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辐射卫生  2015, Vol. 24 Issue (6): 653-655  DOI: 10.13491/j.cnki.issn.1004-714x.2015.06.033

引用本文 

张加生, 牟胜, 武国亮, 杨静, 黄荣钦, 胡培. 昆明辐照中心周围环境放射性水平调查[J]. 中国辐射卫生, 2015, 24(6): 653-655. DOI: 10.13491/j.cnki.issn.1004-714x.2015.06.033.

通讯作者

胡培, E-mail:yncdchupei@sina.com

文章历史

收稿日期:2015-03-15
修回日期:2015-05-23
昆明辐照中心周围环境放射性水平调查
张加生 1, 牟胜 2, 武国亮 2, 杨静 1, 黄荣钦 2, 胡培 2     
1. 昆明医科大学, 云南  昆明 650022;
2. 云南省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
摘要目的 调查昆明三家辐照中心环境放射性水平情况。方法 采用FD-3013A辐射仪和FJ-427A1型热释光剂量仪分别测量辐照中心环境中γ辐射剂量率和辐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 采用γ能谱仪和低本底α、β检测仪分别测量土壤中238U、226Ra、232Th、40K、137Cs、60Co活度和水体中总α、总β活度。结果 三家辐照中心土壤中天然放射性核素238U、226Ra、232Th、40K的活度范围分别为8.223.6 Bq/kg、10.621.2 Bq/kg、15.129.7 Bq/kg、41.7103.4Bq/kg, 未检测出人工放射性核素137Cs和60Co; 贮源井水总β活度分别为0.003 Bq/L、0.002 Bq/L、0.01 Bq/L; 三家辐照中心空气中γ辐射剂量率均值分别为0.09μGy/h、0.10μGy/h和0.07μGy/h; 工作人员人均年有效剂量当量分别为0.19 mSv、0.16 mSv和0.16 mSv。结论 三家辐照中心辐射环境水平属于正常水平, 没有放射性污染。
关键词辐照中心    环境    放射性    

60Co辐照装置应用非常广泛, 几乎遍及各行各业, 可以保鲜食品、消毒医疗器材、处理环境污染物等。据不完全统计, 到目前为止, 我国辐照装置约有200座, 昆明市有3座。辐照装置具有潜在的危险性, 一旦发生核辐射事故, 后果将非常严重。本文对昆明三家辐照中心(以下简称A、B、C), 环境放射性水平进行调查, 旨在了解三家辐照中心土壤、水、空气中的放射性水平和辐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水平, 为人员健康和防护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昆明三家辐照中心。

1.2 样品采集

共采集12份表层土壤样品和6份水样。

1.2.1 土壤样品

在辐照中心周边区域(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相对开阔的未耕区采取垂直深10 cm的表层土, 按梅花采样法在10 m × 10 m正方形中央和四角各取表层10 cm × 10 cm × 10 cm土样, 将多点采集的土壤去除石块、草根等杂物, 现场混合后取2 kg样品(共4个)装在双层塑料袋内密封[1]。剔除杂草、碎石等异物的土壤样品经100 ℃烘干至恒重, 压碎过筛(80目)称重后装入与刻度谱仪的体标准源相同形状和体积的样品盒中, 密封, 放置3~4周让其放射性基本平衡后进行测量[2]

1.2.2 水样品

将适量的硝酸加入聚乙烯塑料桶中, 用塑料桶分别取贮源水和自来水(水管末端水)10 L, 静置。将所采样品转移至蒸发容器中, 使用电炉加热蒸发容器, 在70 ℃下蒸发, 当液体量减少到一半时, 加入剩余样品。当液体量很少时, 将其转移至小瓷蒸发皿中浓缩, 小火蒸发至干, 转至马福炉内(350 ± 10)℃灰化1 h, 然后铺成厚薄均匀的样品源, 待测量[3]

1.3 监测仪器和方法 1.3.1 土壤样品监测

使用BE 3830型高纯锗低本底多道γ能谱分析系统(Canberra公司), 探测器相对效率30%, 60Co 1332 keV的能量分辨率为1.8 keV, 效率刻度源采用中国计量院混合源。样品测量时间不少于20 000 s, 监测方法参照《土壤中放射性核素的γ能谱分析方法》(GB/T 11743-1989)[2]

1.3.2 水中总放射性的监测

仪器为CLB-102型流气式低本底α/β测量仪(北京康科洛电子有限公司), 测量系统总和总β测量效率分别为80%和50%, 测量时间不少于1000 min, 监测方法参照《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 5750.13-2006)[4]

1.3.3 辐照中心环境γ辐射水平监测

使用FD-3013人辐射仪(上海电子仪器厂), 本次调查为60Co辐照中心升源工作时, 在监督区(辐照室、迷道、控制室、货物装卸区等位置)设监测点, 离地面约1 m处进行监测, 监测方法参照《环境地表"γ辐射剂量率测定规范》(GB/T 14583-93)[5]

1.3.4 辐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

使用FJ-427A1型热释光剂量仪(北京核仪器厂), 剂量元件为LiF (Mg, Cu, P)圆片, 监测周期为3月, 监测方法参照《职业性外照射个人监测规范》(GBZ 128-2002)[6]

1.4 质量控制

严格按照实验室操作要求进行, 依照相应的标准; 调查所使用的仪器均经计量部门检定, 并参加全国卫生系统盲样比对, 结果均合格, 保证设备的技术指标满足测量要求; 实验室定期开展仪器效率和本底的质量控制监测。

2 结果及讨论 2.1 土壤样品监测结果

表 1为三家辐照中心土壤样品中天然放射性核素238U, 226Ra、232Th, 40K和人工放射性核素60Co活度水平。由表 1可以看出辐照中心土壤中天然放射性核素238U、226Ra、232Th含量B中心略高于A中心、和C中心; 40K含量A中心最高。三家辐照中心土壤中天然放射性核素238U、226Ra、232Th、40K的活度范围分别为8.2~23.6 Bq/kg、10.6~21.2 Bq/kg、15.1~29.7 Bq/kg和41.7~103.4 Bq/kg, 按点算术平均值分别为16.1、15.1、20.6和73.2 Bq/kg, 均低于昆明市及云南省平均水平[7]。其中, 238U分别为昆明市和云南省的0.24倍和0.33倍, 226Ra含量分别为0. 27倍和0.29倍, 232Th含量分别为0.32倍和0.32倍, 含量分别为0.18倍和0.14倍, 属于本底水平。人工放射性核素137Cs/60Co)活度很低, 基本都是低于探测下限, 说明没有核泄露。

表 1 三家辐照中心土壤样品中放射性核素的比活度(Bq/kg)
2.2 水样监测结果

表 2为三家辐照中心贮源井水和自来水中总α、总β。由表 2可知A、B、C三家辐照中心贮源水总β水平分别为0.003、0.002和0.01 Bq/L。总β水平最高值为0.01 Bq/L, 符合《γ辐照装置的辐射防护与安全规范》(GB 10252-2009)[8]的要求。三家辐照中心, C中心贮源井水总α、总β水平最高, 分别为0.003和0.01 Bq/L, 与江苏省γ辐照中心贮源井水测值相近[9], 均远低于《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最高允许排放浓度[10], 总α < 1 Bq/L, 总β < 10 Bq/L。B辖照中心自来水中总α、总β水平最高, 分别为0.01和0.10 Bq/L, 均低于《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11]最低限值, 总α < 0.5 Bq/L, 总β < 1 Bq/L。

表 2 三家辐照中心贮源井水和自来水中总α、总β (Bq/L)
2.3 γ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监测结果

表 3可知, A、B、C三家辐照中心γ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均值分别为0.09、0.10和0.07 μGy/h, 与1995年云南省环境天然贯穿辐射水平调查时昆明市和云南省室内γ辐射水平测值0.09 μGy/h相近, 且均满足《γ射线和电子束辐照装置防护检测规范》(GBZ 141-2002)中不超过2.5 μG y/h的限值要求[13]

表 3 三家辐照中心环境γ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μGy/h)
2.4 个人剂量监测结果

表 4可知, A、B、C三家辐照中心放射工作人员人均年有效剂量当量分别为0.19、0.16和0.16 mSv, 未发现超年剂量限值(20 mSv)的人员[6], 且低于云南省2010-2012年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年有效剂量均值[14], 均满足《γ福照装置的辐射防护与安全规范》(GB 10252-2009)的限值要求[9]

表 4 2014年三家辐照中心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结果
3 结论

昆明三家辐照中心土壤样品中天然放射性核素低于昆明市和全省均值水平, 但仍属于本底水平, 且未检测出人工放射性核素; 贮源井水和辐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水平符合《γ辐照装置的辐射防护与安全规范》要求; 空气中γ辐射剂量率符合《γ射线和电子束辐照装置防护检测规范》要求。综上所述, 从放射卫生角度来看, 三家辐照中心均无放射性污染, 工作环境安全。

参考文献
[1]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HJ/T 61-2001辐射环境监测技术规范[S].北京: 中国环境出版社, 2001.
[2]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GB/T 11743-1989土壤中放射性核素的γ能谱分析方法[S].北京: 中国环境出版社, 1989.
[3]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GB/T 16140-1995水中放射性核素的γ能谱分析方法[S].北京: 中国环境出版社, 1995.
[4]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GBT 5750.13-2006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S].北京: 中国环境出版社, 2006.
[5]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GB/T 14583-93环境地表γ辐射剂量率测定规范[S].北京: 中国环境出版社, 1993.
[6]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GBZ 128-2002职业性外照射个人监测规范[S].北京: 中国环境出版社, 2002.
[7]
孙冶, 李玉先, 李广通, 等. 云南省土壤中天然放射性核素含量调查研究[J]. 辐射防护, 1993(13): 127-130.
[8]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GB 10252-2009γ辐照装置的辐射防护与安全规范[S].北京: 中国环境出版社, 2009.
[9]
李芳, 吴小平, 范磊, 等. 江苏省γ辐照装置的辐射防护监测与评价[J]. 中国辐射卫生, 2007, 16(1): 97-98. DOI:10.3969/j.issn.1004-714X.2007.01.052
[10]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GB 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S].北京: 中国环境出版社, 1996.
[11]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GB 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S].北京: 中国环境出版社, 2006.
[12]
刁仁平, 李广通, 王顺生, 等. 云南省环境天然贯穿辐射水平调查研究[J]. 辐射防护, 1995, 15(1): 8-55.
[13]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GBZ 141-2002γ射线和电子束辐照装置防护检测规范[S].北京: 中国环境出版社, 2002.
[14]
牟胜, 樊芳, 唐丽, 等. 2010-2012年云南省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检测结果分析[J]. 中国辐射卫生, 2013, 22(5): 549-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