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核医学是研究核技术在医学上的应用及其理论的学科,是用放射性核素诊断、治疗疾病和进行医学研究的医学学科[1]。与传统的X射线装置相比,核医学的放射性具有无形、可移动和不可控性,其工作场所、工作人员及公众都具有潜在的辐射危害风险。近年来,我国核医学新技术和新设备发展迅猛,截至2013年12月,我国从事核医学专业相关工作的科室838个,开展核素治疗的医疗机构为610个,开展放射免疫分析检测的科室356个,共有8678人从事核医学工作[2-3]。随着核医学新技术和新设备在医疗卫生领域的广泛应用,核医学科的辐射安全防护已成为医疗机构射线防护与安全管理的重点,也是目前管理的难点和薄弱环节。
本研究拟对广东省部分医疗机构核医学工作场所的辐射水平和工作人员的职业性外照射受照剂量进行调查,以了解核医学工作场所及人员的辐射水平现状,发现薄弱环节、提出建议措施,为研究临床核医学科建设项目的放射性职业病关键控制技术提供科学且实用的依据。
1 材料和方法 1.1 对象选取广东省14家开展临床核医学核素诊疗的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为研究对象。调查场所包括回旋加速器工作场所、放射性药物合成室和注射室、PET/CT和SPECT(/CT)工作场所及131I治疗工作场所。
1.2 调查内容本研究共调查了4台回旋加速器、6台PET/CT、9台SPECT(/CT)和3个131I治疗工作场所的周围剂量当量率水平,统计了14家医院125名核医学科工作人员个人年有效剂量。
1.3 检测仪器和质控措施采用AUTOMESS 6150AD巡测仪(德国AUTOMESS公司)、BERTHOLD LB124 α、β表面污染仪(德国BERTHOLD公司)。个人剂量采集热释光剂量计(TLD)剂量元件(中国人民解放军防化研究院)。所有使用的仪器均经过国家标准计量学实验室标定,检定证书在有效期内。
1.4 测量方法工作场所辐射水平检测:依据GB 18871-2002《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安全基本标准》、GBZ 120-2006《临床核医学放射卫生防护标准》规定的布点原则对核医学工作场所实行布点检测。其中:γ射线测量:以放射工作人员的操作位置或活动场所为检测点:位置一般为距离地面高1~1.2 m处进行测量;屏蔽体泄漏辐射水平检测为屏蔽墙面或防护门外30 cm处。β表面污染测量:测距不大于1 cm,速度不超过15 cm/s。测量应换算为Bq/cm2, 其中要将仪器的计数率读数减去本底计数率,并经探测效率和面积的校正。
个人剂量监测按照GBZ 128-2016《职业病外照射个人监测规范》要求,佩戴个人剂量计于左前胸,监测周期为3个月,监测深部个人剂量当量Hp(10),4个周期的Hp(10)累计值为年有效剂量值。
1.5 统计方法将原始数据录入EXCEL表格,建立数据库进行统计分析。分别计算出各个测量点的测量范围及指标的均值,并与国家标准进行比较。
2 结果 2.1 工作场所周围剂量当量率14家医院核医学诊疗工作场所周围剂量当量率检测结果见表 1,由表 1可知,18F合成室操作孔在防护罩打开状态下的瞬时剂量率最高,达到166 μSv/h。
在放射性药物分装、注射等操作环节的周围剂量当量率见表 2。由表 2可知,放射性药物分装、注射等操作环节时,手部的周围剂量当量率较高,其中在分装柜分装18F、131I和99Tcm时手部操作位剂量率水平可分别高达3720、1220、468.2 μSv/h,在注射台(窗)注射18F和99Tcm时手部操作位剂量率水平可分别高达537、882 μSv/h。而操作人员的胸、腹部位置剂量率水平稍低,在本底水平~253.62 μSv/h。
本次调查对14家医院核医学诊疗工作场所的β表面污染水平进行检测,主要结果见表 3。
广州G医院18F注射室的工作台面β表面污染水平为99.6 Bq/cm2,工作人员手掌部位为1.6 Bq/cm2;广州A医院和深圳B医院的99Tcm休息室洗手间地面、注射窗或99Tcm注射室注射车的β表面污染水平次之,达到为22~30 Bq/cm2;而广州E医院甲癌病房卫生间地面的β表面污染水平也达到19.33 Bq/cm2。除表 3外,14家医院核医学工作场所其余各检测位置以及工作人员体表或衣服均未检出β表面污染水平。
2.3 人员受照剂量 2.3.1 个人剂量监测结果14家医院125名核医学工作人员的年有效剂量监测结果见表 4。由表 4可知,核医学工作人员年有效剂量范围为0.08~5.18 mSv/a,平均值为0.12~0.86 mSv/a,低于国家标准限值(20 mSv);其中有1名从事放射性药物合成的放射工作人员年有效剂量为5.18 mSv,低于国家标准限值(20 mSv),但超过管理目标值(5 mSv)的要求。
根据表 2中分装和注射放射性药物时人员操作位的辐射水平,结合医院现场调查获得的各相关人员实际年工作负荷(如实际分装/注射的时间、每日受检者人数、工作天数及工作人员数量等)进行推算,在无防护措施的前提下,分装人员手部的年当量剂量最高,为0.02~390 mSv/a,平均7.37~147.03 mSv/a;注射人员手部的年当量剂量次之,范围为0.57~85.62 mSv/a,平均8.03~22.62 mSv/a;而护士分装及注射时工作人员眼晶体、全身和下腹部的职业照射剂量较低。
核医学诊疗工作场所周围剂量当量率水平与检测条件密切相关,如使用的核素种类、活度和检测位点等,一般情况下使用屏蔽设计参数及以下的条件进行检测,以便真实反映工作用房的屏蔽效果。本次调查中,周围剂量当量率较高的位置集中在回旋加速器的18F合成室、放射性药物分装、注射和受检者摆位等操作环节,尤其以护士分装和注射时手部的剂量率水平较高;该检测结果与现有的调查结果基本一致[4-7]。
因此,在18F合成室、注射、分装室等进行放射性药物合成、分装和注射等操作的医护人员应加强个人防护:①分装和注射99Tcm等放射性药物时, 宜穿戴合适的个人防护用品,如铅衣(0.5 mmPb)、铅防护手套和铅防护眼镜等,使用带有铅防护套的注射器进行放射性药物注射;②采用临时屏蔽设施,如移动铅屏风或长柄钳(131I分装)等;③熟悉操作流程、熟练操作技能,合理控制工作时间;采取多人轮岗作业制。此外,核医学设计放射性药物操作的房间应保持良好通风;对部分开展131I甲癌治疗的工作场所,建议医院引进131I核素自动分装系统,实现核素分装自动化,从源头上减少工作人员受照剂量。
3.2 β表面污染水平存在问题与对策18F注射室的工作台面、99Tcm注射室(休息室)的注射窗口(车)、地面和洗手间以及甲癌病房卫生间的洗手盆和地面等处β表面污染水平较高,其中广州G医院18F注射室的工作台面β表面污染水平(99.6 Bq/cm2)明显高于其他医院,工作人员手掌部位的β表面污染水平(1.6 Bq/cm2)也超过国家基本标准限值(0.4 Bq/cm2)。经调查,可能为β表面污染仪在测量时受到γ射线的污染、或者工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药品发生溢出或飞溅或者实验过程中产生的放射性废物等原因所致,其他检测结果与相关报道基本一致[4-6]。王宏芳等[7]调查发现,注射车操作台面(2182 Bq/cm2)、橡胶管(201 Bq/cm2)、小棉垫(332 Bq/cm2)等直接与病人接触位点为极易污染处,日常工作中应重点关注此类环节。
工作场所表面污染是工作人员辐射剂量的来源之一,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应降低β表面污染水平,建议:①加强对工作人员的放射性药物安全操作培训和管理,及时对污染的设备进行去污;②定期对机房地面、诊床表面、床旁注射车、橡胶管等进行巡测,对换下的物品(如橡胶、小棉签或棉垫、棉垫纸等放射性废物)集中衰变;③定期更换污染的防护用具,如增加清洁次数或铺设一次性用品,尽量做到病患一人一换。④对患者开展宣教工作,尤其是住院时间较长的131I甲癌治疗患者及18F注射后候诊的患者等;告知如何正确服药及保持病房、休息室及专用厕所的清洁卫生等注意事项。
3.3 放射工作人员受照剂量讨论与展望125名核医学放射工作人员的年个人有效剂量平均值为(0.12~0.86)mSv/a,表明核医学工作场所放射防护现况良好,能满足国家基本标准对于职业性外照射受照剂量的限值要求;与李明芳等人于2003-2012年广东省922名核医学科工作人员的人均年有效剂量[(0.86±0.17)mSv/a]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8];同时也接近2015年全国核医学科人员人均年有效剂量(0.54 mSv/a),在医学应用放射工作人员(含诊断放射学、牙科放射学、核医学、放射治疗、介入放射学和其他6类职业类别)中居首位[9]。
依据从事的工作内容不同,核医学诊疗工作场所工作人员主要分为放射性药物生产和质量控制人员、分装人员、注射护士、扫描技师和诊断医生五类,职业照射剂量一般依次降低,尤其以分装和注射护士的手部受照剂量较大。本文在无任何防护设施和防护用品条件下,99Tcm和18F分装人员的手部剂量可达到390、234.53 mSv/a,这与其操作位剂量率水平、医院的日操作负荷和人员排班等关系密切。王宏芳等[7]的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在充分利用防护用品后,该值将降低为本底或接近本底水平,进一步提示工作人员合理使用防护用品的重要性。而崔慧玲等[10]的研究提示,不同注射法对手部辐射剂量也会产生影响,采用新的放射性药物注药方式—冷穿刺注射法,有利于操作人员手部辐射防护。
本文放射工作人员均未佩戴眼晶体和手部指环剂量计,暂无内照射的检测结果。ICRP 188最近推荐的眼晶体年当量剂量限值由最初的150 mSv调整为20 mSv,且明确了眼晶状体混浊的确定性效应阈值为0.5 Gy[11];根据IAEA 2014年基本安全标准要求,应对在有摄入放射性核素风险控制区的工作人员进行常规的内照射监测[12]。因此,操作人员器官或组织当量剂量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如采用指环型剂量计对手部剂量进行监测;同时核医学工作人员的内照射问题应予以重视[13]。
[1] |
李少林, 王荣富. 核医学[M]. 7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 1-4.
|
[2] |
United nations scientific committee on the effect of atomic radiation.UNSCEAR 2008 Report to the General Assembly, sources and effects of ionizing radiation[R].New York: United Nations, 2010.
|
[3] |
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 2014年全国核医学现状普查简报[J]. 中国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 2014, 34(5): 389. |
[4] |
梁婧, 张震, 练德幸, 等. 核医学诊断工作场所辐射水平及防护现状调查[J].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2015, 35(1): 69-72. DOI:10.3760/cma.j.issn.0254-5098.2015.01.013 |
[5] |
张震, 张奇, 朱卫国, 等. 核医学放射防护状况调查与分析[J].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2012, 32(6): 642-644. DOI:10.3760/cma.j.issn.0254-5098.2012.06.022 |
[6] |
杨浩贤, 梁棉英, 谭光享. 广东省核医学科工作场所放射卫生防护现状分析[J].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0, 10(15): 2880-2883. |
[7] |
王宏芳, 娄云, 万玲, 等. 核医学科操作人员及相关场所辐射水平调查[J]. 现代预防医学, 2015, 42(4): 601-603. |
[8] |
李明芳, 张素芬, 贾育新, 等. 2003-2012年广东省放射治疗和核医学工作人员受照剂量水平分析[J]. 中国职业医学, 2014, 41(5): 527-529. |
[9] |
邓君, 王拓, 范胜男, 等. 2015年我国医用放射工作人员职业性外照射个人剂量水平与分析[J]. 中国辐射卫生, 2017, 26(4): 398-400. DOI:10.3969/j.issn.1004-714X.2017.04.004 |
[10] |
崔慧玲, 代彩云, 牟庆超, 等. 不同注射法对手部辐射剂量的影响[J]. 中国辐射卫生, 2013, 22(6): 694-695. |
[11] |
International Commission on Radiological Protection.Statement on tissue reactions[EB/OL]. http:www.icrp.org/docs/ref4825-3093-1464.
|
[12] |
Radiation Protection and Safety of Radiation Sources: International Basic Safety Standards, General Safety Requirements Part 3 No. GSR Part 3.[R].Vienna, IAEA, 2014.
|
[13] |
王红波, 张钦富, 侯长松, 等. 医院核医学科工作人员内照射监测的必要性研究[J].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 2016, 29(5): 333-35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