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北京大学医学部;
3. 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长期处于低剂量电离辐射条件下,仍然存在一定的辐射生物效应,对放射工作人员健康具有一定的影响。有报道显示长期接触低剂量电离辐射可引起机体内氧自由基增多,氧化还原体系受到影响。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 射线装置及其防护水平的不断发展,以及普遍采用隔室遥控操作射线装置,放射诊疗工作人员累积个人剂量有普遍下降趋势。为了解放射诊疗工作人员脂质过氧化及其抗氧化能力水平,本研究对134名放射诊疗工作人员进行了调查分析。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某市放射诊疗工作人员134人,全部为男性,年龄23 ~64岁,放射工龄0.25 ~34.5年,剔除有影响血液方面疾病的人员。
1.2 方法 1.2.1 放射工作人员调查主要内容包括性别、年龄、射线种类、工龄、既往病史、设备操作方式等基本情况。
1.2.2 血液检验分析空腹采集外周静脉血2 ml,离心分离血清,置于-70T冰箱中备用, 丙二醛(MDA)含量采用硫代巴比妥酸比色法,过氧化物歧化酶(SOD)采用黄嘌呤氧化酶法,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采用DTNB比色法,试剂盒均为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生产。
1.2.3 个人剂量监测以季度为监测周期。个人剂量监测采用中核(北京)核仪器厂的FJ427A1微机剂量仪热释光仪,采用该厂生产的LiF(Mg,Cu,P)片状TLD。结果依据《职业性外照射个人监测规范》 (GBZ128-2002)进行判定。
1.3 统计分析数据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分析。不同工龄组及剂量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134名均为放射诊疗工作人员,全部为男性,年龄23 ~64岁,平均年龄38.91岁,放射工龄0.25~34.5年,均职业接触X射线,放射装置均为隔室遥控操作。
2.2 检验结果134名放射工作人员S0D、GSH-Px活力、MDA含量检测结果见表 1。
不同工龄间S0D、GSH-Px酶活力、MDA含量比较见表 2, 工龄 < 5年SOD、GSH-Px活力与5年以上各工龄组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 < 0.01。
不同累积剂量当量间SOD、GSH-px酶活力、MDA含量比较见表 3,累积剂量当量 < 2 mSv与2 ~ 5 mSv及> 5 mSv剂量组进行比较,GSH-Px酶活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1。
适应性反应是生物界普通存在的一种通常是有益于机体的机理,小剂量电离辐射引起机体适应性反应[1'8]。机体在正常的代谢过程中,体内氧自由基及抗氧化体系处于动态平衡,以维持机体的正常生理作用。如某些特殊情况下,机体产生的自由基过多,超出机体的清除能力,导致脂质过氧化,从而对机体产生生理或病理的改变[4]。SOD、GSH-Px是最重要的抗氧化酶,MDA为脂质过氧化产物[2]。
本次调查显示,工龄低于5年的放射工作人员血清中SOD和GSH-Px酶活力及MDA含量较5年以上工龄组高,与彭珊茁等[3]报道一致,放射工龄低于5年SOD和GSH-Px酶活力增强; 聂木海等[4]观察到放射工龄低于5年SOD酶活力增强,未观察到GSH-Px酶活力也同时增强,放射工龄低于5年SOD和GSH-Px酶活力是否同时增强或仅SOD酶活力增强,还有待进行一步观察。
SOD和GSH-Px酶活力增强,说明5年以下放射工龄,放射工作人员对射线存在适应性反应,低剂量照射可以使细胞或机体中酶促抗氧化体系中的S0D、GSH-Px酶活性上升[8-10], 增强细胞和机体的抗氧化损伤能力。本次调查发现,工龄>15年放射工作人员MDA含量未见升高,与以往报道不一致[3-7], 这可能与放射防护技术水平的提高,放射工作人员普遍采用隔室操作,我市放射诊疗机房周围剂量率接近本底水平, 放射工作人员年均个人剂量当量为0.23 mSv[11],长期低剂量职业接触射线放射诊疗工作人员体内脂质过氧化水平未见升高。
放射工作人员不同累积剂量当量间SOD、GSH-Px、MDA含量进行比较,年累积剂量当量 < 2(mSv)的放射工作人员血清中GSH-Px酶活力较累积剂量当量2~5 mSv及>5 mSv剂量组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年累积剂量低的放射工作人员工龄短,同样说明低工龄放射工作人员对射线存在适应性反应。
本次调查提示,低剂量职业接触射线放射工作人员存在适应性反应,放射诊疗工作人员长期低剂量职业接触射线不会对身体健康造成明显损伤。
[1] |
闵锐. 低剂量/低剂量率电离辐射生物效应[J]. 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 2014, 32(6): 1-9. |
[2] |
张春生, 彭珊茁. 抗氧化物质在辐射防护中的作用[J].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 2003, 16(4): 222-224. DOI:10.3969/j.issn.1002-221X.2003.04.014 |
[3] |
彭珊茁, 张春生, 马晓光, 等. 放射工作人员脂质过氧化和抗氧化能力的调査[J]. 中国自然医学杂志, 2003, 5(3): 149-150. |
[4] |
聂木海, 张全新, 梁晚芸, 等. 322名放射从业人员脂质过氧化调査[J].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05, 15(8): 968-969. DOI:10.3969/j.issn.1004-8685.2005.08.038 |
[5] |
李志刚, 张元军, 杨宪普, 等. 低剂量电离辐射对放射职业人员脂质过氧化水平的影响[J]. 工业卫生与职业病, 2003, 29(3): 174-175. DOI:10.3969/j.issn.1000-7164.2003.03.015 |
[6] |
张元军, 李志刚, 杨宪普. 放射工作人员血清中SOD、MDA含量分析[J]. 中国辐射卫生, 2005, 14(3): 213. DOI:10.3969/j.issn.1004-714X.2005.03.030 |
[7] |
张冰洁. 接触X射线人员血液内GSH-Px、SOD、MDA、Se的多因素分析[J]. 职业与健康, 2006, 2(23): 2058-2059. DOI:10.3969/j.issn.1004-1257.2006.23.015 |
[8] |
刘树铮. 适应性反应[J].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2000, 20(6): 373-376. DOI:10.3760/cma.j.issn.0254-5098.2000.06.001 |
[9] |
王燕, 孟庆勇. 低剂量辐射诱导适应性反应机制的研究进展[J]. 中国辐射卫生, 2013, 22(4): 509-512. |
[10] |
苏燎原. 低剂量辐射的兴奋效应研究工作的进展[J]. 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 2003, 21(2): 88-90. DOI:10.3969/j.issn.1000-3436.2003.02.003 |
[11] |
董雪梅, 陈松根, 黄流宽, 等. 低剂量电离辐射对放射工作人员血像和淋巴细胞微核的影响[J]. 中国辐射卫生, 2012, 21(2): 185-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