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济南市企业劳动者的职业结构和劳动环境也发生巨大的变化。控制治理职业病危害因素和职业健康监护已成为企业搞好职业病防治工作的主要任务,是职业病危害企业必须履行的法定义务,也是保障劳动者安全的两项重要措施[1]。为了解济南市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分布情况,及时发现作业人员的健康状况,对2013年济南市部分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和健康监护结果进行总结、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收集整理2013年企业委托济南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结果和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在岗人员进行的职业健康监护报告结果,对所得2362个监测点和8089名职工的健康检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1.2 方法职业健康检查项目按照《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 188-2007)确定检查项目,常规医学检查项目(血压、内外科、五官科、血常规、尿常规、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和各职业危害必检项目(高仟伏胸片、心电图、纯音听力测试等)。职业健康检查结果的评价以及职业禁忌症、疑似职业病和职业病的判定均按《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 188-2007)及国家颁布的有关职业病诊断标准进行[2]。检测结果采用2013年部分企业委托中心定期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本次共66家企业8089名接触职业危害因素的职工接受健康查体,其中男职工为6514名,女职工为1575名,年龄18 ~ 60岁,平均年龄(32.3 ± 9.8)岁。统计显示,有3259名职工有1项或多项结果异常,结果异常率为40.3%。
2.2 接触主要职业危害因素情况66家企业存在的主要职业危害有化学因素、物理因素、粉尘及特殊作业。其中化学因素以锰、苯系物、酸碱为主; 物理因素以噪声、高温为主; 特殊作业主要为电工及驾驶。涉及化学因素企业有62家,5703人次; 涉及物理因素企业41家,1926人次; 粉尘有31家,1372人次; 特殊作业有14家,190人次。
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情况:共检测2362个点,合格2131个,合格率为90.2%;其中毒物检测点为1805个,合格1676个,合格率为92.8%;粉尘监测点为161个,合格143个,合格率为88.8%;噪声监测点396个,合格312个,合格率为78.8%。
监测结果显示,作业场所化学毒物检测合格率最高,物理因素合格率最低,这与国内相关报道类似[3-4]。
2.3 职业性损害检查情况本次职业健康查体首次检查未发现疑似职业病病例。职业禁忌症及观察病例17人,占总人数的0.2%。接触噪声作业998人中,有5人为噪声易感者,1人为高血压Ⅱ期,属于噪声作业职业禁忌症,不宜从事噪声作业,占噪声作业人员的0.6%;接触高温作业797人,1人为高血压Ⅲ期,1人为糖尿病,属于职业禁忌症,不宜从事高温作业,占接触高温作业人员的0.3%;特殊作业人员190人中,1人电工、1人驾驶均检出色盲,属于职业禁忌,占特殊作业人员1.1%。接触苯作业999人中,1人B超显示肝脏囊肿,观察; 接触锰及其化合物作业1625人中,6人出现肢体震颤,观察。见表 1。
首次检查,有360人出现某一或多项与职业相关的结果异常,占查体总人数的4.5%;噪声作业人员出现听力测试结果异常为208人,占20.3%;苯系物接触作业人员中,血常规结果异常125人,转氨酶结果异常1人; 高温作业人员中血压结果异常20人次,尿糖结果异常25人次; 特殊作业人员中7人出现血压异常。由于复查人数较少,未统计复查后结果。
除《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规定的各危害因素的必检项目外,部分单位加做了腹部B超、血脂等项目。本次查体,共有2904人出现一或多项不属于职业查体目标疾病的检测结果异常,整体异常检出率最高的是腹部B超,异常率为25.6%;其次为血压、血脂、心电图,异常率分别为19.7%、16.9%、10.3%。见表 3。
职业病防治工作不仅承担着保护劳动者健康,保护国家劳动力资源的神圣使命,而且肩负着为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保驾护航的重任。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和职业健康监护是职业病预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本次检查结果可以看出,济南市部分企业的职业病危害因素防治和职业健康监护工作做得不理想。首先,部分岗位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超标仍很严重,尤其是特殊作业人员中,1名电工、1名驾驶员均检出色盲,说明上岗前的健康查体工作未做或是检查有疏漏。
本次体检共有360人出现1项或多项与职业相关的异常结果异常,占查体总人数的4.5%。健康异常情况主要为噪声作业工人听力损伤人员较多,占接害人员的20.3%,可能与作业环境噪声强度大或暂时性听力阈移有关,这与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的结果也是相吻合的,监测点噪声合格率为78.8%,低于其他监测点的合格率。与职业相关异常结果中,血液的异常率也较高为12.5%,与本年度毒物检测点数不合格点数普遍存在有关。
虽然本年度里粉尘作业工人未检出疑似尘肺病人和职业禁忌症者,但因接触粉尘作业人员较多,粉尘对人体危害大,且许多工人是脱离了粉尘作业后,甚至脱离粉尘作业很长时间后才发病[5],因此应重点关注粉尘对人体的危害。应加强这类场所防尘、降尘设备革新,加强除尘设备的管理,配合湿式作业,并加强个体防护,督促工人合理佩戴防尘口罩,同时定期对粉尘作业人员进行职业健康监护,以防尘肺病的发生[6]。
针对上述问题,建议:加强对企业的职业病防治宣传教育,强化对存在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的主要负责人、管理人员和劳动者的培训,使职业病防治工作常规化和规范化; 鼓励和支持更多的检测机构和卫生部门参与到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和职业健康监护工作中来,尽快完善覆盖城乡的职业病防治网络,不断提高职业健康监护率,使劳动者享有基本职业卫生服务[7]。
[1] |
叶佳萍, 郑步云. 2000嘉兴市职业病危害监测情况分析[J]. 职业与健康, 2011, 27(23): 2689-2690. |
[2] |
张文, 王昌松. 某企业职工健康监护结果分析[J]. 职业与健康, 2012, 28(14): 1711-1712. |
[3] |
范新芳. 苏州高新区2006年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结果[J]. 职业与健康, 2007, 23(24): 2256-2257. DOI:10.3969/j.issn.1004-1257.2007.24.007 |
[4] |
丁克颖. 2011年广汉市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与健康监护结果[J]. 职业与健康, 2013, 29(10): 1204-1205. |
[5] |
李德鸿. 职业健康监护指南[M]. 上海: 上海华东大学出版社, 2007: 300-302.
|
[6] |
刘礼芳. 2011年广汉市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与健康监护结果[J]. 职业与健康, 2013, 29(10): 1204-1205. |
[7] |
茅蓉, 姚耿东. 我国职业健康监护现状[J]. 浙江预防医学, 2010, 22(2): 15-17. DOI:10.3969/j.issn.1007-0931.2010.02.0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