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T-CT(正电子发射断层与计算机断层诊断技术),是目前唯一利用核医学技术可以在活体分子水平完成生物学显示的影像技术。它不仅在临床诊断的肿瘤早期筛查、肿瘤转移灶和原发性灶定位等方面已广泛应用,在日常体检项目中的使用比例也日趋上升。随着PET-CT的普及和应用,其产生的辐射危害也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1]。通过对某医院PET-CT中心工作场所放射性水平进行监测,并对该中心2010-2015年成立6年来放射工作人员的个人剂量监测结果进行分析,评价PET-CT场所辐射防护情况,并提出相关建议以降低受照风险。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以南通某医院PET-CT中心工作场所放射性水平作为评价对象。该医院PET-CT中心使用的设备为荷兰飞利浦公司生产的GEMINI TF PET/CT 16,CT的管电压为90~140 kV,管电流为20~500 mA。该中心配备8名放射工作人员,一年工作量约为2500例。
1.2 方法与设备根据《辐射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 61-2001)、《环境地表γ辐射剂量率测定规范》(GB/T 14056-93)和《表面污染测定》(GB/T 14056.1-2008)的要求[2-4],在PET-CT工作场所周围布点监测,并在药物操作过程中同步监测该场所的放射性水平。通过汇总2010年-2015年放射工作人员的个人剂量监测数据,分析该场所的辐射防护情况。
监测设备采用X(γ)多功能辐射测量仪(主机型号:FH40G,探头型号:FHZ672E-10),α、β表面沾污仪(主机型号:radiagem2000,探头型号:SABG-100),上述仪器均通过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的计量检定并在有效期内。
2 结果 2.1 PET-CT中心源项及场所概况该PET-CT工作场所使用的放射性核素为18F,源状态为液体,操作方式为简单操作。放射性核素及PET-CT机房射线装置使用情况见表 1、表 2。
该PET-CT中心由活度室、注药室、PET-CT机房、注药休息室、废源室、候诊室、办公室、PET-CT控制室等工作场所。上述工作场所实施分区管理,设置控制区和监督区。工作场所按其功能及放射性操作水平进行划分,活度室、注药室、PET-CT机房、注药休息室、废源室作为控制区进行管理;PET-CT控制室、候诊室、办公室、工作人员通道等作为监督区进行管理。
2.2 工作场所及周围环境辐射水平该PET-CT中心放射工作场所及周围环境辐射水平监测结果见表 3。控制区、监督区内对敏感点的X-γ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进行监测,最大值为40 000 nGy/h。监测结果均满足《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安全基本标准》(GB 18871-2002)[5]规定的控制水平要求。分装活度室内装药盒及分装柜周围辐射水平相对较高,这是由于装药总量较大,药物在夹取过程中会检测到相应的剂量。在给病人注射药物时,操作人员手部周围空气吸收剂量率较高,最大值为4173 nGy/h,应当将手部防护列为防护重点。
由表 4可见,该PET-CT工作场所β表面污染监测结果为0.02~6.9 Bq/cm2, 符合《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安全基本标准》(GB 18871-2002)[5]规定的控制水平要求。注射台面的表面及台下地面污染水平略高于其他监测点位,操作人员在注射药品后应加强表面污染日常监测,及时对工作场所进行清污,降低表面污染水平,避免对自身造成伤害。
对2010年PET-CT中心成立以来,不同工种核医学工作人员外照射个人剂量年度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见表 5。从表中可以看出,6年来该中心放射工作人员人均年有效剂量满足项目管理目标的限值要求,即满足《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5]中剂量限值的1/4:职业人员5mSv/a。不同工种的人均年有效剂量趋于平稳;从不同工种的剂量数值比较来看,药物分装和药物注射工种人均年有效剂量值基本在1 mSv以上,均高于其他工种的人均年有效剂量,这说明这两个工种的放射工作人员较其他工种来说,接受外照射的情况较多,须列入重点工种加强防护。
通过对某医院PET-CT中心工作场所放射性水平,以及6年来中心工作人员外照射个人剂量检测结果分析,该医院PET-CT中心防护措施基本满足相关标准的要求。为了优化防护与安全措施,降低对辐射工作人员及周围公众受照风险,建议进一步采取以下措施加强防护:①加强防护设施建设。药物分装须在防护通风橱中进行,夹取药物可采用机械手,可以有效缩短分装人员与源罐、分装药物之间的距离,降低对分装人员的照射剂量。注射药物时使用注射防护车、注射隔墙,在受检者和注射工作人员之间设置一道屏蔽墙,可以减少注射后受检者对注射人员的照射,同时在注射前预先建立静脉通路,可以大大缩短操作时间,有效降低对注射人员的手部照射[6-7]。②建立健全环境监测制度。增强工作人员的辐射安全意识,制定完善的自主监测计划,配备必要的检测设备,定期进行外照射及表面污染监测,建立监测记录档案。监测计划应明确不同检测项目的检测周期及人员,发现工作场所辐射水平及表面污染水平较高或超过限值的情况,需要及时清污,避免不必要的照射。③完善个人剂量监测制度。对于非密封工作场所工作人员不仅要关注外照射个人剂量值,还应对内照射剂量进行累积监测并建档。对经常接触大剂量辐射的工种要采取增加防护措施、岗位轮换、机器代替以及缩短操作时间等方式减少受照机会[8]。
[1] |
吕志征, 贺强, 王洪伟, 等. 某医院核医学科PET/CT中心放射防护分析[J]. 中国辐射卫生, 2016, 25(1): 76-78. |
[2] |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辐射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HJ/T 61-2001[S].北京: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1: 9, 16.
|
[3] |
国家环境保护局.环境地表γ辐射剂量率测定规范: GB/T 14056-93[S].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 1993: 3-5.
|
[4]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表面污染测定1部分β发射体(EBmax0.15 MeV)和α发射体: GB/T14056.1-2008[S].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 2008: 3-7.
|
[5] |
国家环境保护部.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安全基本标准: GB 18871-2002[S].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 177.
|
[6] |
李卫国, 李全太, 李海亮. PET/CT放射防护分析及防护现状[J]. 中国辐射卫生, 2011, 20(4): 511-512. |
[7] |
耿建华, 成英茂, 陈盛祖, 等. PET/CT中心建设之四-放射防护[J]. 中国医学装备, 2013, 10(7): 1-6. |
[8] |
赵国良, 李哲, 荣曙, 等. 某军区PET-CT中心放射防护验收和2005-2010年个人剂量监测结果[J]. 职业与健康, 2012, 28(7): 801-8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