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掌握濮阳市放射工作人员的职业健康状况,探讨长期低剂量电离辐射对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的影响,对濮阳市2015年752名在岗期间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检查的眼晶状体、淋巴细胞微核、外周血象、甲状腺功能四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濮阳市752名放射工作人员,其中男487人,女265人,年龄19~70岁,平均38.6岁,工龄1~44年,平均14.3年。随机抽取73名未接触射线的人员为对照组,其中男50人,女23人,年龄23~63岁,平均36.9岁,工龄在1~41年,平均14.9年。两组性别、年龄、工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由于未找到眼晶状体、微核指标的对照人群,仅血象、甲状腺功能指标检查结果放射组与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
1.2 方法 1.2.1 眼科检查苏州YZ-5F裂隙灯显微镜下晶状体检查,仅将后囊下浑浊记录为阳性。
1.2.2 血常规采用静脉血,日本SYSMEX XT-2000I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异常结果以GBZ-2002《放射工作人员健康标准》为依据进行判断。
1.2.3 淋巴细胞微核常规细胞培养法,37℃条件下培养72h后制片染色,每人分析1000个淋巴细胞。
1.2.4 甲状腺功能指标抽取空腹静脉血,分离血清。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T3(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4(甲状腺素)、TSH(促甲状腺激素)含量。测量值不在正常值范围内者为异常。
1.3 统计方法所有资料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性别比较采用χ2检验、年龄、工龄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样本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放射工作人员眼晶状体检查结果共检查752人,其中眼晶状体后囊下浑浊32人,检出率为4.26%。按工龄分组比较,四个工龄组间晶状体浑浊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29组、≥30组晶状体浑浊检出率明显高于0~9组、10~19组(P<0.05),晶状体浑浊检出率在工龄20年以上明显增加,见表 1。
共检查752人,分析752 000淋巴细胞,其中微核数887,淋巴细胞微核率1.18‰。按工龄分组比较,20~29组淋巴细胞微核率明显高于其他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放射组与对照组比较,血象各指标异常检出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按工龄分组比较,四个工龄组间各指标异常检出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3和表 4。
放射组T3、T4、TSH异常检出率均较对照组升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按工龄分组比较,四组间T3、T4、TSH异常检出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0~19组、20~29组T3、T4异常检出率较其他两工龄组升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5和表 6。
近年来,随着电离辐射在医学和工业上的广泛应用以及放射防护技术的发展,放射作业人员在职业过程中接触的放射线剂量已处于较低水平。长期低剂量电离辐射对于机体的损害主要表现在对电离辐射敏感的分裂、增生活跃的组织细胞,如骨髓造血细胞、甲状腺滤泡上皮等。
眼部晶状体前囊下的上皮细胞对射线极为敏感,电离辐射造成眼晶状体损伤已有大量研究报道[1]。检查结果显示,濮阳市放射作业工人晶状体浑浊异常检出率为4.26%,明显低于国内其他城市(2014年山东省省级医院放射工作人员晶状体浑浊率11.90%[2])。按工龄分组比较,晶状体浑浊检出率在工龄20年以后上升较快,20~29组、≥30组晶状体浑浊检出率明显高于0~9组、10~19组(P<0.05),说明当工龄达到一定年限,受照累计剂量达到一定程度后,比剂量限值低的照射也可引起晶状体浑浊的发生[3]。
研究证明长期小剂量累积照射或慢性照射均会产生染色体断片,导致淋巴细胞微核的增加。检查结果显示,濮阳市放射工作人员淋巴细胞微核率1.18‰,属于正常范围内(0~6‰),低于国内其他城市(姜红等[4]调查贵州省放射工作人员淋巴细胞微核率1.75‰)。按工龄分组比较,20~29组淋巴细胞微核率明显高于其他三组(P<0.05),原因可能是20~29年工龄段的人员是岗位上的主力,工作强度大,接受累积辐射剂量较多,辐射效应较其他工龄组明显,表明放射工作人员存在一定程度的辐射损伤。
长期小剂量的X射线通过直接或间接作用,抑制和破坏造血干细胞及造血祖细胞,导致外周血细胞下降。检查结果显示,放射组与对照组各项血象指标异常检出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按工龄分组比较,四组各指标异常检出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表明在低剂量照射条件下,电离辐射不足以对放射工作人员血液系统造成明显辐射危害。
低剂量电离辐射对放射工作人员甲状腺功能的影响,不同作者调查所得结论并不一致[5-6]。检测结果显示,T3、T4异常结果以含量下降为主,TSH异常结果以含量升高为主;放射组T3、T4含量下降异常检出率和TSH含量升高的异常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按工龄分组比较,10~19组、20~29组T3、T4含量下降的异常检出率较其他两工龄组升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本文同朱玲莉等[5]观点一致,在正常工作环境下,电离辐射有造成放射工作人员甲状腺功能抑制的可能,但是不会产生明显的影响。
以上结果表明,长期低剂量电离辐射对放射工作人员眼晶状体、淋巴细胞微核的影响存在蓄积效应,对血液系统、甲状腺功能的辐射效应不明显。辐射损伤效应是一个损伤和修复同时存在的动态变化过程,还与辐射源的性质、个体差异、机体自身的代偿反应等因素有关。长期低剂量电离辐射对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的影响,还需进一步动态观察研究。
[1] |
姜晶, 孔婷, 黄波. 低剂量电离辐射对放射工作人员眼晶状体影响的Mata分析[J].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2013, 33(6): 640-644. DOI:10.3760/cma.j.issn.0254-5098.2013.06.019 |
[2] |
潘志峰, 毛雪松, 李卫国. 420例放射工作人员眼晶状体检查结果分析[J]. 中国辐射卫生, 2014, 23(6): 515-516. |
[3] |
刘长安, 李小娟, 高玲. 辐射诱发白内障阈剂量判断:变化在即[J].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2011, 31(3): 249-251. DOI:10.3760/cma.j.issn.0254-5098.2011.03.001 |
[4] |
姜红, 龙高群. 贵州省放射工作人员淋巴细胞微核率调查与分析[J]. 中国辐射卫生, 2014, 23(5): 423-424. |
[5] |
朱玲莉, 霍红日. 南京市1854名放射工作人员甲状腺功能分析[J]. 职业与健康, 2014, 30(16): 2313-2315. |
[6] |
韩晴, 黄汉林. 广州市区部分三甲医院放射工作人员甲状腺异常及影响因素调查[J]. 中国职业医学, 2015, 42(2): 141-14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