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色是指处于一定社会地位的个体依据社会客观期望,借助自己的主管能力,适应社会表现出的行为模式[1]。角色认知是个体在角色占有后到角色实践,可对角色扮演制约因素进行认知,在心理上确定个体的角色行为模式的过程[2]。在地位相同而外在的角色行为模式存在着差异是由角色认知不同造成的,角色认知是否准确决定着个体能否较好地扮演自己拥有的角色[3]。随着影像设备的不断升级更新,可以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更多有价值的参考资料。影像技师已有过去辅助科室的“机械工”,转变为高、精、尖端新技术、新知识的拥有者。由于各地医院自身发展需要技师队伍呈逐年上升趋势,若管理者仅注重专业技术的培养,而忽略了技师的职业态度、角色认知水平,没有及时给予相应的人文关怀、心理疏导等,同样会影响学科的良性循环与发展前景。笔者于2015年4月对我科36名影像技师进行调查,旨在了解我院影像技师角色认知的真实水平,探讨其相关影响因素,便于科室管理层针对影响因素制定出合理、规范的改进措施。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以我院医学影像中心技师为调查对象。纳入标准:从事影像技师工作,技龄≥1年,知情同意参加本调查。研究调查对象36人,男28人,女8人,年龄21~46岁,平均年龄31±7;人事关系:正式编制10人,合同制12人,人事代理14人;学历:本科生15人,大专生18人,中专生3人;职称:副主任技师4人,主管技师7人,技师25人。
1.2 调查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调查。在取得技师人员的知情同意后,利用科室集体业务学习时间现场发放问卷,当场填写、回收,共发放调查问卷36份,回收有效问卷36份,有效回收率为100.00%。
1.3 调查工具调查问卷在查阅文献、参考马剑虹[2]等编制的角色认知量表的基础上自行设计,邀请5名专家(2名影像专业,2名心理专业,1名管理专业)对问卷内容及相关性进行咨询后经过预调查,对问卷内容进行剔除及修改后形成。共制定了20条问卷题目,其中正向认知9条题目,负向认知11条题目。
1.4 问卷的整理和分析问卷采用正面描述,5级评分,从非常不同意(1分)到非常同意(5分)。正向认知评分越高,表明角色认知水平较高;负向认知评分越高,表明角色认知水平较低。
2 结果影像技师角色认知评分。见表 1。
由表 1可以看出,影像技师角色认知评分:正向认知总均分为3.70±0.44,负向认知总均分为3.05±0.69,说明影像技师角色认知水平处于中等偏上阶段,在职业性质、工作内容、社会地位等方面有较好的认知程度。从表 1中可以看出,在正向认知题目中前4条题目(1~4)评分比较低,分别为2.98±1.01,3.01±0.85,3.12±0.24,3.05±0.46;后5条题目(5~9)评分相对较高,分别为3.66±0.82,3.71±0.42,4.01±0.74,4.63±0.12, 3.89±0.60。说明一方面技师对目前的工作流程和工作环境不满意,对所从事的影像技师工作认为社会价值不大,没有任何意义,对本专业的学科建设、未来前景更是没有信心;另一方面又认为自己的日常工作能为临床医师诊断、治疗提供依据,觉得有成就感,认为影像技术与临床医疗一样重要、没有主次之分,并愿意积极主动地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在负向认知题目中,前5条题目(1~5)评分较低,分别为2.11±0.21,2.37±0.69,2.50±0.81,2.39±0.85, 2.30±0.91;后6条题目(6~11)评分相对较高,分别为3.33±0.29,3.71±0.65,3.55±0.62,4.16±0.10,3.89±1.08, 4.27±0.12。由此可以看出社会公众人员对影像技师职业有一定的了解,能够得到患者及家属的肯定。大多数技师认为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不感到厌烦;另一方面又认为技师工作繁重、压力大、收入低、加班时间长,同样的职称、学历,技师的经济待遇、社会地位不如医生,体现不出自我价值。从这一点上也反映出技师对工作流程和工作氛围不满意以及对影像学科发展缺乏信心的原因。
3.2 导致技师角色认知水平偏低的相关原因分析 3.2.1 职称与学历因素由于历史的原因影像技师的整体学历偏低,我院影像技师最高学历仅为本科生,大多数为专科生,硕士、博士研究生为空白。多为合同制或者人事代理制员工,他们对自己的职业期待值较低。对于工作年限较长,技术水平日益娴熟的技师来说,又会渴望有更高、更好地发展平台,因而在职业方面会尽量往好的方向设想,在心态上会有更高的角色认知水平,一方面想通过不断学习深造提高业务水平和专业素质,另一方面想利用职称晋升来提高在本科室的学术地位。但实际上职称岗位编制有限,竞争异常激烈,晋升发展空间有限;而且因为基础学历低、“底子薄”,学历提升难度也大,引发心理落差,导致角色行为的冲突。在工作和学习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不尽人意的事情,比如以人定岗、奖金分配不公等现象,容易导致对自身角色的悲观情绪,产生职业倦怠。
3.2.2 工作环境与性质的特殊性技师工作属于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双结合,长期处于工作量大、加班时间长的状态中,尤其是夜间接诊过程中,危重急的患者相对较多,不仅要完成各项检查取得优良的图像质量,还要迅速对患者病情做出准确的诊断,为临床抢救争分夺秒。另外,随着医改政策的相继出台,媒体舆论宣传上的误导,在某种程度上激发了患者与医务人员之间的矛盾,医疗纠纷时有发生。近几年医务人员被患者及家属殴打致残、致死案例也越来越多,致使医务人员在工作中身体、心理两方面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长此以往,更加重了对自身角色认知的不满意情绪。
3.3 管理者制定改进措施 3.3.1 制定培训计划,培养良好的职业态度态度的基本概念是个体对特定对象(人、事、物、观念)的评价和所持的心理倾向,态度可以影响一个人是否对事物、对他人及各种活动做出定向选择[4]。作为一种具有认知基础的心理反应倾向,态度兼具认知、情感和行动三种结构要素[5]。态度的最终目标是指导人的行为[6]。可见,技师职业态度的优劣最终决定其在工作中的行为好坏。换句话说技师一旦对本职工作具备了正确的认知和丰富的情感,也就具备了良好的职业行为能力[5]。首先培养技师们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与责任心,培养工作热情,充分调动工作积极性,并将自己的工作由被动型转为主动型[7-8];其次,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及时了解国际、国内较前沿的学科知识与操作技能,为进一步提升影像诊断的准确性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9]。对此,管理者制订了系统的培训计划,将每周四晚5:30-7:30定为集体学习时间,内容包括专业知识、技术操作、服务理念、相关法律法规、社会热门话题等,通过学习、培训旨在增进技师对自己职业的了解与热爱,积极参与到工作中的兴趣,并对所从事的职业坚定信心,愿意为这个职业长期付出,以此来提高角色认知程度。
3.3.2 加强细节管理,提高适应能力本调查发现技师工作繁重、压力大、加班时间长、收入与付出不成比例等因素与技师角色认知程度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已有研究报道,过大的工作压力会导致身心疾病,如工作疲惫感、焦虑等。因此,在面对以上不利因素时,应提高技师的内控感和心理适应能力,积极的应对情绪困扰,加强心理、行为、认知管理等方面的继续教育,提高角色认知能力水平。鉴于此,管理者从细节入手制定了以下改进措施:首先将工作量奖纳入了分配制度,提高技师待遇,缩小与医师的差距;对常规检查人次较多的机房增加技师人数,由一名增加到两名,如胸片、CT平扫机房,减轻技师劳动强度;对进行CT增强、血管CTA的机房专门设置静脉穿刺室,由一名护士负责增强前穿刺工作,节约检查时间,提高工作效率;特殊的检查采取预约制,如冠状动脉CTA、脑血管CTA;住院患者按病区划分检查时间,患者只能在规定时间内进行检查,纠正同一时间大量患者排队等候现象;登记室的员工由过去的仅上白班增加了夜班班次,将夜班技师从登记-检查-发片一肩挑的繁重工作中解放出来。通过干预可减轻技师工作压力,缓解技师职业倦怠、焦虑情绪,提高技师的职业适应能力。
3.3.3 优化工作流程,和谐工作氛围本调查显示:技师对工作流程和工作氛围不满意,对自身工作价值和意义存在质疑,对影像学科的发展缺乏信心,这些均是引起技师角色认知水平偏低的主要因素。有研究[7]指出,高强度、高压力的工作性质,使机体处于超负荷的状态,这种状态长时间存在易造成护理人员身心疲劳。技师工作同样如此。管理者首先从改善就诊环境和员工工作环境入手,将患者候诊与员工工作区域严格划分(设两条通道)。建立RIS系统,负责登记-叫号-传输。患者来登记室登记,登记员依据检查部位及要求做出分类,安排检查间(共有1~7个检查间),并将患者所有信息录入到各检查间的叫号系统,患者通过电脑屏幕即可知道自己的排队顺序,检查结束后5~15 min到登记室取胶片。整个检查流程只需15~30 min,方便、快捷、通畅。良好的工作流程和工作氛围可改善技师工作中焦虑、紧张、不满情绪,能激发体内的积极因子,提高角色认知能力水平。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我院影像技师角色认知水平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导致技师角色认知水平程度不高的因素客观存在。我科现有医、技、护共78人,其中技师36人,占总人比的46.2%。所有技师根据岗位需要分配在X射线、CT、MRI一线工作。科室管理层应在充分肯定技师工作重要性的同时,正确对待技师角色认知水平不高的现状。针对出现的问题,进行认真细致的分析,制定合理规范的改进措施,培养技师严谨的工作作风,关心每位技师的成长与发展,提供各种进修、学习的机会,利用奖惩机制调动工作积极性,稳定技师队伍,进一步提高技师角色认知水平,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1] |
李碧珍. 管理学基础理论与务实[M]. 厦门: 厦门大学出版社, 2007: 7-7.
|
[2] |
马剑虹, 长延文. 角色认知、控制感及工作压力的关系分析[J]. 人类工效学, 1999, 5(4): 15-18. |
[3] |
寇文专. 初中生父母角色认知情况及其分类特点[M]. 曲阜师范大学, 2008: 3-14.
|
[4] |
沙莲香. 社会心理学[M].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2: 240-245.
|
[5] |
吴雅文, 叶传, 胡晓燕, 等. 护士执业态度结构和测量意义[J]. 南京军医学院报, 2001, 23(2): 110-111. |
[6] |
吴雅文, 姜安丽, 李树贞, 等. 对护理情感教育与护士执业态度问题的思考[J]. 中华护理杂志, 1999, 34(5): 296-298. DOI:10.3321/j.issn:0254-1769.1999.05.018 |
[7] |
金丽华. 临床护士亚健康现状调查分析及对策[J]. 现代临床护理, 2008, 4(7): 22-24. |
[8] |
马雪华, 李春平, 雍那, 等. 从医学影像学的发展谈影像技师的技能培养[J]. 川北医学院学报, 2007, 22(6): 629-631. DOI:10.3969/j.issn.1005-3697.2007.06.040 |
[9] |
卞读军, 胡冬煦, 肖恩华. 高层次医学影像技师培养与临床水平的提高[J]. 医学与哲学, 2008, 29(5): 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