颌面部创伤是临床常见损伤,而上下颌前牙因为位于口腔前部突出位置[1], 也是最易累及部位,尤其易引起恒前牙不全脱位和骨折。恒前牙不仅是颌面部的门面,更具有切断食物的重要功能,恒前牙一旦受损,影响咀嚼和美观,从而影响患者身心健康。现将近两年来搜集的39例患者颌面部受损累及牙损伤情况,阐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搜集2014年2至2016年7月间病例,口腔慢性损伤及年龄大于55岁的排除此研究之外,所以病例均有明确的颌面部急性创伤史,临床查体均由经验丰富的口腔科和外科副主任医师进行,经过常规口腔全景检查的39例患者,年龄18~54岁,平均34.5岁。男性32例,女性7例, 急性损伤原因包括交通伤22例,平房屋顶坠落伤8例,运动伤5例,殴打伤4例。临床表现:唇部肿胀,牙齿有触或扣痛,无牙齿嵌入、牙齿颜色无改变、牙冠无骨折,咬合关系良好,牙龈肿胀但无撕裂,部分牙面有血迹,牙齿无明显缺损,张口度可。
1.2 仪器及方法口腔全景使用芬兰产Planmeca Promax, 患者坐位或站立,首先去除头部金属饰品等,患者双手握紧两侧手柄,双肩部尽量下垂,中切牙咬紧凹槽, 立柱指示灯灯线位于鼻尖根部,嘴唇微张露出侧切牙,成像指示灯位于左侧第1、2侧切牙间,舌头上翘顶住上颚并做吞咽动作,技师触摸屏幕点击pan程序,进入standard, 选择patient size, 随之进入控制室曝光。
CT选用GE 64层全身螺旋CT扫描仪进行上下颌部螺旋扫描, 患者取仰卧位,头先进,嘱咐患者下颌微张,不能配合患者中切牙间可以咬合一定厚度纱布以保持下颌微张状态,扫描范围自鼻尖根部至下颌骨下缘,扫描条件:120 kV, 345 mA, 扫描层厚2 mm,重建间隔1.5mm,螺距为1.0,原始数据输入GE工作站,用容积再现(VR:volume rendering)及多平面重建(MPR:multi planar reformation)等方法进行重建,重点从失状面骨窗观察恒前牙。
1.3 影像分析方法由两名影像科副主任医师专家根据恒前牙不全脱位特点共同进行双盲法阅片。牙脱位(tooth dislocation)是指由于外力是牙向咬合方向或根方自牙槽窝脱出或嵌入,致牙不在同一平面上,妨碍正常咬合[2]。牙脱位可有多种情况,其中包括移位、半脱位和嵌入脱位[3]。本研究影像表现:口腔全景片示牙周间隙增大(图 1)或中切牙间隙增大(图 2),CT矢状位重组牙根部分脱出牙槽窝(图 3)。
采用spss 21.0分析软件包建立数据库,分别对2名高年资医师的口腔全景片及CT阅诊断结果进行一致性分析。
2 影像诊断结果及比较上述两名高年资影像诊断医师应用双盲法进行阅片的口腔全景片诊断一致率是74.4%(29/39)。排除及可疑口腔全景恒切牙不全脱位,经CT证实有恒切牙不全脱位。口腔全景片的诊断准确率89.7%(35/39),漏诊率5.1%(2/39),CT的诊断准确率100.0%(39/39)。
切牙位于口腔前方且因交通事故、运动、生活意外、器械操作不当等发生碰撞均可引起牙损伤[4]。根据受力方向不同,可出现受伤牙齿向唇侧、舌侧或根尖侧以及患侧牙伸长等情况,导致牙面高于或低于正常位置或与相邻牙齿前后错位。
3.2 影像学检查及诊断价值目前口腔全景牙片(全颌曲面断层)是常规检查,CT是进一步检查方法。X线表现[5]:牙不全脱位可见牙位置改变,向颌面伸长引起牙周间隙增大,向根尖侧移位引起牙周间隙消失,并伴有牙槽骨骨折。口腔全景检查,机器操作及定位简单方便,曝光时间短、患者配合易接受和配合、患者受辐射剂量小,放射局限,价格便宜,能够在同一张片子上同时显示所有牙的外形、位置、骨质、排列、以及上下颌骨及牙槽骨质改变。需要强调的是,因X线平片“二维重叠成像”的固有缺点,容易导致X线检查对恒前牙不全脱位存在漏诊以及对牙空间结构和邻牙结构分辨不佳。CT检查可以横断面、矢状面、冠状面及三维重建等多方面、多角度立体显示每颗牙齿外形、骨质及与邻牙位置等解剖关系。CT在诊疗中清楚显示一系列薄层的解剖结构,避免解剖结构的重叠对影像的影响[6]。近年来,随着CT技术和软件的快速发展,CT三维重建在颌面外科中的应用越来越受重视[7-9]。总之CT是一种将系列薄层扫描技术与计算机程序处理结合的放射技术,最大优点是可获得无重叠的高清晰度的图像, 能显示一系列薄层的解剖结构, 可获得某一断面的图像。但CT相对于口腔全景片检查费用较高,辐射剂量大,薄层扫描时间相对较长。X射线剂量大幅增加加大了对受检者潜在辐射危害度, CT电离辐射给人体所带来的危害具有一定潜伏期,近期效应不明显,这也就是公众对CT电离辐射危害度忽视的原因[10]。口腔数字全景X射线摄影系统是数字化X射线牙科机。它可以对人体颌面部进行全景成像,显示牙齿,上下颌骨,及其周围骨性组织的情况。并且影像质量得到极大提高、对微小病灶检出率高、曝光剂量小,已成为大、中型医院使用广泛的数字化医疗诊断设备[11]。
总之,常规口腔全景片难以确诊的牙不全脱位, 可通过CT技术进一步明确, 两种技术结合应用于牙不全脱位的诊治,对患者是更加有益的。
[1] |
王勇, 史滨琦, 孙明华. 前牙部分脱位治疗牙周的临床观察[J]. 黑龙江医药, 2004, 28(5): 377. |
[2] |
郭启勇. 实用放射学[M].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4: 371-377.
|
[3] |
谭嘉铭. 外伤致上前牙脱位的复位固定治疗[J]. 哈尔滨医药, 2009, 29(2): 43. |
[4] |
陈虹, 王玉杰, 田卓, 等. 扁钢丝流动型树脂夹板固定在牙脱位中的应用体会[J]. 实用医技杂志, 2015, 22(5): 537. |
[5] |
岳松龄. 口腔内科学[M]. 第2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87.
|
[6] |
Brooks SL. Computed tomography[J]. Dent Clin North Am, 1993, 37: 575. |
[7] |
Preda L, La Fianza A, Dimaggio EM, et al. The use of 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y in the localization of impacted maxillarg canines[J]. Den-tomaxillofac Radiol, 1997, 26: 236-241. DOI:10.1038/sj.dmfr.4600258 |
[8] |
Mason C, Papadayou P, Roberts GJ. The radiographic localization of impactedmaxillarg canines:a comparison of methods[J]. Eur J Or-thod, 2001, 23: 25-34. DOI:10.1093/ejo/23.1.25 |
[9] |
邵林琴, 巩若箴. 上颌埋伏牙的CT分型及价值[J].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6, 16: 837-838. DOI:10.3969/j.issn.1006-9011.2006.08.020 |
[10] |
王道庆, 刘玉丽. 多层螺旋CT检查辐射危害控制探讨[J]. 中国辐射卫生, 2016(05): 569-572. |
[11] |
李杰. 口腔数字全景X射线摄影系统检测方法[J]. 计量与测试技术, 2012(12): 6-7. DOI:10.3969/j.issn.1004-6941.2012.12.0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