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雅安市中医医院
2. Ya'a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人类每时每刻都在接受天然辐射源的照射,天然辐射源是居民集体剂量的最大来源[1]。其中环境地表γ辐射剂量率监测作为天然放射性水平调查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有成熟的调查方法[2],世界[3]和中国[4-9]均已有相关测量数据。雅安市位于四川盆地西部边缘,域跨北纬28°51'10″-30°56'40″,东经101°56'26″-103°23'28″之间,是青藏高原向成都平原的过渡地带,在经历汶川地震、芦山地震和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后,迫切需要在雅安市开展一次全面环境地表γ辐射剂量率监测,以掌握雅安市目前环境γ辐射水平,了解居民生活环境天然辐射外照射水平并估算居民暴露剂量,同时为核与辐射安全事故的应急监测、处置等提供本底数据支持。
1 方法采用雅安市某疾病预防控制中心6150AD-b型环境级γ巡测仪,集中于2015年7至9月间,采用分层随机方式,在雅安市2区6县的每个乡镇中随机选点开展环境γ辐射剂量率即时检测,选点类型包括菜地、荒地、广场和道路,各点具体检测方法按国标[2]进行,每个测点测5个数据,取平均值作为实际测量值。使用190N型便携式中子监测剂量仪测量宇宙辐射。测量结果采用Excel 2007录入,SPSS 16.0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检测环境地表γ辐射剂量率数据3930个,共786组,检测地点海拔范围436 m到2325 m。结果雅安市辖区环境地表γ辐射剂量率平均为(117.97 ± 25.78) nGy/h,其中最小值在汉源县永利彝族乡为31.3 nGy/h,最大值在石棉县丰乐乡为232.4 nGy/h,详见表 1。汉源湖中心湖面处检测宇宙辐射1小时累计剂量为15 nSv。
各区县间环境地表γ辐射剂量率存在差异,经方差分析,差异具有显著性(F = 31.020,P<0.001),两两比较经SNK检验,石棉县显著高于其余7个区县(P<0.05),其次荥经县显著高于其余6个区县(P<0.05),详见表 1。
2.3 不同地点类型环境地表γ辐射剂量率不同地点类型环境地表γ辐射剂量率存在差异,经方差分析,差异具有显著性(F = 8.974,P<0.001),两两比较经SNK检验,道路显著低于其余地点类型(P<0.05),详见表 2。
环境γ辐射照射对居民产生的有效剂量当量采用《环境地表γ辐射剂量率测定规范》(GB/T 14583-1993)中估算式进行估算,估算公式如下:
式中: He-有效剂量当量,Sv; Dr-环境地表γ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Gy/h; K-有效剂量当量率与空气吸收剂量率比值,采样0.7 Sv/Gy; t-环境中停留时间,h。
结果雅安市公众人均年照射有效剂量当量在0.19~1.43 mSv之间,平均为0.72 mSv,石棉县公众人均年照射有效剂量当量为0.91mSv,雅安市公众集体年有效剂量为0.11 × 105人·Sv。
3 讨论雅安市环境地表γ辐射剂量率为117.97 nGy/h,显著高于中国室外天然γ辐射剂量率水平[9] (80.3 nGy/h,t = 40.970,P<0.001)。雅安市道路环境地表γ辐射剂量率较雅安其他类型地点低,可能是铺建道路使用的建筑材料的辐射剂量较低,从而屏蔽了部分地表本身的辐射剂量。道路地表γ辐射剂量率仍显著高于中国道路的天然γ辐射剂量率水平[9] (79.5 nGy/h,t = 25.144,P<0.001)。参考临翔城区[10]研究,可以认为该研究区域环境地表γ辐射剂量率仍不属于天然高本底地区。
按照我国《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 (GB 18871-2002)的规定,公众照射剂量的限值每年不超过1 mSv(114n Gy/h),雅安市公众人均年照射有效剂量为0.72 mSv,虽显著高于中国人均年有效剂量[9](684 μSv,t = 6.989,P<0.001),但仍可以认为研究区域完全适合人类居住。
综上,雅安市环境地表γ辐射剂量率和公众所受年有效剂量虽均略高于我国平均水平,但仍不属于天然高本底地区,天然放射性环境安全可靠,不会对民众产生不良影响,适合人类居住。本次研究初步建立了雅安市环境γ辐射剂量率数据库,为核与辐射安全事故的应急监测、处置等提供本底数据支持。由于公众尚有大量时间处于室内,而室内建筑材料中放射性核素的含量变化较大,会受所取材料种类影响,因此想更加全面准确的反应雅安市公众辐射受照射剂量水平,还有待进一步研究,适当补充检测室内环境γ辐射剂量率,并增加居民内照射剂量水平调查。
[1] |
王其亮, 胡爱英, 何苗挺, 等. 宇宙辐射电离成分随高度和纬度的变化[J].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1992, 12: 74-78. |
[2] |
国家环境保护局. GB/T 14583-1993, 环境地表γ辐射剂量率测定规范[S].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 1993.
|
[3] |
联合国原子辐射效应科学委员会. UNSCEAR附件B天然辐射源照射, 电离辐射源与效应, 联合国原子辐射效应科学委员会2002年向联合国大会提交的报告及科学附件一卷1辐射源[M]. 太原: 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2: 79.
|
[4] |
潘自强. 中国核工业辐射水平与效应[M]. 北京: 原子能出版社, 1996.
|
[5] |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全国辐射环境质量报告书[R]. 1995-2008年.
|
[6] |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全国环境天然贯穿辐射水平调查研究(1983-1990年), 《中国环境天然放射性水平》[M]. 北京, 1995.
|
[7] |
卫生部. 中国环境电离辐射水平及居民受照剂量(外照射部分)[M]. 北京: 卫生部出版, 1986: 1-688.
|
[8] |
王其亮, 何苗挺, 崔广志, 等. 我国天然环境电离辐射外照射剂量的调查与评价[J].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1987, 7: 78-83. |
[9] |
王其亮. 中国天然γ辐射剂量率水平[J].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2000, 20(5): 358-362. DOI:10.3760/cma.j.issn.0254-5098.2000.05.025 |
[10] |
王顺生, 喻亦林. 临翔城区环境γ辐射剂量率[J]. 中国辐射卫生, 2013, 22(1): 70-7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