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用水是人类生活和整个生命世界中最重要的和必不可少的物质。对饮用水的安全性考虑要优于公共健康和环境保护, 获得可持续的安全饮用水成为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1]。由于天然放射性核素的存在, 饮用水放射性水平一直是饮用水质量的重要衡量标准, 根据联合国原子辐射效应科学委员会2000年的报告[2-3], 从饮用水和食品消费的辐射暴露贡献了大约8%人类的全天然辐射照射。通过饮用水摄入的放射性核素在体内滞留时, 按衰变规律不断释放射线, 形成持续性照射源, 照射源在体内长时间持续作用, 新旧反应或损伤与修复同时并存, 造成靶器官损伤明显, 如骨髓、网状内皮系统、肝、肾、甲状腺等。为确保饮水安全, 控制人体放射性暴露低于0.1 mSv/y, 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饮用水放射性水平指导值总α为0.5 Bq/L, 总β为1.0B q/L, 我国也采用此指导值作为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4]。
本文对发现的一处总α超标井水所致居民的年有效剂量进行了估算和卫生学评价。
1 长期摄入某放射性核素所致器官接受剂量当量的推导假设居民长期摄入某器官中的放射性核素为(μCi/d), 从初始摄入起, 至时刻t, 器官内每天积存量的增加为:
(1) |
式中:qε(t)-初始沉积后第t天放射性核素在器官中的积存量, μCi;
λ-衰变常数,
利用初始条件t=0, qε (0)=0, 解方程(1)可得t时刻器官内放射性核素含量为:
(2) |
对于不同辐照模式,
(3) |
将式(2)代入式(3)积分, 可得器官接受的照射量为
(4) |
体内某器官接受的剂量当量为[5]:
(5) |
式中:ε-有效能量, 106eV; m-器官的质量, kg; 3.2 × 109-1 μCi每天的核转变数; 1.6 × 10-13 - 106eV对应的焦耳数;
再将式(4)代入式(5)得到该器官接受的剂量当量为
(6) |
居民每天从水中摄入到某器官的放射性核素量为
(7) |
式中:2000-居民每天摄入的水量, cm3/d; Cw -水中放射性核素的浓度, μCi/cm3; fw-从水中摄入的放射性核素进入器官的分数。
将(7)式代入(6)式, 得出居民从水中摄入放射性核素使器官接受的剂量当量为
(8) |
2014~ 2015年, 广西壮族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简称广西区疾控中心)在枯水期与丰水期多次对该井水进行采集检测, 该井水总α放射性始终超过国家饮用水放射性指导值0.5 Bq/L, 范围为0.86~3.05 Bq/L, 均值约为1.68 Bq/L。中国疾控中心辐射防护与核安全所于2015年5月采集该井水1份进行复核检测, 测得总α值为1.7 Bq/L, 并分析出总铀浓度范围值为: (0.02~1.5) μg/L, 总铀未超过世界卫生组织饮用水放射性指导值15μg/L。钍-232的浓度低于0.05 μg/L。镭-226浓度为0.65 Bq/L。
假设井水物性均匀, 中国疾控中心测得总α浓度1.7 Bq/L, 对应226Ra浓度为0.65 Bq/L, 则推算总α浓度范围0.86~3.05 Bq/L, 对应的226Ra浓度范围为0.33~1.2 Bq/L, 最大值1.2 Bq/L已超过我国饮用天然矿泉水226Ra放射性限量指标的[6]1.1 Bq/L, 也高于我国历史调查饮用水中镭-226含量(1987-1999年卫生部的监测数据公报, 自来水最高值为0.032 Bq/L, 露天水源水最高值为0.047 Bq/L)。
2.2 该井水总α所致居民的有效年剂量摄入饮用水所致辐射暴露的年有效剂量(AED)可以用来评价公众健康风险[7-8],
(9) |
式中:A-总α活度, Bq/L; V-世界卫生组织推荐成年人年摄入水量[2], 730 L/a; C-成人摄入总α剂量参数, 3.58 × 10-4 mSv/Bq;
采用我们检测分析的数据, 该井水总α活度范围为0.86~3.05 Bq/L, 均值1.68 Bq/L, 利用式(9)则可算出AED范围为0.22~0.80 mSv/a, 均值为0.44 mSv/a, 已超过了饮用水剂量指导水平(0.1 mSv/a)。
2.3 该井水中放射性核素所致居民的年有效剂量水中总α放射性的贡献主要来自U、232Th、226Ra。假设居民质量m=70 kg, 摄入该井水长达50年(t=1.825 ×104), 采用检测数据并进行单位换算。对于232Th:1 μg≈4.07 × 10-3 Bq, 则0.05 μg/L≈2.04 × 10-4 Bq/L =5.51 × 10-10 μCi/cm3; 对于U:1 μg≈0.0256 Bq, 则(0.02~1.5) μg/L ≈ (0.51~38.4) × 10-3 Bq/L= (0.14~10.4) × 10-10 μCi/cm3; 对于226Ra:226Ra浓度范围为(0.33~1.2) Bq/L ≈ (0.09~0.32) × 10-7 μCi/cm3。有效半衰期T与fw参照ICRP资料取值[9-10], 所有参数及利用式(8)计算的结果均列入下表 1。
可以从数据表看出, 居民长期摄入该井水, U和232Th所致的内照射剂量微乎其微, 可以忽略不计, 内照射剂量产生主要来源于226Ra, 有效剂量为0.10~0.35 mSv/a, 也超过了饮用水剂量指导水平0.1 mSv/a。
3 卫生学健康评价饮用水中总α放射性主要是由镭贡献的。镭是碱土族中的天然放射性核素, 在镭的放射性同位素中, 以226Ra的放射毒理学意义最大。226Ra是具有α、β和γ三种射线的辐射源。镭可通过呼吸道、胃肠道、完整皮肤和伤口进入体内, 对人体健康构成危险。226Ra的有关毒理学情况[11]:①镭进入血液后, 最初部分处在血浆中, 部分吸附在红细胞表面。镭吸收后到晚期, 机体中的镭95%以上分布在骨骼中, 其中以脊椎骨中滞留量最高, 其次是颌骨和股骨。软组织中仅有微量镭存在, 以肝脏的镭浓度最高。②镭在体内滞留量与进入机体的途径有关, 静脉注入滞留量较多, 吸入次之, 食入时最少。长期滞留在体内的镭所产生的氡, 平均有70%呼出体外, 30%留在体内衰变释放出γ射线。③镭中毒主要表现为外周血象的变化, 消化系统, 骨骼系统和生殖系统的损失。肝、肺、肾和肠道亦有一定程度的损失。镭致机体的随机性效应主要发生在骨骼及其邻近区域, 可引起骨肉瘤。④体内镭可通过呼吸道、肾脏和肠道等途径排除, 其中以肠道排除为主。
该井水中226Ra的含量较高, 超过了WHO关于饮用水所致辐射的健康效应有关放射性核素浓度的指导水平, 而且226Ra属于极毒放射性核素, 长期饮用将造成健康危害。
4 结论一般认为, 水中总α放射性的贡献主要来自235, 238U、232Th、226Ra。地下水在其形成过程中, 可能溶入一定量的天然放射性物质, 因此对于同一地区来说, 井水总放射性水平要高于水源水、地表水、自来水。长期饮用该井水致居民有效年剂量范围为0.22 ~0.80 mSv/a, 均值为0.44 mSv/a, 单一放射性核素226Ra贡献的年剂量估计为0.10~0.35 mSv/a, 该井水放射性水平超过WHO和我国规定的饮用水剂量指导水平0.1mSv/a, 可能与该局部地域地质结构有关。该井水仅为一户居民饮用, 影响范围有限, 为确保饮水质量和健康利益建议该户居民饮用自来水, 我们将继续加强对该地区饮用水放射性的监测, 开展对公众健康监测与评价。
志谢: 感谢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民心辐射防护与核安全医学所。
[1] |
Onda. K, LoBuglio. J, Bartram. J. Global access to safe water:Accounting for water quality and the resulting impact on MDG progress[J]. Int. J. Environ. Res. Public Health, 2012, 9: 880-894. DOI:10.3390/ijerph9030880 |
[2] |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Guidelines for Drinking-Water Quality, 4th ed[J].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Geneva, Switzerland, 2011. |
[3] |
Exposures from Natural Radiation Sources. Available online: http://www.unscear.org/docs/reports/annexb.pdf (accessed on 23 September 2013).
|
[4] |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GB 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S].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 2006.
|
[5] |
张丹枫, 赵兰才. 电离辐射防护技术与管理第一卷:辐射防护技术与管理[M]. 南宁: 广西民族出版社, 2003: 25-35.
|
[6] |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GB 8537-2008饮用天然矿泉水[S].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 2009.
|
[7] |
Federal Guidance Report No. 11.Limiting Values of the Radionuclide Intake and Air Concentration and Dose Conversion Factors For Inhalation, Submersion and Ingestion[R]. Available online: http://www.osti.gov/scitech/biblio/6294233 (accessed on 2 December 2013).
|
[8] |
Fernandez F, Lozano JC, Gomez JMG. Natural radionuclide in ground water in western Spain[J]. Radiat. Prot. Dosim, 1992, 45: 227-229. DOI:10.1093/rpd/45.1-4.227 |
[9] |
ICRP Publication 30(part Ⅰ), Limits for intakes of Radionuclides by Workers[M]. ICRP, Pergarmon Press, 1979.
|
[10] |
ICRP No. 23, Report of the Task Group on Reference Man[R]. ICRP, Pergarmon Press, 1975.
|
[11] |
朱寿彭, 李章. 放射毒理学[M]. 北京: 原子能出版社, 199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