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X射线诊断和治疗技术的广泛应用,接触X射线的放射工作人员也日益增多。我国对放射工作人员的职业健康管理已经拥有了一套较为完整的法规体系,既保证了各相关单位依法开展放射工作人员职业监护的强制性,也保障了具体实施的规范性。虽然辐射防护水平较以往有了明显提高,但在放射工作过程中放射工作人员不可避免地会受到一定剂量的射线照射。为了解江苏省从事放射工作人员近年来的健康状况,我单位对2012-2014年省内13个市577家用人单位的2642名放射工作人员血象异常情况进行了汇总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研究对象为江苏省内13个市577家机构在岗的2642名放射工作人员,男性1985例,女性6 57例,主要从事医用X射线诊断、放射治疗、介入治疗、核医学及工业应用等。其中最低放射工龄未满1年,最高放射工龄56年。
1.2 判定标准按照GBZ 98-2002《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标准》为依据进行判断。就业前白细胞总数(4.5 ~ 10) × 109/L; 就业后白细胞总数(4.0 ~ 11.0) × 109/L。
1.3 统计学分析所有资料采用EpiData 3.10软件录入计算机,建立数据库,经逻辑检测、核对、整理后,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指标异常率的比较采用Pearson卡方检验,检验标准α = 0.05。
2 结果 2.1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调查对象为江苏省内13个市577家机构在岗的2642名放射工作人员,男性1985例(75.13%),女性657例(24.87%),根据放射工作岗位划分,放射诊断1330人(50.34%),核医学72人(1.83%),放射治疗215人(8.14%),介入治疗140人(5.30%),工业应用885人(33.50%)。调查对象工种及性别分布见表 1。
按5年工龄一档将放射工作人员分成8档,工龄及性别分布见表 2。从表 2中可以看出,人数比例占前3位的是工龄6 ~ 10 a、≤5 a、11 ~ 15 a,分别占40.39%、27.52%和10.30%。
放射工作人员白细胞计数与工种的关系:见表 3。由表 3可以看出,从事核医学工作人员白细胞降低异常率最高,达到6.94%,介入治疗次之,为5.71%,放射诊断最低,为1.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18.885,P<0.01)。各工种间白细胞升高异常率无明显差异(χ2 = 1.235,P>0.05)。
工龄对放射工作人员白细胞计数的影响:见表 4。由表 4可以看出,各工龄段白细胞异常率无明显差异。
造血系统是射线的敏感靶器官,职业受照群体的外周血细胞效应一直是人们关注研究的重点之一[1]。长期低剂量电离辐射作用于人体,可导致外周血白细胞暂时性升高或降低[2],其改变是放射损伤的早期主要临床改变之一,因此国家标准将血象检查作为放射工作人员健康检查的主要项目。本次调查结果显示介入及核医学放射工作人员的白细胞降低异常率较其他工种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能与介入及核医学工种中接触的射线能量较高且防护较困难有关。有研究证明,长期低剂量接触X线可引起白细胞减少[3],且随着放射工龄增加明显降低[4],本研究中白细胞降低异常率随着工龄增加有增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该结果与有的研究结果不完全一致的主要原因可能是研究的人员构成比不同,该次体检工龄≤5年和6 ~ 10年的工作人员分别占27.52%和40.39%,而高工龄组的21 ~ 25年和大于26年的工作人员分别只占5.98%和7.80%,同时还可能与外部条件、检测方法等不同有关。此外,引起血象改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不仅与个体差异有关,还同年龄、性别、个体功能状态、疾病及射线的性质、强度等有关。
通过调查分析我们发现,对放射工作人员进行规范的职业健康监护至关重要[5-6]。针对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状况发现的问题,我们建议在目前注重提高整体防护水平的前提下,加强对核医学及介入放射学工作人员的防护,并加强监督管理。有计划地对从事放射工作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和指导,使工作者技术水平得到提高,缩短工作中的受照时间,从而达到防护目的。同时加强对放射工作人员的放射卫生法规和防护知识培训,提高他们的防护意识,增强自我防护能力。
[1] |
史善富, 杜巧玲, 何铭, 等. 南京市放射工作人员血象降低情况分析[J].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2008, 28(5): 549-550. DOI:10.3760/cma.j.issn.0254-5098.2008.05.037 |
[2] |
许燕群, 周虹, 温伟荣. 五例重、中度急性放射病病人造血功能远后效应随访观察报告[J].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1998, 18(1): 57-58. DOI:10.3760/cma.j.issn.0254-5098.1998.01.017 |
[3] |
于永红, 高忠贤, 张方青. 电离辐射对职业照射生物效应影响的调查研究[J]. 中国辐射卫生, 2003, 12(3): 185-186. DOI:10.3969/j.issn.1004-714X.2003.03.030 |
[4] |
张素英, 李全开, 吴旭梅, 等. 放射人员白细胞、淋巴细胞微核率及染色体畸变率异常影响因素分析[J].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2010, 3(1): 61-62. DOI:10.3760/cma.j.issn.0254-5098.2010.01.018 |
[5] |
刘长安主编.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监护[M].第1版.北京: 原子能出版社, 2004, 120-133, 198-199.
|
[6] |
孙浩. 2008年石家庄市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状况调查[J]. 河北医药, 2009, 3(20): 2816. DOI:10.3969/j.issn.1002-7386.2009.20.07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