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医学是采用核技术来诊断、治疗和研究疾病的一门新兴学科。因其对疾病诊治的独特优势,在临床中被广泛应用,从事核医学操作的人员队伍也日益壮大, 但核医学职业人员的放射防护问题也逐步显现。与传统X射线诊断技术相比,核医学科药物注射、分装、摆位等操作人员,需近距离接触放射性药品,用药后的患者又形成流动的放射源,增加了职业操作人员的受照风险[1-2]。核医学职业人员已成为医疗机构放射诊疗防护管理的重点人群。卫生部55号令明确规定放射工作人员应接受个人剂量监测,作为评估工作人员受照剂量水平和职业人员卫生防护和健康的依据。目前我国各地区对放射工作人员的个人剂量监测多停留在佩戴一只剂量计(位于铅围裙内),仅以单一Hp(10)剂量对放射工作人员的受照剂量进行评价,忽略了铅围裙外头部、四肢,尤其眼晶体和手部的受照剂量。而核医学人员作为医疗机构放射防护监测的重点人群,更应逐步完善个人剂量的监测体系。本文对日等效操作量较大的3家医疗机构的核医学职业人员进行全身有效剂量,眼晶体剂量和手部剂量监测,了解核医学人员的实际受照水平和防护水平,为核医学职业人员的防护、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1 材料和方法 1.1 监测对象北京地区3家三级甲等医疗机构核医学科共28名99mTc和18F操作人员。
1.2 仪器、材料LiF(Mg, Cu, P),Harshaw 5500热释光剂量仪(美国ThermoFisher公司),Inlight A200型全自动个人剂量测量系统(美国LANDAUER公司),COMO170表面沾染仪(德国SEA公司),均经中国计量科学院校准。光致光剂量计和指环剂量计均购自蓝道尔公司,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辐射防护与核安全医学所校准。
1.3 核医学人员外照剂量监测根据GBZ 128《职业性外照射个人监测规范》。Hp(10),2个TLD剂量计,1个佩戴在左侧衣领处,铅围脖外;另一个佩戴在胸骨处,铅围裙内,依据GBZ 128的计算方法(0.5×铅围裙内剂量+0.025×铅围裙外剂量)进行全身有效剂量估算[3]。Hp(3),2个OSL剂量计佩戴在头部左右太阳穴处(若佩戴铅眼镜,则位于铅眼镜外)。Hp(0.07),1个指环剂量计佩戴在工作手小拇指上。同一岗位监测周期为30 d。
1.4 表面污染监测采用COMO170对核医学人员操作核素后的体表进行表面污染监测。
1.5 质量控制参加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举办的个人剂量监测比对,比对结果优秀;监测用仪器经法定计量机构检定合格。
1.6 数据处理测量数据经校准因子校正后进行计算,测量中低于仪器探测下限者记为M。
2 结果 2.1 药物注射人员个人剂量监测结果调查中发现,完成一次药物注射时间为10 s~2 min之间。注射前药物均贮存于铅套(约4 mmPb)或其他屏蔽体内,注射时取出。注射时均使用至少6 mmPb铅防护车或隔室铅玻璃,99mTc注射人员均穿戴0.5 mmPb铅防护衣,18F注射人员通常不穿戴铅防护衣,个人根据操作习惯选配铅防护眼镜、铅围脖、注射器铅套等防护用品。共监测99mTc注射6人,18F注射9人,两种核素均操作1人,监测结果见表 1。18F注射人员的Hp(10)最高为0.34 mSv、Hp(3)最高值为0.35 mSv、Hp(0.07)最高值为15.0 mSv。估算年有效剂量/当量剂量分别为4.1 mSv、4.2 mSv和180 mSv,均低于GB 18871中规定的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限值。
调查中发现,机房均设有对讲与监控设备,部分受检者可在医生提示下自行摆位,部分需工作人员近距离接触摆位,摆位时间由几十秒至几分钟不等。10名摆位人员的剂量监测结果见表 2。按年剂量估算,各组剂量值均远低于GB 18871中规定的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限值。
调查中发现,药物分装过程有自动分装与手动分装,手动分装时需操作人员近距离接触药物,分装时间与操作的药量有关,分装的药物多为18F。2名回旋制药分装人员个人剂量监测结果见表 3。操作人员手部月受照剂量可达48.2 mSv。同样的工作负荷下,年受照剂量将达到500 mSv的剂量限值。
对99mTc注射、18F注射、回旋制药和机房摆位人员于核素操作结束,离开工作场所时进行人员体表表面污染巡测,3家机构的28名核医学人员中,共2人检出手部和工作服表面有放射性核素沾染,见表 4。
据2014年全国核医学调查数据显示,与2012年相比,全国核医学相关科室的数量增加了71家(9%),我国大陆近93.7%的省、自治区、直辖市拥有PET/CT[4]。核医学的应用在放射诊疗中占有不可忽视的地位。而核医学人员的个人剂量监测一直是医疗机构放射防护工作的重点。目前我国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率在逐年上升,这与国家对该项工作的重视程度,医院和个人对辐射防护认识和意识的逐年提高有关。但受到各方条件制约,目前多数省、市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仅限于佩戴一支Hp(10)剂量计,这对近距离接触辐射源的核医学和介入学操作人员并不合理,忽略了辐射源对操作人员四肢尤其手部和眼晶体等部位的剂量贡献。本次调查选取北京市日等效操作量较大的3家三级甲等医疗机构的核医学科职业人员为研究对象,调查其全身、眼晶体及皮肤浅表的月受照剂量,并对核医学人员所受剂量进行初步评估。调查中,因每名核医学人员的工作量不同,导致最终操作的药量不同,但均为日常的常规操作。调查结果显示,药物注射、机房摆位和回旋制药三个岗位中,机房摆位人员所受辐射剂量水平最低,药物注射和回旋制药人员辐射剂量水平较高,符合岗位特点和操作人员与辐射源接触的距离、时间规律。对于受照部位,手部剂量>眼晶体剂量>全身有效剂量。全身有效剂量最低与操作人员使用铅防护衣、防护车或防护屏有关。防护用品的使用可使20 mCi 99mTc辐射源致操作位240 μSv/h的剂量率降低至环境本底水平[5]。铅防护衣等防护用品的使用可有效阻挡X、γ射线对躯干的照射。对于操作的药物种类,18F为正电子源,针对铅的半值层厚度为6.5 mmPb,防护难度远高于99mTc,因此理论上同等防护条件下18F对操作人员的辐射剂量贡献高于99mTc。本研究的检测结果与之相符。
18F操作人员的手部受照剂量较高,回旋制药人员手部的月受照剂量高达48.2 mSv,同样的工作负荷下,年受照剂量将可能超过国家年剂量限值500 mSv,应引起医疗机构足够的重视。调查中亦发现,3家医疗机构的操作人员均为轮岗制度,按月或按周轮岗以轮流交替,来减轻高危人群的受照剂量。
核医学科的放射防护安全不仅靠良好的防护技术措施,更需有效的防护管理来实现。核医学工作人员应正确认识辐射危害,不盲目惧怕,也不无所畏惧,合理使用防护用品,熟练操作,减少与射线源的接触时间;医疗机构应负责组织对放射工作人员的防护知识培训、健康体检、提供良好的防护设施、制定合理的防护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国家亦应逐步优化相应的标准与法规,加强防护管理,为保障放射工作人员健康提供依据。
[1] |
梁婧, 张震, 练德幸, 等. 核医学诊断工作场所辐射水平及防护现状调查[J].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2014, 35(1): 69-72. |
[2] |
马永忠, 王宏芳, 冯泽臣, 等. 回旋加速器工作场所辐射水平的调查与分析[J]. 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 2015, 39(5): 386-390. |
[3] |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GBZ 128-2016职业性外照射个人监测规范[S].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 2016.
|
[4] |
汪静, 李亚明, 黄刚, 等. 2014年全国核医学现况普查简报[J]. 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 2014, 34(5): 389. DOI:10.3760/cma.j.issn.2095-2848.2014.05.012 |
[5] |
王宏芳, 娄云, 万玲, 等. 核医学科操作人员及相关场所辐射水平调查[J]. 现代预防医学, 2015, 42(4): 601-6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