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宁夏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3. 宁波市卫生监督所职业卫生监督科;
4. 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 Ningxia Center for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3. Ningbo Municipal Agency for Public Health Inspection and Supervision;
4. Jiangsu Center for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我国既往在1984年和1996年分别开展过两次大规模的全国医疗照射水平调查,总放射诊疗人次为1.64、2.28亿[1-2]。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经济发展和推行市场取向的医疗体制改革,我国居民的就医模式和诊疗实践发生了重大改变,但一直未开展全国放射诊疗频次调查[3]。有资料报告,据不完全统计2010年,我国放射诊疗总人次约为3.3亿,这约占全球30亿总放射诊疗人次的10%左右[4]。此外,UNSCEAR也一直呼吁我国提供全国放射诊疗水平数据。在目前的全国卫生统计报告制度中,尚没有对放射诊疗水平调查的具体要求。在X射线诊断检查中,CT检查人次是不可忽略的,2008年UNSCEAR报告中提出,Ⅰ类保健水平国家CT检查数量占所有医疗诊断检查的7.9%,而所致集体有效剂量占47%[5],近年来国际上也高度关注CT检查的所致患者的健康效应[6-7]。本研究通过调查医院级别、门急诊人次、放射诊疗人次及CT检查人次之间的关系,结合《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年鉴》[8-9]公布的每年不同级别医疗卫生机构门诊诊疗人数,试估算我国放射诊疗的总人次及CT检查人次,为科学配置医疗卫生资源,进一步优化我国医疗照射相关法律法规及相关标准提供理论基础。
1 资料与方法 1.1 调查医院本研究分别选择了东部、中部和西部三个地区,对调查地区内所有进行放射诊疗的公立医疗机构(不包括口腔诊所)以调查问卷的形式开展调查。东部调查范围为一个省的某个地级市,中部地区为三个县级区和县,西部地区为一个省份的全部放射诊疗机构。
1.2 调查方法及内容将统一制定的调查表由当地卫生监督或疾控中心实施现场具体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医疗机构名称、级别、床位数、2014年门诊/急诊就诊人次,X射线诊断检查人次(包括CT检查、CR/DR检查、透视等检查,口腔检查除外)、放疗人次、核医学诊疗人次、介入放射学诊疗人次及CT设备数量等。
1.3 数据处理将调查表的数据输入epidata数据库,利用stata 11.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数据清理。对CT检查人次占放射诊疗比例的影响因素,鉴于因变量为比例值,故本文采用广义线性模型(GLM)进行统计分析,将P<0.05视为该因素对因变量影响有统计学意义。获得统计预测模型,根据2012年和2015年《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年鉴》[8-9]公布的2005-2014年各类医院诊疗人次数预测了2005-2014放射诊疗及CT检查人总次数。
2 结果 2.1 调查医疗机构诊疗人次基本情况本次涉及东、中、西三个省份,不同地区所调查的医疗机构诊疗人次基本分布情况见表 1,共调查了390家医疗机构,41 713张床位,其中东部共171家,西部194家,中部地区共涉及三个区县,所调查的医疗机构数量较少25家。按医院级别划分,三级医疗机构50家、二级104家、一级153家、未定级83家。调查覆盖8 875.038万人次门急诊、1 099.052万人次放射诊疗和295.47万人次CT检查,放射诊疗人次占门急诊人次的12.38%,而CT检查人次占放射诊疗的26.88%。
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其X射线诊断、放射治疗、介入放射学和核医学的人次分布情况、CT占放射诊疗人次的比例及放射诊疗占门急诊人次的百分比例列于表 2。在各级医院中,X射线诊断检查的比例最大,放射诊疗和核医学主要见于三级医院,二级医院也涉及放射治疗和介入放射学。不同级别医疗机构放射诊疗人次占门急诊的人次百分比,三级和二级医院相对较高分别为(16.5±5.5)%、(12.5±3.3)%。CT检查人次占放射诊疗人次比例较高的同样也是三级和二级医院,其比例分别为(32.1±7.8)%、(33.1±5.5)%,一级医院CT检查的比例相对较低为(21.5±13.7)%,未定级医院未进行CT检查人次的统计。
利用GLM模型分析CT检查人次占放射诊疗比例的影响因素,将门急诊人次、CT设备数量、不同地区、医疗机构级别作为影响因素纳入到模型中,分析结果见表 3,其中CT设备的数量、地区的不同及医院级别的不同为CT检查人次占放射诊疗总人次比例的主要影响因素。东部地区与中部地区之间CT检查人次占放射诊疗比例没有统计学差异(t=0.68,P>0.05),而与西部地区相比,可能由于西部地区人口稀少,且经济相对落后于东部地区,其CT检查人次占比低于东部地区,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73,P<0.05);不同医院级别对CT检查人次占比的影响,与一级医院相比,二级、三级医院CT检查人次占比均存在统计学差异(t二级=7.72,P<0.05、t三级=4.37,P<0.05);而CT设备数量对于CT检查的占比的影响有统计学差异(t=10.99,P<0.05),随着CT设备数量的增加,CT检查人次占比会相应增加。
假定在过去十年间,我国居民的就诊模式基本一致,根据以上调查获得东中西部390家医院的调查数据,其中一级医院占39.2%,二级医院占26.7%,三级医院占12.8%,未定级医院占21.3%。利用GLM模型的predict命令,依据2012年和2015年统计年鉴中公布的全国不同级别医院的门急诊人次数据,估计了2005-2014年期间每年的放射诊疗总人次和CT检查的总人次数据(见表 4)。考虑到调查结果中一级与未定级医疗机构的CT检查人次占放射诊疗比例较少,分别为2.1%、0.6%,故预测CT检查人次数未考虑一级及未定级医疗机构,仅预测了二级与三级医疗机构CT检查的人次。预测2005-2014年我国放射诊疗人次的年增长率为7.8%,CT检查人次的年增长率为11.7%,2014年我国接受放射诊疗的总人次为33 593.96万人次,CT检查为6428.45万人次。
本研究调查了3个省份的部分地市及区县共390家医疗机构,其中三级医疗机构50家、二级104家、一级153家、未定级83家,共覆盖8875.04万人次门急诊,1099.05万人次放射诊疗和295.47万人次CT检查。一级、二级、三级别医疗机构放射诊疗总人次占门急诊总人次的比例范围分别为(4.8±1.8)%、(12.5±3.3)%、(16.5±5.5)%,CT检查人次占放射诊疗的比例分别为(21.5±13.7)%、(33.1±5.5)%、(32.1±7.8)%。为了对全国CT检查有一个总的印象,本研究着重分析了CT检查人次占放射诊疗人次比例的影响因素。经统计分析发现CT设备的数量、地区的差异及医院级别为CT检查人次占放射诊疗总人次比例的主要影响因素。基于本研究调查的数据资料并结合2005-2014年统计年鉴公布的数据,预测这期间的放射诊疗总人次和CT检查总人次的年增长率分别为7.8%、11.7%,2014年全国门急诊总人次为27 2991.1万,预测的放射诊疗和CT检查总人次分别为33 593.96万、6428.45万。
自从2002年采取市场化为取向的医疗体制改革以来,我国公立医院经历了几次大规模扩张,直至2014年,国家卫生计生委首次以专门文件的形式严令公立医院扩张。最近开始新一轮医改,我国各级医院的就诊模式是一致的。因此,我们可以假定调查获得三个中西部省份的390家医院的门急诊人次、放射诊疗人次、CT检查人次的比例假定一致可能是合理的。本调查首次预测了我国近十几年的放射诊疗及CT检查人次分布情况,根据《中国放射卫生进展报告》[4]“据不完全统计,2010年我国约有3.3亿人次接受放射诊疗检查”,与2010年的预测值2.5亿人次存在偏差,原因:其一,2010年全国总的放射诊疗人次为3.3亿人次,这一数据实际上将31个省份各级卫生监督部门逐级汇总获得部分医疗机构的放射诊疗数据外推到全国医疗机构放射诊疗数据的预测值。本文则采用了更为科学的预测方法,利用了统计年鉴给出的不同级别医院的构成数据,按照GLM模型进行预测;其二是由于本研究未调查医疗机构的住院人次,而住院人次接受放射诊疗的人次的占比相对较高,基于门急诊人次估算我国放射诊疗及CT检查人次,相对低估了放射诊疗的人次;其三,调查中未包含牙科检查,据上海2009年的调查数据显示,口腔X射线检查约占X射线诊断检查的5.3%,且牙科X线机数量由2006年622台,增长至2009年826台,增长约32.8%[10],可见牙科检查对于今后我国X射线诊断检查发展将会越来越突出。
本次研究通过对一些典型医院的调查,再结合我国既往统计年鉴中公开的数据,可以对全国放射诊疗的总体情况有一个初步的印象。这是一种快速、及时了解全国放射诊疗趋势或复核调查相关数据的手段。总体来讲,本研究初步掌握了我国2005-2014年放射诊疗发展趋势,随着放射诊疗人次的逐年增加,尤其是CT检查,其对于医疗照射集体剂量的贡献将会更加突出,因此应当进一步密切关注我国放射诊疗的最新动态,加强医疗照射的防护,合理配置放射诊疗设备,促进放射诊疗事业更好、更健康的发展。
[1] |
全国医疗照射研究协作组. 我国医疗照射的年频度水平[J].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1989, 9(S1): 10-16. |
[2] |
郑钧正. "九五"期间全国医疗照射水平调查研究[J]. 医学研究通讯, 2003, 32(11): 18-19. |
[3] |
苏垠平, 牛昊巍, 孙全富. 医疗照射频度调查的方法学探讨[J].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2013, 33(4): 413-415. DOI:10.3760/cma.j.issn.0254-5098.2013.04.021 |
[4] |
苏旭. 中国放射卫生进展报告(2009-2014)[M]. 北京: 中国原子能出版社, 2015.
|
[5] |
United Nations Scientific Committee on the Effects of Atomic Radiation. Sources and effects of ionizing radiation medical radiation exposures, annexe A[R]. New York: United Nations; 2010.
|
[6] |
Pearce MS, Salotti JA, Little MP, et al. Radiation exposure from CT scans in childhood and subsequent risk of leukaemia and brain tumours:a retrospective cohort study[J]. Lancet, 2012, 380(9840): 499-505. DOI:10.1016/S0140-6736(12)60815-0 |
[7] |
Mathews JD, Forsythe AV, Brady Z, et al. Cancer risk in 680000 people exposed to computed tomography scans in childhood or adolescence:data linkage study of 11 million Australians[J]. BMJ:British Medical Journal, 2013, 346(f2360). |
[8] |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年鉴[M]. 北京: 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年鉴社, 2015.
|
[9] |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年鉴[M]. 北京: 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年鉴社, 2012.
|
[10] |
高林峰, 郑钧正, 卓维海, 等. 上海市"十一五"期间X射线诊断的应用频率及其分布研究[J]. 辐射防护, 2014, 34(5): 274-28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