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抚州市东乡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放射性粒籽植入治疗作为新兴的恶性肿瘤综合治疗的方法之一,具有治疗病灶局部剂量高、对周围组织损伤小、安全、微创、定位准、并发症发生率低等特点,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应用。本文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对某院125I粒籽源植入进行放射防护效果验证。
1 概述 1.1 建设项目概况该项目属于技术引进,最大日操作量预计为60 mCi,项目定员13人,为核医学科、呼吸科和肿瘤科等取得相关资质的人员。
1.2 评价依据 2 辐射源项 2.1 辐射源结构采用某公司生产的125I粒籽源,外包壳材料钛管外径0.8 mm,长度4.5 mm,内核材料银丝尺寸φ0.5×3 mm,银丝表面镀有125I。单粒籽的表观活度范围为1.0×107~3.7×107Bq(0.28~1.0 mCi)。
2.2 辐射源项 2.2.1 125I粒籽源125I属中毒组核素,半衰期为59.6 d,其衰变过程中发射低能的27.4和31.4 keV的X射线和35.5 keV的γ射线,半值层为0.025 mmPb,组织穿透能力1.7 cm,80%的剂量在10 mm半径范围内,穿透能力弱,临床操作易于防护。病人一般植入约5.92×108~1.78×109Bq/次;
2.2.2 项目配套相关设备① 粒籽植入放射治疗计划系统。型号:KL-SIRPS-3D;生产厂家:北京天航科霖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置于医技大楼负一楼粒籽计划室。②粒籽植入设备。已配置粒籽源分装盘、植入枪、植入针、粒籽源专用镊、粒籽源消毒盒、粒籽装枪防护箱。③粒籽植入验证系统。CT机:型号为siemens sensation16,生产厂家为西门子公司。
3 防护措施 3.1 布局经现场核实,粒籽计划室和放射性粒籽保管室均设在医技大楼负一楼,放射性粒籽保管室面积为21.8 m2,层高为6.1 m,四周墙壁为24 cm实心砖混结构,顶棚为12 cm钢筋混凝土结构。但该室暂未配备保险柜贮存125I粒籽源;粒籽植入手术室位于医技大楼一楼2号机房CT室,且医院配有高压灭菌锅消毒125I粒籽,该工作场所的设置和布局基本满足125I粒籽治疗工作的要求。
3.2 防护用品① 个人防护用品:已配备铅眼镜、铅衣、铅围脖各4件且操作粒籽源时,放射工作人员佩戴一整套个人防护用品。②电离辐射警示标识:粒籽植入场所门口和放射性粒籽保管室已设置电离辐射警示标识,病人病床边暂未设置电离辐射警示标识。
3.3 质量控制和防护检测仪器已配置活度计,美国CAPINTEC公司,型号:CRC-25R;已配置个人剂量报警仪,北京核仪器厂,型号:BH3084。辐射防护监测仪暂未配置。
4 辐射监测与效果评价 4.1 验证监测① 监测仪器:451B-DE-SI巡测仪,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辐射防护与核安全医学所校准,校准因子Cf=1.05,有效期内使用。②监测条件:125I粒籽源活度:平均2.4×107 Bq/粒,总活度1.97×109 Bq(共82粒)。患者所患病症为:肺癌;植入部位:胸腔肺内。③监测结果见表 1。
本项目评价选定的剂量目标管理值:职业放射工作人员5 mSv/a、公众0.25 mSv/a。
按日最大接触时间约为2 h/d,每年工作50周,每周工作1 d计算,导出职业照射剂量率限值50 μSv/h;公众居留场所的剂量率限值为2.5 μSv/h。
现场外照射辐射剂量率监测结果表明:①工作人员接触粒籽源操作环节中,除粒籽源手术植入操作外,其辐射剂量率均在室内环境本底范围。手术植入操作位置辐射剂量率最大为23.0 μSv/h,小于导出剂量率限值50 μSv/h。②本次粒籽植入手术的植入活度较大,约1.97×109 Bq,植入部位位于胸腔肺内,故病人粒籽源植入术后体表辐射剂量较大,监测结果显示病人术后体表辐射剂量率最大为147.0 μSv/h,在距粒籽源植入术后病人体表约100 cm的最大辐射剂量率最大为1.6 μSv/h,低于导出的剂量率限值2.5 μSv/h。故需要在病人床边设置电离辐射警示标识并穿戴防护用品,家属应尽量远离粒籽植入后的患者。
因此,辐射剂量率验证监测合格,工作人员和公众所接受的辐射剂量达到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达到剂量目标管理值的要求。
5 管理措施建设单位制定放射事件应急预案并成立了放射防护领导小组,制定一系列的管理规章制度,但部分放射工作人员没有参加放射防护知识培训、岗前职业健康体检和个人剂量监测。
6 结论与讨论 6.1 结论放射防护设施的布置和防护效果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要求。可以保证正常运行时相关放射工作人员和周围公众关键人群组的受照剂量不超过标准规定的限值。建设单位配备的防护措施和监测设施,符合国家标准规定,基本能满足粒籽植入治疗所需的条件要求。医院已成立辐射防护自主管理机构,职责和分工明确,并且制订了一系列的管理规章制度,操作规范,事故应急预案等,基本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和要求。
6.2 讨论根据监测数据,粒籽植入数量较多的时候,要注意防护,王琦[7]等人研究发现粒籽总活度为296 MBq时,植入人员操作位最大辐射剂量率为0.51 μSv/h,距粒籽植入术后病人体表 100 cm处最大辐射剂量率为0.29 μSv/h,而本项粒籽活度约为1970 MBq,植入人员操作位最大辐射剂量率为23.0 μSv/h,距粒籽植入术后病人体表 100 cm处辐射剂量率达到1.60 μSv/h,辐射剂量的差别是由于粒籽源的数量和活度的差别,植入的粒籽数量越多,放射工作人员所接受的剂量越大,故放射工作人员应熟练操作、尽量缩短术中操作时间,以减少辐射剂量。粒籽活度约为1.97×109 Bq的消毒包表面,未采取任何防护措施时辐射剂量率达21.0 μSv/h,当采取一定的防护措施后辐射剂量率降至约0.10 μSv/h,所以在所需植入粒籽数量较多的时候,需要给消毒包做防护措施,如覆盖铅橡胶、铅巾等。病人粒籽源植入术后体表的辐射剂量为147.0 μSv/h,距粒籽源植入病人体表约30 cm处辐射剂量27.0 μSv/h,辐射剂量较大,需要给术后患者植入部位穿戴铅背心、围脖或腹带。胡疏[8]等研究也表明,粒籽植入数量较少或者植入部位距体表较深入的患者,可采用0.25 mmPb的铅胶布屏蔽,对于粒籽植入数量较多或植入比较表浅者,应采用0.5 mmPb的铅胶布屏蔽。125I粒籽发射低能的27.4 keV和31.4 keV的X射线和35.5 keV的γ射线,故需要配置探测光子能量下限低于20 keV的辐射防护监测仪。现有部分生产125I粒籽的公司将粒籽发往医院的时候已经装枪完毕,部分放射工作人员为了简便,术中直接使用公司装枪完毕的粒籽源,其中存在的不足是没有进行粒籽的活度检测和粒籽的泄露检测。根据国家标准GBZ 178-2014,对植入治疗的粒籽源,建设单位必须每次抽取10﹪作为源活度的质量检测,抽取2%作为泄露检查[6]。随着粒籽植入的技术进步,不断涌现出新的辅助技术,其中包括通过CT引导联合3D打印个性化模板指导放射性125I粒籽植入,此技术可使粒籽植入一次完成进针,提高粒籽植入治疗精度率,缩短治疗时间,显著减少放射工作人员的辐射剂量。粒籽植入治疗的专业技术人员均属放射工作人员,需在省卫生计生委批准的有资质的单位进行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体检和放射防护培训。粒籽植入实践的正当性是医生在临床工作中需要关注的重要问题,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正确的选择治疗方案,严格掌握放射性粒籽治疗适应症和禁忌症。
[1] |
全国人大常委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S].2016-07-02.
|
[2]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S].2005-09-14.
|
[3] |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放射诊疗管理规定[S].2006-01-24.
|
[4] |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放射性粒籽植入治疗技术管理规范(试行)[S].2009-11-13.
|
[5]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GB 18871-2002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S].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 2002.
|
[6]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GBZ 178-2014低能γ射线粒籽源植入治疗放射防护要求与质量控制检测规范[S].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 2014.
|
[7] |
王琦, 陈清凤, 熊晓英. 125I粒子植入治疗项目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评价探讨[J]. 中国辐射卫生, 2012, 21(4): 459-461. |
[8] |
胡疏, 吴鸣, 杨红杰, 等. 肿瘤放射性粒子植入术后病区工作人员辐射防护的再认识[J]. 同位素, 2016, 29(1): 30-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