U, Liu H Y, Yu-Xin L I, et al. The Clinical Value of CT Spectral Multi-Parameter Imaging in Identifi cation of HCC and FNH[J]. Chinese Journal of Ct & Mri, 2015, 133(1): 31-8. |
[4] |
张海涛, 徐覃莎, 陈玉棠, 等. 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的MSCT诊断与鉴别诊断[J].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2011, 20(5): 354-357. DOI:10.3969/issn.1005-8001.2011.05.010 |
[5] |
陈国伟. 多层螺旋CT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应用研究[J].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15, 24(5): 829-830. |
[6] |
Yu Y, Lin X, Chen K, et al.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and focal nodular hyperplasia of the liver:differentiation with CT spectral imaging[J]. European Radiology, 2013, 23(6): 1660. DOI:10.1007/s00330-012-2747-0 |
[7] |
陈姣红, 胡红超. 三维适形放疗联合超声聚焦刀治疗中晚期肝癌的近期疗效观察[J]. 中国辐射卫生, 2010, 19(4): 492-492. |
[8] |
赵兴永, 温华丽. 肝动脉介入结合瘤内注射治疗原发肝癌的应用研究[J]. 中国辐射卫生, 2013, 22(6): 756-757. |
[9] |
Luo W, Numata K, Kondo M, et al. Sonazoid-enhanced ultrasonography for evaluation of the enhancement patterns of focal liver tumors in the late phase by intermittent imaging with a high mechanical index[J]. Journal of Ultrasound in Medicine, 2009, 28(4): 439. DOI:10.7863/jum.2009.28.4.439 |
[10] |
高回青, 胡春洪, 郁义星, 等. 能谱CT定量分析在鉴别肝癌和肝脓肿中的价值[J]. 中华肝脏病杂志, 2016, 24(9): 676-680. DOI:10.3760/cma.j.issn.1007-3418.2016.09.008 |
[11] |
黄朝华, 杨江爽, 郝鹏, 等. 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的多层螺旋CT诊断价值[J].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2011, 22(9): 667-670. DOI:10.3969/j.issn.1008-1062.2011.09.020 |
[12] |
王宝玲, 周连新. 螺旋CT、能谱CT和MRI诊断原发性肝癌的临床价值比较[J]. 实用肝脏病杂志, 2016, 19(4): 467-470. DOI:10.3969/j.issn.1672-5069.2016.04.020 |
[13] |
Christopher I, Puneet B, Jeffrey O, et al. Multiple echogenic liver masses from multifocal nodular steatosis in a 55-year-old male with chronic hepatitis C:[J]. Radiology Case Reports, 2010, 5(3): 399. DOI:10.2484/rcr.v5i3.399 |
[14] |
顾浩玉, 陈群中, 陈顾文. 多层螺旋CT平扫及增强扫描在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中的诊断价值[J].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2014, 23(10): 1210-12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