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
2. Guangdong Province Hospital for Occupational Diseas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随着医学科技的迅猛发展,电离辐射应用技术在广大医疗机构中也迅速得到普及和提升,因此,电离辐射所产生的危害特别是对从事医疗行业的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的影响,已成为辐射防护领域重要的课题。造血系统对电离辐射非常敏感,当电离辐射作用于机体后,其最早的表现为中性粒细胞为主的不同程度的白细胞(WBC)减少症[1-2]。另有研究表明[3],长期低剂量辐射暴露后通过机体的修复机制可以适应更高剂量的辐射暴露。为了解电离辐射剂量与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相关效应的关系,通过两年的个人剂量监测结合健康检查的指标进行分析,探索辐射剂量对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的影响。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2015-2016年江门市从事普通放射、介入治疗、核医学、放射治疗等的放射工作人员242名为研究对象,年龄24~61岁,平均年龄38.81岁,放射工龄1~40 a,平均放射工龄16 a。其中,男性170人,占70.2%,女性72人,占29.8%,对照组选取一年内未接触电离辐射的医务人员作93名。
1.2 内容与方法 1.2.1 个人剂量研究对象按个人剂量监测规定要求佩戴个人剂量计,剂量当量是依据LiF(Mg,Cu,P)热释光个人剂量计实测的剂量,计算全年剂量当量。
1.2.2 实验室检查使用全自动血球计数仪对红细胞总数、血红蛋白、白细胞总数、血小板、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等项目进行检查。
1.3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对收集的资料进行χ2检验,P < 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个人剂量监测 2.1.1 放射工作人员不同年份个人剂量监测结果由表 1可见,两年平均87.4%的放射工作者人均年有效剂量小于1 mSv,剂量在5~20 mSv范围的人数为0。2014年放射工作人员人均年有效剂量为0.64 mSv/a,2015年放射工作人员人均年有效剂量为0.59 mSv/a,符合GB 18871-2002《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的剂量限值要求。
由表 2、表 3可知,在242名不同工种放射工作人员的个人剂量监测中,显示2014年有85.5%的人员年有效剂量小于1 mSv,2015年有89.3%的人员年有效剂量小于1mSv。另外,2014-2015年从事介入治疗的放射工作人员人均年有效剂量均高于其他人员。
不同工龄放射工作人员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异常检出率主要集中在工龄为10 a~年龄段,血小板异常检出率主要集中在工龄为20 a~年龄段,淋巴细胞绝对值异常检出率主要集中在工龄为0 a~年龄段。
2.2.2 放射工作人员不同工种异常血象检查情况介入治疗组的放射工作人员白细胞异常检出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普通放射组的放射工作人员血小板异常检出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核医学组和放射治疗组的放射工作人员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异常检出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别其余的血象异常检出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个人剂量监测用于评价不同工种、不同工龄的放射工作人员的受照水平,以及人均年有效剂量、集体有效剂量情况。红细胞、血红蛋白、白细胞、血小板等实验室客观检查是反映机体健康的重要指标。同时,个人剂量监测及实验室的血象检查也是放射人员健康监护和放射性疾病诊断的重要客观依据。本次研究对于放射防护管理以及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促进具有一定的意义。
本次研究显示,从事介入治疗的放射工作人员人均年有效剂量高于普通放射工作人员,与国内有关文献[4-5]报道相一致。我市各工种放射工作人员年有效剂量小于1 mSv,也低于2003年全国人均年有效剂量为0.977 mSv/a[6],表明我市的放射工作人员受到职业照射剂量水平符合国家标准,具有较好的辐射防护管理水平。另外,本次调查显示, 不同暴露工龄组的白细胞、血小板、中性粒细胞绝对值三项指标的异常率较高, 与文献[1]报道一致,特别是人均年有效剂量相对较高的介入治疗组的白细胞异常检出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不同工种放射工作人员的红细胞和血红蛋白与对照组的差异均无显著性, 提示长期低剂量电离辐射对造血系统中的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相关性不明显, 可能是损伤与修复同时存在的动态变化过程,无明显的剂量反应关系。
本次研究对象只选取了242名放射工作人员的个人剂量和血象结果进行分析,对于市区内未纳入观察的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和辐射暴露情况未能进行评估,可能受到选择偏倚的影响。对于以上研究出现的不足,本研究将会随着新的监测和检查资料的不断更新,为了解电离辐射对放射工作人员的影响提供更加可靠的依据。同时,监管部门应继续加强放射卫生知识的宣传、教育和培训,与用人单位一起创建健康的工作坏境,使医疗机构为社会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的同时,为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能够得到更好的保障。
[1] |
陈正其, 姚洪章, 刘定理, 等. 低剂量电离辐射对放射工作人员健康影响的调查[J]. 中国辐射卫生, 2005, 6(14): 124-125. |
[2] |
职建军, 冯小敏, 夏方方, 等. 安阳市放射工作人员血液检验结果分析[J]. 中国辐射卫生, 2013, 12(22): 703-704. |
[3] |
Kumar RR, Seshadri M, Jaikrishan G, et al. Effect of chronic low dose natural radiation in human 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Evaluation of DNA damage and repair using the alkaline comet assay[J]. Mutation Research, 2015, 775: 59-65. DOI:10.1016/j.mrfmmm.2015.03.011 |
[4] |
黄润玲, 梁婷婷. 广州市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水平[J].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2004, 4: 379-380. DOI:10.3760/cma.j.issn.0254-5098.2004.04.036 |
[5] |
袁志强, 林秀华, 刘晓红. 介入治疗的X射线防护监测与评价研究[J].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1998, 18: 117-120. DOI:10.3760/cma.j.issn.0254-5098.1998.02.023 |
[6] |
田崇彬, 武丽, 杨均芳, 等. 河南省直管单位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结果分析[J]. 中国辐射卫生, 2006, 15(2): 180-181. DOI:10.3969/j.issn.1004-714X.2006.02.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