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11日发布的X射线放射防护标准GBZ 130-2013《医用X射线诊断放射防护要求》, 与GBZ 130-2002《医用X射线诊断卫生防护标准》对比, 新标准对X射线机房屏蔽防护铅当量和使用面积的要求进行了修订, 对机房单边长度提出了要求, 可见新标准对放射防护提出了更全面的要求。继续引用GBZ/T180-2006《医用X射线CT机房的辐射屏蔽规范》作为对CT机房的屏蔽要求。归结起来, 新标准主要变化是对标称管电压125 kV以上的X射线机房屏蔽铅当量标准提高1铅当量, 125 kV以下的机房仍沿用GBZ 130-2002《医用X射线诊断卫生防护标准》, CT机房仍延续GBZ/T 180 《医用X射线CT机房的辐射屏蔽规范》规定的标准。以下对新老标准列表对比:
GBZ 130-2013《医用X射线诊断放射防护要求》:
GBZ 130-2002《医用X射线诊断卫生防护标准》:
通过对比, 可以看出, 本次修订主要是提高了标称管电压超过125 kV的X射线机房的防护当量, 将其列为国家标准, 在实践中对加强X射线机房的屏蔽能力无疑是非常有利的。但CT机房屏蔽仍沿用GBZ/T 180 《医用X射线CT机房的辐射屏蔽规范》作为国家标准是其中的遗憾。
机房屏蔽是辐射防护的需要, 但屏蔽标准的制订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关, 屏蔽标准的修订既是对辐射损害认识的深入, 也是由于社会发展对辐射防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尽管目前多数X射线机标称的管电压都高于125 kV, 但实际工作中, X射线摄影管电压超过120 kV被称为高千伏摄影[1-2], 主要用于尘肺病诊断, 极少用于其他临床检查。相比之下, CT标称管电压多在80~140 kV[3], 实际扫描管电压通常在120~140 kV, 而且扫描时间长, 尤其是多层螺旋CT扫描时间要达数秒之多, 曝光时间明显比普通X线摄影更长, 辐射剂量更大, 如GBZ 165-2012《X射线计算机断层摄影放射防护要求》之附录A《CT检查的诊断参考水平》即列举典型成年患者头部检查剂量为50 mGy、腰椎为35 mGy。可见, CT扫描无论管电压还是射线剂量都远高于普通X射线检查, 但对CT机房的屏蔽要求却低于X射线摄影机房, 这对于CT辐射防护是很不利的。
笔者认为, 通过CT扫描与X射线摄影实际使用的管电压值、辐射剂量等技术参数比较, 对CT机房的屏蔽要求应当高于后者。从目前CT辐射防护具体案例来看, 在CT机房屏蔽设计施工中, 很难见到按照如此低标准设计的实例, 就我们所见, 多数CT机房的屏蔽(包括铅玻璃观察窗)是按照5 mm甚至6 mm铅当量设计的, 这既说明了机房使用者和施工设计者对此标准所持的否定态度, 对防护屏蔽能力不足存在焦虑状态, 也说明现行国家标准与实际情况严重脱节。在大量放射防护预评价和控评过程的具体实例也都证实这一现状, 这说明现行CT机房屏蔽标准明显滞后于实际情况, 造成国家标准不被接受的尴尬现实, 这确实是本标准的不足之处。此外, GBZ 130-2013标准要求CT机房最小单边长度为4.5 m, 但GBZ 165-2012《X射线计算机断层摄影放射防护要求》第5条CT机房的防护要求对单边长度要求为4m, 两者同为国家标准却规定互相矛盾, 包括对“CT”这一医疗设备的名称也是不相一致的(一为“医用X射线CT”, 另一为“X射线计算机断层摄影”)。作为国家标准应当非常严谨, 否则就可能会在应用标准时无所适从, 产生不良影响。
[1] |
张云亭, 袁聿德.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M]. 2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0: 27.
|
[2] |
吴恩惠, 冯敢生. 医学影像学[M]. 6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2: 70.
|
[3] |
王鸣鹏. CT检查技术学[M]. 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4: 44-5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