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环境中,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宠物逐渐成为人们排遣孤独、缓解压力的亲密伴侣,也带动了宠物医院等相关行业的快速增长, X射线机等大型医疗设备也不断运用到宠物诊疗中。据统计,拥有X射线机设备的宠物医院达到了30%以上[1], 而放射线能对机体造成白细胞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眼晶体混浊、生殖能力下降等损害[2-7],因此有效的放射防护知识和防护行为对保护动物医学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十分重要。
目前,国内外对放射工作人员防护知识的调查主要集中在医院临床医生和医护人员这两个工作岗位[8]。本研究首次调查宠物医院内放射工作人员放射基础知识和防护知识的掌握情况,分析放射工作人员的防护行为是否适当,并探索其影响因素,为提高动物医学放射工作人员的职业安全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对闵行区11家配备放射诊疗设备宠物诊所中的20名放射工作人员进行问卷调查,问卷有效率100%。被调查人员基本情况:男15人(75%)、女5人(25%); 工作岗位:兽医14人(70%)、助理6人(30%); 放射工龄:< 5年10人(50%)、>5年10人(50%)。文化背景:大专7人(35%)、本科9人(45%)、硕士4人(20%)。
1.2 调查内容根据动物医学放射工作人员对X射线基本科学知识掌握情况、自我防护知识掌握情况和防护行为实践情况等三大内容自行设计问卷, 共编制12道单选题,每一题目从不同角度和程度反映防护意识。
1.3 调查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以不署名的方式进行。调查前讲明注意事项, 让放射工作人员自己填写,要求严肃认真、实事求是,保证结果真实可靠,当场回收调查表。共发放问卷20份,回收有效问卷20份,有效回收率100%,单位调查率100%,人员调查率100%。利用SPSS 18.0进行数据分析,卡方检验分析各因素对防护意识的影响,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导致防护意识不足的危险因素。
2 调查结果 2.1 动物医学放射工作人员放射防护意识由表 1可见, 动物医学放射工作人员的基础知识知晓率最低,为61.2%。防护知识的知晓率和防护行为的实践率分别为82. 5%和81.2%。
由表 2至表 4可见, 5年以上放射工龄组工作人员的防护知识知晓率和防护行为实践率均高于5年以下工龄组, 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不同学历及不同岗位的工作人员在防护行为的实践率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本科及硕士防护行为实践率较高, 高于大专组; 兽医的防护行为实践率高于助理组。其它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利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相关危险因素,将基础知识及防护知识回答错误、防护行为不当设为病例组,基础知识及防护知识回答正确、防护行为适当设为对照组。表 5显示,低学历是防护行为不当的危险因素, OR值为3.98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而其他因素对防护行为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本研究未发现基础知识及防护知识不足的危险因素。
闵行区动物医学放射工作人员对X射线基本科学知识、自我防护知识知晓率和防护行为实践率均较高。放射工作人员的防护知识受放射工龄影响,而防护行为则受工龄、学历、工作岗位等多因素的影响。5年以上工龄组防护知识知晓率和防护行为实践率高于5年以下工龄组,因此,对于新从事放射工作的人员,必须进行辐射安全教育,使其掌握一定的放射防护知识和法律法规,并了解防护行为的重要性,方允许上岗工作。对现任放射工作人员,定期进行培训,尤其对工龄5年以下的放射工作人员,使其在巩固辐射防护知识的同时,学习相关的法规、标准,从而改善防护行为,循序渐进,逐步提高整体防护意识[9-10]。
本次调查发现,学历较低的放射工作人员防护行为实践率较低,助理的防护行为实践率也相对较低。分析原因,可能是由于知识水平起点较低,或接受知识的渠道窄,或因客观原因受限不能及时、全面、深刻的学习领会辐射防护方面的法规、标准,阻碍了防护行为的落实,影响了放射工作人员的整体防护意识,因而培训工作应以此类人员为重点。对于放射工龄短、学历低的工作人员应从基础防护知识人手,使其进一步提高认识,改善防护行为。如果做好此类人员的培训工作,将大大提高闵行区动物医学放射工作人员的整体放射防护意识[11-12]。
对于动物医学放射工作人员,目前相关研究资料十分缺乏。本研究未发现性别、岗位、工作年限等因素与防护行为的实践率有明显联系,而被调查人群的学历则为影响其放射工作防护行为落实的危险因素。学历较低的放射工作人员放射防护行为不足的原因可能是相关知识掌握不足,无法正确认知职业防护的方法及重要性,这与现有报道的结论一致[13]。因此加强动物医学放射工作人员业务技能培训、提高其专业知识水平对加强放射防护行为的落实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1] |
罗守冬, 邵洪侠, 马君. 宠物医院发展的现状与趋势[J]. 现代畜牧科技, 2013, 04. |
[2] |
赵良玉, 王冻芝, 周建房, 等. 放射工作人员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的研究[J]. 中国辐射卫生, 2001, 10(3): 174-175. DOI:10.3969/j.issn.1004-714X.2001.03.029 |
[3] |
谢宜凤, 李明言, 贺明军, 等. 电离辐射对放射工作人员细胞遗传学的影响[J]. 中国辐射卫生, 2002, 11(4): 228-229. DOI:10.3969/j.issn.1004-714X.2002.04.020 |
[4] |
刘建立. 小剂量职业照射工作人员染色体畸变分析[J]. 中国卫生检验杂, 2007, 17(6): 1067-1068. DOI:10.3969/j.issn.1004-8685.2007.06.050 |
[5] |
雷宝楠, 张克俭, 董文. 468名放射工作人员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调查[J]. 工业卫生与职业病, 2000, 26(3): 166-167. DOI:10.3969/j.issn.1000-7164.2000.03.014 |
[6] |
Wang JX, Zhang LA, Li BX, et al. Cancer incidence and risk estimation among medical x-ray workers in China, 1950-1995[J]. Health Phys, 2002, 82(4): 455-466. DOI:10.1097/00004032-200204000-00004 |
[7] |
刘荣华. 我国放射性白内障的研究现状[J].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2004, 24(2): 176-177. DOI:10.3760/cma.j.issn.0254-5098.2004.02.038 |
[8] |
张冰沽, 王聪伟, 刘彤桢, 等. 新乡市医用诊断X射线工作人员防护意识及影响因素分析[J].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2004, 24(3): 278-279. DOI:10.3760/cma.j.issn.0254-5098.2004.03.036 |
[9] |
朱来亮, 张庆伟. 医院放射防护问题及其行为干预[J].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1999, 8(2): 441. |
[10] |
刘长安, 贾廷珍, 王文学. 培育健康的辐射安全文化[J].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2002, 22(6): 457-459. DOI:10.3760/cma.j.issn.0254-5098.2002.06.031 |
[11] |
吕仁民, 李贻卓, 张奇. 强化X射线防护意识使CT应用合理化[J].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1997, 17(2): 121-122. |
[12] |
侯传之, 李东, 张秀娥, 等. 医用X射线诊断受检者防护的调查与分析[J]. 中国辐射卫生, 2005, 14(1): 50-51. DOI:10.3969/j.issn.1004-714X.2005.01.030 |
[13] |
王慧, 马京华, 杨荣芳, 等. 手术室血源性职业暴露与职业防护调查[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5, 25(7): 1670-167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