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医学影像和放射治疗技术的持续发展,医疗照射防护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1]。医疗机构在开展放射诊疗活动时,对受检者的防护意识也在不断提高[2]。开展X射线影像诊断的医疗机构一般都配备了受检者个人防护用品,但医疗机构配备的个人防护用品数量、规格、防护性能是否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个人防护用品的日常管理是否得当,并不能通过日常监督管理信息获得。本市部分区县也曾开展过相关调查,但是调查对象和内容还有一定局限[3-5]。为了全面了解上海市医疗机构X射线影像诊断受检者个人防护用品配置及管理状况,并进一步予以规范,笔者开展了相关调查。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选择上海市黄浦、静安、浦东、松江、金山、杨浦6个区的共545家医疗机构进行了调查。由于中心和周边城区的医学发展及X射线影像诊断水平的不同,6个区中黄浦和静安代表中心区,松江和金山为偏远区,浦东和杨浦介于两者。调查的545家医疗机构为6个区所有开展放射诊疗工作的医疗机构,占全市开展放射诊疗机构的医疗机构总数35%;共调查X射线影像诊断机房1257个,占全市X射线影像诊断机房总数25%。调查的X射线影像诊断机房类型包括普通X射线摄影、胃肠、CR、DR、CT、透视、碎石、小C臂、乳腺摄影、骨密度、牙科X射线摄影、口腔全景、口腔CT、DSA机房等。
1.2 调查方法调查前由研究者对调查人员进行培训,讲解调查目的,统一调查标准。调查人员为各区放射卫生监督员,赴各医疗机构现场进行调查,通过现场查看、查阅原始资料、询问相关人员等方式对医疗机构X射线影像诊断机房配备的受检者个人防护用品配置情况和维护管理情况进行调查。调查内容为: ①每个X射线影像诊断机房配备的受检者个人防护用品基本情况,包括类型、规格、使用时间、生产厂家、铅当量。②受检者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管理,包括存放情况、检测情况、清洗和消毒情况。③开展儿童X射线影像诊断工作的机房配备儿童个人防护用品情况。
2 结果 2.1 受检者个人防护用品配置情况 2.1.1 基本情况从调查情况来看,被调查的545家医疗机构共有X射线影像诊断机房1257个,除了2个骨密度检查机房和1个牙科机房未配备受检者个人防护用品,其余1254个机房均配备了受检者个人防护用品,配备率为99.8%。配备的各类受检者个人防护用品3249件,其中配备的主要防护用品为防护帽、防护围脖和全身防护裙,分别为967件(76.9%)、814件(64.8%)和761件(60.5%)。受检者个人防护用品的具体配备情况见表 1。
调查的3249件防护用品中305件防护用品因档案遗失等原因,产地不详(9.4%)。2944件有产地记录的防护用品中,2873件为国产品牌,占总数97.6%;进口48件,占1.6%;医疗机构自制23件,占0.8% (见表 2)。
调查的3249件防护用品中,使用年限不清楚的73件(2.2%)。3176件防护用品中使用5 ~ 10 a的防护用品1202件(37.8%); 使用2 a以下的794件(25. 0%),使用2 ~ 5 a的881件(27.7%),使用5 a以下的共1675件(52.7%)。有299件(9.4%)的防护用品使用年限超过了10 a(见表 3)。
被调查的3249件个人防护用品中有536件(16.5%)铅当量不详。有铅当量记录的2713件防护用品中铅当量为0.35 mm Pb的最多,占总数80.1%,其中全身防护裙和防护围脖尤为突出,铅当量为0.35 mm Pb的分别占该类型的85. 4%和86.9%;铅当量为0.5 mm Pb的其次,占总数17.0%,其中可调式防护架铅当量为0.5 mm Pb的占该类型的44%,性腺防护裙铅当量为0.5 mm的仅占该类型的28.4% (见表 4)。
对1257个X射线诊断机房的调查结果显示,防护帽的配置在所有防护用品中是最常见的,有76.9%的机房配置了防护帽; 其次为防护围脖,64.8%的机房配置了防护围脖; 全身防护裙的配置率第三,为60.5%。不同X射线检查类型的个人防护用品配备中,开展X射线摄影的,83.7%配置了防护帽,73.5%配置了全身防护裙,67.2%配置了防护围脖,38.9%配置了性腺防护裙,20.8%配置了可调式防护架; 开展CT扫描的,96. 4%配置了防护帽; 78.6%配置了全身防护裙,73.8%配置了防护围脖,65.5%配置了性腺防护裙; 开展乳腺摄影的,66.7%配置了防护帽和防护围脖,41.2%配置了全身防护裙和性腺防护裙; 开展口内牙片摄影的,74.5%配置了防护帽,67.0%配置了防护围脖,38.8%配置了全身防护裙(见表 5)。
对开展儿童X射线检查的医疗机构X射线诊断机房进行调查发现,共有180家医疗机构开展儿童X射线检查,占调查单位总数的33%。180家医疗机构中配置儿童专用的个人防护用品的医疗机构仅18家,占开展单位数的10%; 18家医疗机构中7家为口腔诊所。180家中配置儿童检查陪同人员个人防护用品的83家,占开展单位数的46%。
2.2 受检者个人防护用品管理情况 2.2.1 受检者个人防护用品清洁和消毒情况在被调查的545家医疗机构中,开展个人防护用品清洁的254家,占调查单位的46.6%;开展个人防护用品消毒的216家,占39.6%。开展清洁频率最高的为每周一次,占开展单位数39.3%;开展消毒频率最高的为每周一次,占开展单位数的37.0% (见表 6)。开展消毒的医疗机构中,最常用的消毒方式是紫外线消毒,占总数的59.7% (见表 7)。
在545家医疗机构中,对受检者个人防护用品主要采取悬挂方式放置的为224家,占总数的41.1%,采取平铺方式存放的167家,占30.6%;采取存放于盒中、柜中或者折叠等其他方式的为154家,占28.3%。545家医疗机构中,仅2家医疗机构对个人防护用品进行了自行检测。
3 讨论从受检者个人防护用品的配备情况来看,医疗机构受检者个人防护用品的配置率非常高,达到了99.8%,但在具体的配置上还存在一定盲目性,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①个人防护用品的配置与自身开展的X射线检查项目不一定匹配。例如开展胃肠造影的,全身防护裙未必适合于受检者穿戴,但仍有75.4%的配置率; 同样开展口腔X射线检查的,全身防护裙的意义不大,但配置率仍达到38.8% (口内牙片)或56.6% (口腔全景)。②部分类型个人防护用品的铅当量不符合要求。性腺防护裙的铅当量达到0.5 mmPb的只有28.4%;可调式防护架铅当量达到0.5 mmPb的只有44.0%。铅当量不足可能造成屏蔽效果不能达到预期目标。③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期限超过标准规定的周期。根据相关标准的规定,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年限一般是5年[6]。而在调查中发现,使用年限超过五年的达到了47.2%,甚至有9.4%的使用年限超过了10年。过长的使用时间可能使防护用品发生断裂、损坏等情况,而减损其使用效果。④儿童X射线检查专用防护用品配备率低,只占10%。儿童对电离辐射的敏感性高于成人,对儿童非投照部位敏感器官和组织的屏蔽更有价值。儿童防护用品的规格特征及铅当量不同于成人防护用品,而一般个人防护用品用于儿童可能导致不理想的效果。
受检者个人防护用品的管理意识还不够强。①防护用品的清洁和消毒关系到受检者使用个人防护用品的接受度和传染病防控管理的相关要求,本次调查中对防护用品开展定期清洁的占调查单位的46.6%,而开展个人防护用品定期消毒的只占39.6%。②防护用品由高原子序数的铅制成,存放方式不当,容易造成折断和破损,影响使用效果,但是选择悬挂方式或平铺等正确方式予以存放的占71.7%,仍有一些单位把防护用品折叠存放或者随意放置。③个人防护用品使用了一定年限后,内置的屏蔽物质可能发生断裂或破损,因此,定期的自行检测也是十分必要的,但调查中发现只有2家单位定期开展自行检测。④个人防护用品的管理档案缺失,至关键信息不掌握。调查中,有相当一部分个人防护用品陈旧,无法辨识生产单位、铅当量、生产年限等信息,而该机构也未建立个人防护用品档案,无法对个人防护用品进行正确有序的维护管理。
虽然本次调查并未包含对受检者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情况调查。但不可否认,在日常监督管理和相关调查中,我们已经发现,受检者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可能比配置和管理更为严重[7-8]。即便是配备了全套受检者个人防护用品的医疗机构,也未必真正为每例受检者使用。受检者个人防护用品配置、管理和使用中存在的问题与医疗机构对医疗照射防护的重视程度有关[9],也与目前缺乏系统的规范不无关系。2013年修订的GBZ 130《医用X射线诊断放射防护要求》中虽然增加了受检者个人防护用品的配置要求,但还只是基本要求,不足以指导具体的配置、管理及使用[10]。例如CT检查,扫描方式与普通摄片不同,旋转扫描时,普通的个人防护用品只能起到一部分效果,但CT扫描的剂量较高,而且使用频率不断增加,防护意义非常大,可以考虑采用包裹式防护衣等方式。例如防护用品的自行检测,目前开展的医疗机构极少,绝大多数医疗机构不清楚自行检测的目的和做法,而国外的相关标准中却有清楚的描述[11]。因此,有必要制订一个具体规范,指导医疗机构提高个人防护用品配置合理性,更好地贯彻医疗照射防护最优化原则; 确保医疗照射防护工作在医疗机构中的实施依据更为充分,操作性更强,放射诊疗工作人员的守法意识提高,医疗照射中的辐射防护“安全文化”理念得到普遍理解和实施; 医疗照射防护工作得到受检者及其家属的接受、理解和支持,使该项工作能持续开展。
同时,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个人防护用品的配置和使用虽然重要,但首先考虑临床诊断的需要,否则就会造成本末倒置。在调查过程中,一些放射临床专家提出,一些不合理的使用要求可能会造成摄片质量受到影响。例如在开展一些口内牙片的摄影时,大圆领的防护围脖可能会遮盖需要照射的部位,而使影像质量受到影响; 在一些造影检查中,需要病人体位变化来完成照射过程,防护用品穿戴十分困难。对于这些特殊情形,无论是接受检查的患者还是监管部门,都应该从医疗照射的最终目的出发,理解放射诊疗工作的真实需要。
[1] |
赵进沛, 李秀芹, 杨新芳, 等. 现行放射诊疗卫生防护相关法规标准对医疗照射的控制[J]. 中国辐射卫生, 2012, 21(4): 407. |
[2] |
陈洁. 职业健康体检总受检者的X线防护措施[J]. 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 2013, 31(4): 90. |
[3] |
金玉其. 受检者与陪检者放射防护现状调查与分析[J]. 中国辐射卫生, 2003, 13(4): 276. |
[4] |
孙东红, 曹波, 曹国妹. 医疗机构放射诊疗中受检者防护调查[J]. 中国辐射卫生, 2007, 16(3): 299. DOI:10.3969/j.issn.1004-714X.2007.03.023 |
[5] |
唐玉霞, 邵其, 程波. 某区放射诊疗机构受检者防护用品使用现状调查分析[J]. 中国辐射卫生, 2010, 19(3): 283. |
[6] |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GBZ 176-2006医用诊断X射线个人防护材料及用品标准[S].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 2006.
|
[7] |
方新立, 朱冬梅. 周口市医用X射线受检者防护的调查结果与分析[J]. 中国辐射卫生, 2012, 21(4): 443. |
[8] |
刘伟. 医疗单位放射防护用品配备、使用情况调查[J]. 中国辐射卫生, 2005, 14(4): 319. |
[9] |
侯传之, 李东, 张秀娥, 等. 医用X射线诊断受检者防护的调查与分析[J]. 中国辐射卫生, 2005, 14(1): 50-51. DOI:10.3969/j.issn.1004-714X.2005.01.030 |
[10] |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GBZ 130-2013医用X射线诊断放射防护要求[S].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 2013.
|
[11] |
IAEA, 2006.Safety Reports Series No.39.Applying Radiation Safety Standards in Diagnostic Radiology and Interventional Procedures Using X Rays[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