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辐射卫生  2017, Vol. 26 Issue (1): 25-27  

引用本文 

孙鹤霞, 徐耘, 李白石, 丁一. 宜昌市介入放射诊疗现状及管理模式研究[J]. 中国辐射卫生, 2017, 26(1): 25-27.
SUN He-xia, XU Yun, LI Bai-shi, et al. Study on Current Situation and Management Modo of Interventional Radiotherapy in Yichang[J]. Chinese Journal of Radiological Health, 2017, 26(1): 25-27.

文章历史

收稿日期:2016-06-23
修回日期:2016-10-17
宜昌市介入放射诊疗现状及管理模式研究
孙鹤霞 , 徐耘 , 李白石 , 丁一     
宜昌市卫生计生综合监督执法局, 湖北 宜昌 443000
摘要目的 为了解宜昌市介入放射学现状,摸索介入放射学监管模式,保障介入放射工作人员和受检者的身体健康。方法 采取普查、重点调查对全市从事介入放射学的放射诊疗单位、介入使用放射诊疗设备、人员结构及防护管理措施进行调查,并按国家标准对介入状态下透视防护区辐射水平进行检测。结果 全市17家医疗机构从事介入放射学工作,3家未办理许可手续;放射工作人员107名,105名执有放射工作人员证,学历以本科以上为主;配备20台介入放射设备,以DSA为主;放射防护用品配备均衡,三级医院配备较为全面;介入工作状态下手术者辐射水平均值超过国家剂量限值。结论 应加强对介入放射诊疗工作的管理,优化介入设备配置,提高放射工作人员安全素养,降低受照剂量,使放射防护最优化。
关键词介入    现状    管理模式    研究    
Study on Current Situation and Management Modo of Interventional Radiotherapy in Yichang
SUN He-xia , XU Yun , LI Bai-shi, et al

介入放射学是近20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门融医学影像与临床治疗为一体的新兴学科。由于介入放射诊疗具有创伤小、准确性高和疗效快等优点,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但由于一般均需要利用通称“C型臂”的数字血管造影设备(如DA、DSA等)的X射线透视导引而施行,由此导致介入放射学患者所接受的医疗照射和相关医务工作人员所受的职业照射,均显著高于普通X射线诊断检查程序; 同时还存在着如所用设备与具体操作不当容易引发医疗照射事故[1-2]。从事此作业除涉及科室多,人员多,放射场所不集中外,对介入学的概念认识不清、放射防护实践正当性的判断混乱等,对介入放射学的放射防护监督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亟待探索新的管理模式来应对。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研究对象

全面普查宜昌市现有210家放射诊疗单位,摸清开展介入放射学的17家医疗机构进行调查研究。

1.2 调查研究内容

内容涵盖全市开展介入放射学方法业务的各级医疗机构的基本情况、介入放射许可情况、所配备各种介入放射学设备概况、放射工作人员管理情况、放射防护设施用品配备情况。

1.3 调查研究方法

自行编制基本情况调查表,并由各县市区卫生监督执法局调查各辖区的医疗机构;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根据调查的情况抽取城区9台,县市4台DSA进行介入工作状态下透视防护区辐射水平检测。

2 调查结果与分析 2.1 介入放射学基本情况 2.1.1 医疗机构情况

截至2015年5月,宜昌市已有17家医疗机构开展介入放射学业务,其中三级医院6家,二级医院8家,其他医院3家,区域分布为城区8家,县市区9家,除3家一级及专科医院未办理介入放射学设备放射诊疗许可外,其他医疗机构均办理相关许可手术。三级医院主要分布在城区,二级医院主要为各县市区级医院,由此可知,我市介入放射学目前由于技术水平及经济状况,多数集中在二级以上医院,少数其他类别医疗机构介入放射学也仅为专科医院,如风湿医院和中医医院,另有一家社区服务中心,主要用于椎间盘消融术。

2.1.2 设备基本情况

表 1。全市共配备使用介入放射学设备20台,分别为城区12台60%,县区8台,占40%;其中三级医院共9台,占45%,二级医院共8台占40%,一级医院1台,其他医院2台;从设备类型看,DSA占50%,其次分别是数字胃肠机、小C、中C,分别占20%、15%、10%,另普通X射线机5台,占5%。由此可知,我市放射诊疗设备也多数集中在城区各医院,而主要以DSA为主,另数字胃肠机及中C、小C均具备有数字减影功能,符合介入放射学设备的基本要求,但介入放射学中不得使用普通X射线机[3],一级医院使用的1台普通X射线机不符合要求。

表 1 宜昌市介入放射学设备分布情况表
2.1.3 介入放射人员情况

据调查,全市从事介入放射学的工作人员共107人。学历构成以本科生为主,占总人数的64%,其次是大专、硕士及博士,分别占19%、12%及0.03%,大专以下占0.02%,人员分布以三甲医院为主,占65%,二级医院中介入放射工作人员32名,占30%。由此可见,从事介入放射学的放射工作人员以高学历为主,同时医院为提高诊疗技术、攻克精度较高的手术,自行培养或引进了博士、硕士等高层次人才,使我市介入放射学水平日益提高。(见表 2)

表 2 宜昌市介入放射学工作人员基本情况(单位:人)
2.2 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管理情况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及《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办法》要求,接触射线的职业人员应纳入放射工作人员管理全市107名从业人员,105名已办理《放射工作人员证》,并按我市统一安排接受职业健康体检及防护知识培训,其中近一个年度周期内体检数94人,体检率88%,培训99人,培训率93%,107人均接受个人剂量监测,监测率达100%。按照国家相关要求,放射工作人员应享有岗位津贴、休假,从事放射工作20年以上的人员还享受每年一次疗养,107人中,106人享受津贴,但金额105~200元/月不等,未完全落实,休假仅70人落实,疗养仅26人落实。(见表 3)

表 3 宜昌市从事介入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管理情况(单位:人)
2.3 介入放射学防护设施情况

共配备有个人防护用品722件,其中三级医院208件,占总量的29%,二级医院103件,占总量14%,一级医院8件,占总量1%;配备有床边防护设施87件,各级医院分别占37%、16%、1%、1%。从调查发现,三级医院及二级医院个人防护及床边防护设施配备情况较好,而一级及其他医院仅配备有个人防护用品,基本未配备床边防护设施,不能保障医护人员辐射安全。

2.4 辐射水平检测

为了解从事介入放射学操作的工作人员在介入工作状态下防护区所受的辐射照射水平,我们依据《医用X射线诊断放射防护要求》(GBZ 130-2013)的技术规范,抽取了12台DSA进行了检测。对介入操作者头部、胸部、腹部、下肢及足部五个部位进行检测,测值的平均值均超过国家标准规定的透视防护区(介入)工作人员位置空气比释动能率400 μGy/h。检测发现,第一术者以腹部受照剂量最高,第二术者以胸部受照剂量最高,此与手术者距离球管距离及体位有明显关系。(见表 4)

表 4 宜昌市介入放射学术者透视防护区辐射水平(μGy/h)
3 讨论 3.1 加强介入放射学准入管理

我市的介入放射学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而作为卫生计生行政管理的范畴,要进一步加强对介入放射学准入的管理,介入放射学是放射诊疗许可类别中的一类,少数开展了非血管介入或其他介入的医疗机构未纳入介入放射学管理,为辐射防护监管带来了盲区,留下安全隐患。卫生计生监督管理机构受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委托承担着放射卫生监督管理职能,卫生监督员要不断提高专业知识水平,明晰监管职责,监督、指导应用单位申报放射诊疗许可,依法依规开展介入放射学诊疗工作。

3.2 优化介入放射设备配置,保障诊疗质量

医疗机构应结合自身开展的不同诊疗项目,优化介入设备配置,达到既经济实用又保障较高的诊疗质量,卫生计生监管部门也要根据国家关于介入设备配备的要求,监督检查其设备是否满足需要,针对我市存在的普通X射线机开展介入工作要给予责令停止,更换设备后可方开展诊疗工作。

3.3 加强放射防护设施用品配备,落实经常性使用

开展介入放射学工作必须配备相应的床边防护用品及个人防护用品,《医用X射线诊断放射防护要求》(GBZ 130-2013)对此内容有明确规定,使用单位应按要求配备。介人放射工作人员要充分利用所有的防护设施和个人防护用品,使其防护效果诊疗性能与经济代价达到最佳结合,最大限度的降低一些不必要的辐射。

3.4 落实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

国家对从事放射工作的人员纳入特殊管理,并出台相应规章和文件对放射工作人员待遇进行了规定,而我市部分医疗机构未按要求落实。特别是放射假及从事20年以上工龄的放射人员疗养未得到有效落实,主要原因与医院业务量较大、人员有限,少数医院考虑到经济投入不愿安排职工开展疗养。放射休假及疗养是对放射工作人员受到辐射后肌体进行修复代偿缓冲期,适当的休养对保障放射工作健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监管部门应该加大监督力度,各医院应合理安排,落实国家相关政策。

3.5 降低介入工作人员辐射水平,保障职业安全

通过此次对介入放射工作状态下透视防护区辐射水平监测,第一、二手术者各暴露部位辐射量平均值均超过国家标准。各医疗机构应采取更换、修护设备,减少放射工作人员累计曝光时间等措施,降低辐射水平,监管部门应加大检查监测频次,对不合格的设备责令进行停用,经维修合格后方可使用。

参考文献
[1]
郑钧正. 电离辐射医学应用的防护与安全[M]. 北京: 原子能出版社, 2009: 1-145.
[2]
白玫, 刘彬, 郑钧正, 等. 两种介入放射学(CA和PTCA)所致患者辐射剂量研究[J].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07, 23(12): 1876-1881. DOI:10.3321/j.issn:1003-3289.2007.12.034
[3]
刘军, 安福才, 边超, 等. 介入放射学诊疗技术准人的基本要求[J]. 中国卫生工程学, 2009, 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