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核医学科
2. Department of Nuclear Medicine of Qilu Hospital of Shandong University
现代医学诊疗技术日新月异, 伴随而来的核医学检查技术与日俱增, 核医学科在达到诊断与治疗目的的同时, 放射性医疗废物日益增多, 也带来了放射性物质的扩散、污染及放射性废物处理等影响医务人员健康和环境污染问题, 二次感染发生率也越来越高[1]。目前放射性医疗废物的处置问题已经成为医院管理中的重大挑战之一, 也逐渐成为社会民众的关注点[2]。本研究以问卷的方式对济南市各大医院的核医学科医务人员进行了放射性医疗废物有关知识的调查, 旨在了解其对于放射性医疗废物管理的认知及态度, 进而对其危害因素进行分析, 以期加强职业安全教育, 制定完善的制度和防护措施, 减少二次污染和辐射损伤, 最大限度地保护医务人员的安全和降低环境污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次调查对象为济南市开设核医学科的6所三级甲等医院的核医学科医务人员, 资料收集采取半结构式问卷, 调查内容分别按照被调查人员的性别、年龄、学历、所属医疗机构、工作年限及职称等进行分类进而进行统计学分析。
1.2 调查方法核医学科人员对放射性医疗废物管理的认知态度调查采用自行设计的半结构式问卷, 内容包括:①相关认知调查:放射性医疗废物的分类, 收集和存放相关专用容器, 放射性医疗废物的交接相关的内容, 放射性有关的针刺伤的应急预案, 职业着装防护, 转移联单制度, 意外事故应急预案及流程等, 本问卷试题均为单选题。②关心程度调查:将关心程度分为2个等级:A级:关心, 认为通过正确地处理诊疗相关的放射性废物, 可有效地减少环境污染, 降低电离辐射, 确保医院环境安全; B级:不太关心, 虽有放射性废物规范化管理的意识, 但对其不够重视, 认为非其自身职责, 持无所谓态度, 认为降低二次污染与己无关, 不关心医院管理。③相关专业知识掌握度调查:共十题, A类正确50%及以上, 为熟悉本专业放射性医疗废物知识。B类正确50%以下, 为不熟悉。本研究中调查问卷要求各入选者以不记名的方式进行当场填写, 填写完毕后统一收回。107份调查问卷全部有效回收。
1.3 统计学处理本研究中所有有关率的比较均采用χ2检验, 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所有数据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处理。
2 结果共计107名核医学科医务人员入选本研究, 其中按工种分, 诊断医生49名(45.8%), 护理人员31名(29.0%), 医技人员27名(25.2%); 按学历分, 研究生或研究生以上34名(31.8%), 本科学历47名(43.9%), 大专学历24名(22.4%), 中专学历2名(1.9%); 按工作年限分, 5年以内23名(21.5%), 5 ~10年28名(26.2%), 10年以上56名(52.3%)。
2.1 放射性医疗废物相关的知晓率调查统计结果(见表 1)表明, 核医学科的医务工作者对放射性医疗废物专业知识总体知晓率为86.9%, 按工种分, 护士为90.3%, 医生为83.7%;医技人员为88.9%。放射性医疗废物种类知晓率为62.6%, 放射性医疗废物法律法规知晓率为52.3%, 包装物或容器警示标识知晓率为96.3%, 交接内容知晓率为97.2%, 转移联单制度知晓率为48.6%, 放射性意外事故应急预案知晓率为85.0%, 工作过程中做好职业着装防护的为93.5%, 针刺伤的应急预案知晓率为34.6%, 正确洗手知晓率为91.6%, 收集储存专用容器知晓率为95.3%。其中不同工种在放射性医疗废物种类、放射性医疗废物法律法规、正确洗手知晓率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而在收集储存专用容器、意外事故的应急预案、相关容器警示标识、相关防护用品、放射性有关的针刺伤的应急预案、交接内容、转移联单制度知晓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果(见表 2)表明, 不同工作年限的核医学科医务人员对于放射性医疗废物管理关心程度不同, 其中关心程度在得A的受调查人员中, 工作年限在10年以上占70%, 5~10年占63%, 5年以下占8.3%,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调查结果(见表 3)显示:不同工种的核医学科医务人员对放射性医疗废物管理相关的专业知识掌握度有所不同。其中护士的专业知识掌握度最高, 占90.3%, 医技人员次之, 占88.9%, 医生最低, 占83.7%,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6, P > 0.05)。
根据本次调查情况, 调查人员的放射性医疗废物知识总体平均知晓率不高, 其中不同工种之间比较, 在放射性医疗废物种类、放射性医疗废物法律法规、正确洗手知晓率有明显差别, 而在收集储存专用容器、交接内容、转移联单制度、个人防护用品、针刺伤的应急预案、意外事故应急预案、包装物或容器警示标识知晓率差别不明显。分析其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①放射性医疗废物法律法规意识淡薄, 监督管理机制不健全; ②标准预防观念思想意识不够重视, 在操作过程中违规操作, 职业防护意识较差等, 如由于手卫生的依从性差, 工作繁忙不能自觉遵守手卫生规范或洗手后二次污染; ③各科室不同工种在医疗垃圾管理中的具体分工不同, 可能护士在其中担有更大的责任, 所以护士在放射性医疗废物种类等方面的认知要高于医生和技师。
根据此调查结果, 相关部门应在采取相应对策以提高从事核医学人员提高放射防护意识和职业素质。①应分级培训, 由感染办专职人员负责, 根据不同的工作岗位、不同的人群, 分层次、有重点地进行培训。②依据已颁布的相关各条例及处理办法, 结合本单位的具体情况, 逐步完善放射性医疗废物管理相关的各项规章制度。③实际工作中做到当日废物当日处理的原则, 严格遵照有关的危险废物转移联单制度。④做好宣教, 进行相关人员的思想行为教育, 及相关职业防范意识的强化, 提高其对于放射性医疗废物处理不当所带来的危险性的认识。确保各岗位的工作人员相互协作、监督, 使放射性医疗废物管理逐步规范化。
3.2 放射性医疗废物管理关心程度本次调查结果显示, 在被调查人员中能够非常重视医疗废物的规范处置, 并认为正确处理诊疗中及诊疗后的医疗废物可有效地降低二次污染和确保医院安全的工作人员仅占33.6%, 其中工作年限10年以上占70%, 5~10年占63%, 5年以下仅占8.3%。由此可见, 医务人员对放射性医疗废物管理关心不够, 尤其是低工作年限的工作人员问题尤为突出。故应提高全员意识, 重点对低年资的医务人员加强培训考核。
3.3 放射性医疗废物专业知识熟练程度原因分析本次调查发现核医学科医务人员专业知识认知较好, 而且不同工种之间的专业知识认知无明显差异。分析其原因可能为所调查人员都为医疗条件较好、综合业务水平较高的三级甲等医院, 医院在专业知识培训及考核方面都比较严格, 各等级的学术交流机会也多, 内容面广, 涵盖不同工作岗位的专业知识, 所以其医务人员有更多的机会及途径增加自己的专业素养。
医疗废弃物在国家危险废弃物的名录中位列第一位[3], 处理不当的医疗废物极易成新的传染源, 进而造成二次污染或者交叉感染。所以医疗废物的管理理应成为医院管理的重中之重[4]。核医学科医务人员作为放射性废物管理的直接参与者与执行者, 其在医疗废物处理环节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故对核医学科相关人员进行放射性医疗废物正确管理相关的意识加强及操作规范化培训有其必要性和紧迫性。医院的相关管理部门应该制定健全的放射性医疗废物的管理制度, 并以此为基础对相关的人员进行思想、意识教育指导, 对操作进行培训, 在实际的日常工作中抓好监督管理制度, 进而最大限度地降低放射性医疗因管理不当引发的医疗事故, 其对于降低环境污染, 减少电离辐射, 确保医务人员及患者与陪护的安全也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1] |
邓志宏, 黄兆慧, 陈小蕙, 等. 武汉地区核医学放射防护现状及存在问题探讨[J]. 中国辐射卫生, 2006, 15(24): 188-190. |
[2] |
吴雅英, 陈赛喜. 医务人员对医疗废物认知程度的调查分析[J]. 吉林医学, 2014, 35(5): 1061-1063. |
[3] |
昊予清.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疗废弃物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8, 8(34): 8414-8415. DOI:10.3969/j.issn.1009-6647.2008.34.086 |
[4] |
陈同姣, 代俊. 医疗废物的分类与管理[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1, 21(19): 398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