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基层卫生医疗单位医疗配置和医疗水平的提高,各单位的放射科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基础设施和诊疗设备不断改善,放射工作人员的数量不断增多,成为放射工作人员中不能忽视的一个群体。本研究对甘肃省2015年参加职业健康体检的279名乡镇卫生院放射工作人员的体检结果予以分析,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选择2015年在我单位体检的279名乡镇卫生院放射工作人员为观察组,年龄为21~59岁,平均年龄为(34.83±9.263)岁;放射工龄为1~36年,平均放射工龄为(7.95±7.794)年。选择同年在我单位体检的所有从事放射诊断和放射技术工作的人员为对照组,共2017名,年龄为18~59岁,平均年龄为(35.74±9.738)岁;放射工龄为1~41年,平均放射工龄为(11.15±9.633)年。观察组工作人员放射工龄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2组工作人员年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根据《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检查项目有:血压、眼科、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腹部B超、胸部X射线、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试验和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分析。检查结果记录方法为:所检项目均未见异常记为未见异常,有一项异常记为异常。另选择白细胞(WBC)计数异常(WBC<4.0×109/L或>10.0×109/L)人数和异常率、血小板(PLT)计数异常(PLT<100×109/L或>300×109/L)人数和异常率、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发生人数和发生率、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发生人数和发生率予以统计分析。
1.3 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整理与分析,对2组间的年龄和放射工龄比较采用t检验,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职业健康检查结果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异常率分别为75.6%和66.5%,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放射工龄10~20年组和>20年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异常率分别与<10年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和表 2。
观察组和对照组工作人员WBC异常率分别为12.2%和8.1%,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工作人员PLT异常率为3.6%,高于对照组3.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3。
观察组和对照组工作人员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发生率分别为29.3%和23.6%,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工作人员染色体畸变发生率为5.0%,高于对照组4.2%,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长期接触低剂量电离辐射对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的影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很多研究已证明,长期小剂量X射线照射可引起机体多方面的异常变化及损伤,其效应包括血液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眼睛、消化系统等方面[1-3]。本研究结果显示,无论是观察组,还是对照组,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异常率分别为观察组75.6%,对照组66.5%,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并且观察组工作人员平均放射工龄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另外,观察组放射工龄10~20年组和>20年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异常率分别与<10年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一结果和文献报道的一致[1, 4]。电离辐射对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有一定的影响,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异常率高于非放射工作人员,并且,随着放射工龄的增加,异常率增高。而对于基层单位的放射工作人员,可能由于这些单位工作环境相对较差,对X射线机等防护相对较弱,放射工作人员的防护意识淡漠等,电离辐射对其健康的影响相对更加严重[5]。
由于电离辐射作用于机体后最早出现变化的是造血系统,而造血系统损伤往往表现为白细胞总数减少及红细胞、血红蛋白和血小板下降为变化特点,该变化与脱离射线与否及防护水平好坏密切相关[6-7]。人体淋巴细胞对辐射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和微核检测是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检查的必查内容。微核细胞的多少直接反映了染色体的损伤程度,也间接反映了机体吸收射线的剂量[8-9]。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外周血WBC异常率和淋巴细胞微核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果提示,基层单位放射工作人员造血系统损伤和细胞遗传学影响相对更加严重。
综上所述,基层单位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损伤相对更加严重,基层单位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监护工作应该得到相关部门和放射工作人员自身的高度重视。
[1] |
郑建英, 周志俊, 朱梅. 9970名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检查资料分析[J]. 工业卫生与职业病, 2016, 42(2): 138-139. |
[2] |
Linet MS1, Kim KP, Miller DL. Historical review of occupational exposures and cancer risks in medical radiation workers[J]. Radiat Res, 2010, 174(6): 793-808. |
[3] |
胡爱英, 徐辉, 孙全富, 等. 我国职业外照射个人监测与健康监护[J].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2007, 27: 212-214. DOI:10.3760/cma.j.issn.0254-5098.2007.02.040 |
[4] |
颜玲, 郑文华, 任德和, 等. 济南市609名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状况调查[J]. 中国辐射卫生, 2012, 21(4): 431-432. |
[5] |
李华军, 刘士敏, 李秀芹. 基层放射工作人员个人防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人民军医, 2007, 50(11): 714. DOI:10.3969/j.issn.1000-9736.2007.11.050 |
[6] |
顾晨曦. 淮安市690名医学放射工作人员白细胞计数情况分析[J]. 中国热带医学, 2015, 15(9): 1137-1138. |
[7] |
陈以水, 王琦, 李巍. 江西省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状况调查研究[J].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2009, 10(10): 931-933. |
[8] |
朱玉玮, 靳宝英. 放射工作人员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和尿中8-羟基脱氧鸟苷水平的分析[J].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 2012, 25(2): 147-148. |
[9] |
王怡, 孙杰, 张洪涛. 铀矿放射工作人员染色体畸变及微核分析[J]. 中国公共卫生, 2011, 27(1): 89-9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