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辐射卫生  2016, Vol. 25 Issue (3): 285-289  DOI: 10.13491/j.cnki.issn.1004-714x.2016.03.009

引用本文 

姚竹, 贾天娇, 王昕, 张伟. 全国省级放射卫生技术机构能力现状调查与分析[J]. 中国辐射卫生, 2016, 25(3): 285-289. DOI: 10.13491/j.cnki.issn.1004-714x.2016.03.009.

通讯作者

张伟, Email:zwcdc@163.com

文章历史

收稿日期:2015-12-21
修回日期:2016-03-12
全国省级放射卫生技术机构能力现状调查与分析
姚竹 , 贾天娇 , 王昕 , 张伟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辐射防护与核安全医学所, 北京 100088
摘要目的 掌握和分析我国省级放射卫生技术机构的能力现状, 为我国放射卫生的能力建设及发展规划提供相关依据。方法 采用发放调查表方式进行调查, 调查内容主要包括放射卫生相关的科室设置、人员、设备及开展的放射卫生技术工作等基本情况, 汇总并分析数据。结果 科室设置方面, 全国29家省级放射卫生技术机构有25家设置了独立的放射卫生专业科室。人员结构方面, 29家机构中的从事放射卫生相关工作的人数为507人, 平均每家机构为17.5人, 东中西部三个地区中, 西部地区的平均人数最少; 年龄构成以中青年为主, 31~40岁和41~50岁年龄段占比分别为34.3%和25.6%;学历分布以本科为主, 所占比例最高, 为47.7%, 博士学历的占比最低, 为2.6%, 以西部地区博士学历的比例在三个地区中最少, 仅为0.8%;教育背景以其他医学和卫生类为主, 所占比例为59.0%, 放射医学类、核物理和放射化学类所占比例较少, 分别为11 8%和10.1%;人员职称以中、高级为主, 所占比例分别为31.0%和40.2%.放射卫生检测仪器设备配置方面, 三个地区的疾控系统的机构均有相关仪器设备配置平均数量未达到相应配置标准要求的情况, 尤其是西部地区的机构。开展的放射卫生工作类型方面, 东中西部各地区的差别不大, 但仍不够全面。结论 全国省级放射卫生技术机构的人员年龄构成和职称分布基本合理, 但西部地区应在放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数量和高层次人才方面加强建设。东中西部地区开展的工作类型基本覆盖了放射卫生的相关重点工作领域, 但还应在放射卫生检测相关仪器设备配置方面继续加大投入, 加强能力建设, 以适应核和辐射技术广泛应用和快速发展的形势, 满足公众和放射工作人员对健康的关注和要求日益提高的需求。
关键词放射卫生    技术机构    能力建设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核与辐射技术在工业和医学等多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人们对放射防护的意识也逐渐增强。放射卫生技术机构在保护放射工作人员、患者和公众健康权益、控制正常照射、防止或减少事故性照射的发生、核与辐射事故卫生应急以及放射卫生科学研究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1]。省级放射卫生技术机构是放射卫生体系的关键环节,在推动和促进放射卫生工作有效开展方面发挥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为掌握我国省级放射卫生技术机构的能力现状,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辐射防护与核安全医学所开展了全国省级放射卫生技术机构基本情况调查。

1 材料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以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除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的省级放射卫生技术机构为调查对象,主要分布在省级疾控中心和职防院(所),调查时间为2014年7月至9月。

1.2 调查内容

全国省级放射卫生技术机构的科室设置、人员、设备及开展的放射卫生技术工作等基本情况。

1.3 调查方法

此次调查主要采取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辐射防护与核安全医学所向各机构发放调查表方式进行,根据省级放射卫生技术机构的职责和特点,确定能够反映机构能力的调查内容,设计调查表,向相关专家咨询后定稿。回收的调查表以加盖单位公章的纸质版为准,回收后审核,对填写不完整或数据逻辑不合理的进行电话回访,确保信息真实可靠。并在调查期间到部分机构现场调研。以Excel建立数据库汇总数据,用SPSS统计软件分析,显著性水平α = 0.05。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共向全国33家省级放射卫生技术机构发放了调查表,其中包括30家省级疾控中心和职防院(所),1家省级科研机构,2家市级疾控中心(因2家省级机构未开展放射卫生技术工作而选择相应的市级机构进行调查)。调查结束后,共有29家机构反馈了调查表,回收率87.9%,有效率100%。因未收到西藏、青海、甘肃和陕西的省级放射卫生技术机构的反馈,故这四个省份的机构情况未列入本文的分析范围。

在29家省级放射卫生技术机构中,疾控中心有20家,占70.0%,职防院(所)有8家,占27.6%,科研机构有1家,占3.4%;东部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和海南11个省市)有11家,中部地区(包括山西、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8个省)有8家,西部地区(包括重庆、四川、贵州、云南、宁夏、新疆、广西、内蒙古8个省市、自治区)有10家; 29家机构中设立了独立的放射卫生专业科室的有25家,独立科室设置率为86.2%,29家机构共设置了30个独立的和21个非独立的放射卫生专业科室。

2.2 专业技术人员情况

表 1表 2

表 1 省级放射卫生技术机构放射卫生技术工作人员数量情况

表 2 省级放射卫生技术机构放射卫生技术工作人员年龄构成、学历分布、教育背景和职称分布情况
2.2.1 数量及构成

在调查的29家省级放射卫生技术机构中,放射卫生技术工作人员数量最多的有55人,数量最少的有4人,29家省级机构共有507人,其中男性297人,占58.6%,女性210人,占41.4%,专职人员399人,占78.7%,兼职人员108人,占21.3%。东中西部各地区机构人员数量的情况详见表 1

2.2.2 年龄构成

放射卫生技术工作人员的年龄构成、学历分布、教育背景和职称分布情况详见表 2。放射卫生技术工作人员总体上以31 ~ 40岁和41 ~ 50岁两个年龄段为主,总共占60.0%,30岁以下和51岁以上两个年龄段人数接近,分别占总人数的19.9%和20.1%。分析表明,在年龄构成方面东中西部各地区机构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χ2 = 4.463,P = 0.614>0.05)。

2.2.3 学历分布

放射卫生技术工作人员的学历主要以大学本科为主,占了总人数的近一半(47.7%),其次为硕士和大专及以下人员,分别占总人数的25.8%和23.9%,学历为博士的人数最少,仅有13人,占2.6%,分析表明,西部地区这一情况尤为明显,131人中只有1人学历为博士,只占西部地区总人数的0.8%。东中西部三个地区机构的人员在学历分布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20.922,P = 0.02<0.05)。

2.2.4 教育背景

将放射卫生技术工作人员的教育背景分为放射医学类、核物理和放射化学类、其他医学和卫生类(包含预防医学、公共卫生、医学检验等专业)和其他(与放射、医学、卫生完全无关的专业)四类。教育背景主要以其他医学和卫生类为主,占总人数的59.0%,放射医学类及核物理和放射化学类的人数较少,分别占总人数的11.8%和10.1%,另有19.1%的人员的教育背景为其他类。东部地区与放射相关的专业教育背景人员所占比例比中西部多,东部为31.1%,中部为12.7%,西部为22.1%。分析表明,东中西部三个地区人员在教育背景分布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30.945,P = 0.00<0.05)。

2.2.5 职称分布

放射卫生技术工作人员的职称总体上以中、高级为主,其中高级职称人员占40.2%,中级职称人员占31.0%,其余为初级职称和其他无职称人员。在西部地区机构中,中级职称人员所占比例最高,其次为高级职称人员,但分析表明,各地区在职称的分布情况上的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χ2 = 8.822,P = 0.184>0.05)。

2.3 仪器设备情况

对各省级放射卫生技术机构仪器设备配置情况的调查主要分为放射诊疗设备性能检测设备、放射性测定设备、放射防护检测设备三类,这三类设备是省级机构完成医用辐射质量控制与安全防护监测、食品和饮用水放射性监测与评价、核电站和核设施周围居民健康与卫生监测、放射防护器材和含放射性产品检测和监测、核与辐射事故卫生应急及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等工作任务所需的主要仪器设备。此次调查的29家省级放射卫生技术机构仪器设备配置的情况及标准要求[2]详见表 3~5。因全国有些省份的省级疾控中心的放射卫生相关工作由省级职防院(所)来承担,从表 3~5可以看出,参照《省、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建设指导意见》里对省级疾控中心实验室主要仪器的装备标准,在对疾控中心放射卫生相关仪器设备配置数有标准要求的20种设备中,从平均水平来看,9种设备在全国省级机构中的配置与标准要求仍有一定差距。三个地区中,西部地区未达到标准要求的设备种类最多,有17种。在总共39种检测设备中,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平均每家配置的设备数有23种和36种都低于全国平均数,而东部地区只有1种。

表 3 省级放射卫生技术机构放射诊疗设备性能检测设备配置的情况及标准要求

表 4 省级放射卫生技术机构放射性测定设备配置的情况及标准要求

表 5 省级放射卫生技术机构放射防护检测设备配置的情况及标准要求
2.4 开展放射卫生技术工作情况

此次调查中,对省级放射卫生技术机构开展的技术工作的调查内容主要包括个人剂量监测、放射诊疗设备性能检测、放射工作场所防护检测、放射性测定等方面的12项工作类型,调查结果详见表 6。统计结果显示,开展个人剂量监测、放射诊断工作场所防护检测、放射工作场所防护检测、总α总β测定、放射诊断设备性能检测的机构数较多,均占总机构数的85%以上; 开展氡及其子体测定和核医学设备性能检测两项工作的机构数较少,均不足总机构数的60%。分析表明,东中西部地区在开展工作时的侧重点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 5.251,P = 1.000>0.05)。

表 6 省级放射卫生技术机构开展的放射卫生技术工作情况
3 讨论

我国放射卫生技术机构的整体能力建设,在健全法制和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进程中不断得到加强。200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的实施,推动了全国疾控系统和职防系统放射卫生技术机构的能力建设。2003年“非典”后,国家对疾病预防控制加大了投入,全国的放射卫生技术机构的能力建设又得到了一定加强。2011年日本福岛发生核电站事故后,我国放射卫生技术机构的能力建设工作得到了显著加强。目前我国省级放射卫生技术机构的科室设置、人员队伍建设和仪器设备配置等已具一定规模,这得益于政府的高度重视、支持及各机构不懈努力。但是,通过此次调查,仍可看到省级放射卫生技术机构在能力建设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研究与重视。

2007年开展的全国放射卫生工作基本情况调查结果[3]显示,调查的39家省级机构(27家省级疾控中心和12家省级职防院所)中,有25家设置了独立的放射卫生专业科室,独立科室设置率为64.1%。而本次调查的29家省级放射卫生技术机构的独立科室设置率为86.2%。由此可见,放射卫生工作在省级疾控中心和职防院所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并体现在了专业科室设置的加强和完善方面,设置独立放射卫生专业科室利于带动各省辖区内放射卫生相关工作的有效开展,但目前仍有4家机构未设置独立的放射卫生科(所)。

本次调查的省级放射卫生技术机构平均工作人员数量为17.5人,这与2007年的省级疾控中心7.7人和省级职防院8.1人[3]相比有了较大增长。人员的年龄构成和职称分布较为合理,东中西部三个地区的差异较小,但仍有较多人员兼职从事放射卫生技术工作,博士学历人员的比例较少,且这一现象在西部地区尤为明显,教育背景与放射卫生工作相关的人数比例较少。这些调查结果显示,专职从事放射卫生技术工作的人员数量仍显不足,很多人兼顾放射卫生工作和其他工作,且较多非放射专业背景的人员从事着放射卫生专业工作。人力资源是事业的基础,而放射卫生技术工作是一门专业性较强的工作,技术人员缺乏相应的学历和教育背景,会增加开展工作的难度,降低专业技术工作的效率。建议放射卫生技术机构继续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优化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结构,加大高层次专业人才的引进力度,鼓励专业技术人员在工作中保持业务知识的学习,积极参加专业培训和继续教育,持续参加本领域内的技术比对或考核,才能维持和提高放射卫生技术机构的检测水平和技术支撑能力。

在参与调查的省级放射卫生技术机构仪器设备的配置方面,东中西部三个地区中的疾控系统机构中,均有相关仪器设备配置平均数量未达到《省、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建设指导意见》里省级机构实验室主要仪器装备标准的水平,且该指导意见是在2004年发布,距此次调查时间已有十年,省级放射卫生技术机构在仪器设备配置方面仍需不断加大投入,尤其是西部地区的机构。开展的放射卫生工作类型方面,东中西部各地区的差别不大,但仍不够全面。建议政府部门继续加大对放射卫生技术机构基础能力建设的投入,按照“填平补齐”原则,补充相关专业检测设备,填补检测能力中的空白项,以利于提高辖区内整体装备水平和检测能力。

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核能核技术在多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虽然我国已大量引进国外先进的放射诊疗设备,但从2009年卫生部开展的全国放射诊疗资源状况调查的情况来看,我国每百万人口拥有的各类放射诊疗设备都远低于Ⅰ类医疗卫生国家水平,美国、日本等世界发达国家的百万人口拥有量几乎是我国的10倍[4],表明我国未来在放射诊疗设备医疗卫生资源投入方面还将持续加大。2016年1月我国发布的《中国的核应急》白皮书显示,从1985年3月中国大陆第一座核电站———秦山核电站的破土动工起,至2015年10月底,中国大陆运行核电机组27台,总装机容量2550万千瓦; 在建核电机组25台,总装机容量2751万千瓦,按照中国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目标,到2020年,中国大陆运行核电装机容量将达到5800万千瓦,在建3000万千瓦左右[5],我国已步入核电发展的快速期。以上每百万人口拥有的各类放射诊疗设备发展方向和核工业发展的相关数据可以反映出,未来我国核和辐射技术在核工业和医学应用中的发展动力和潜力无疑将会带来放射工作人员数量、放射诊疗设备数量、放射诊疗人次数量、核电站周边人口数量等的高增长,也将会带动公众和放射工作人员对健康的关注和要求日益提高的需求。而省级放射卫生技术机构处于放射卫生体系的关键环节,在组织、带动和指导开展各自省份辖区内放射卫生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应“健康中国2020”和“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宏观背景,以及核与辐射技术应用迅猛发展下对放射卫生技术工作的可预期的增长需求,为适应新形势的发展,省级放射卫生技术机构仍面临着新形势下的严峻挑战。因此,建议政府部门继续重视放射卫生技术机构的人才队伍和仪器设备等能力方面建设,以满足承担放射性职业病防治、医用辐射防护、公众照射控制、辐射事故应急、放射卫生咨询与宣传教育等多种职责和任务的需要,并应出台放射卫生技术机构相关工作规范,明确各级各类放射卫生技术机构的工作职责、科室设置、人员、设备的相关能力建设标准,使放射卫生技术机构的能力建设有规可循,各级各类放射卫生技术机构才能逐步形成分工合理、互相配合的放射卫生预防和控制体系,促进我国放射卫生事业的发展,为保障广大职业人员、患者和公众的身心健康与生命安全做出贡献。

志谢: 感谢参与设计调查表的相关专家和参与调查的省级放射卫生技术机构相关人员。

参考文献
[1]
苏旭. 中国放射卫生进展报告(2009-2014)[M]. 北京: 原子能出版社, 2015: 58-74.
[2]
卫生部办公厅, 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卫办疾控发[2004] 108号省、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建设指导意见[Z]. 2004.
[3]
余晨, 于海涛, 孙全富, 等. 全国放射卫生机构基本状况分析[J]. 中国辐射卫生, 2014, 23(2): 125-129.
[4]
张伟军, 曹吉生, 袁龙, 等. 全国放射诊疗设备资源现状和分析[J].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2012, 32(1): 87-89. DOI:10.3760/cma.j.issn.0254-5098.2012.01.023
[5]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的核应急[EB/OL].[2016-01-27]. http://www.gov.cn/xinwen/2016-01/27/content_503654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