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妇女乳腺疾病发生率不断上升并呈年轻化趋势,乳腺X射线摄影作为乳腺疾病影像学检查的公认的首选方法,其受检者辐射剂量日益受到重视[1-2]。鉴于乳腺对电离辐射效应的敏感性,为了着重反映乳房中辐射敏感的腺体组织受照剂量,本文参照国际基本安全标准[3]和国家标准[4]采用乳腺平均腺体剂量(AGD)作为乳腺X射线机所致受检者辐射剂量的表征量。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选取省内7家医疗机构(四家三级医院和三家二级医院) 7台乳腺X射线诊断机(4台乳腺CR和3台乳腺DR)共315个受检者数据(146例乳腺CR数据,其中头尾位投照数据68例,侧斜位投照数据78例; 169例乳腺DR数据,其中头尾位投照数据90例,侧斜位投照数据79例)作为研究对象。每种投照方式均不少于10例受检者。
1.2 方法 1.2.1 仪器Barracuda多功能X射线质量检测仪(测量范围为20 ~ 155 kV),经检定合格且在检定期限内。
1.2.2 调查内容调查并记录受检者基本信息(包括年龄、检查时的乳房压缩厚度)和乳腺X射线诊断机两种投照方式(头尾位和侧斜位)曝光信息(管电压、曝光量、靶/滤过类型、源台距)。
1.2.3 测量入射空气比释动能Ka,i (不含反散射)和半值层HVL调节焦点至乳房支撑台距离使之等于现场记录的曝光时的源台距,将Barracuda多功能X射线质检仪探头置于胸壁侧向内4 cm处,剂量仪探头距支撑台的距离等于实际乳房压缩厚度(无模体,以下简称“乳房压缩厚度”),采用该受检者现场记录的曝光参数实行手动模式曝光,分别测量两种投照方式的Ka,i和HVL。
1.2.4 AGD的计算采用DANCE等[5-6]的研究方法计算,公式为AGD = Ka,i·g·c·s。其中,AGD为乳腺平均腺体剂量,单位为mGy; Ka,i为经过仪器校准因子校准后的入射空气比释动能(无反散射),单位为mGy; g为乳房组成为50%腺体、50%脂肪时对应的转换因子,与辐射的半值层和乳房压缩厚度有关,单位为mGy·mGy -1; c是对不同年龄段不同厚度乳房的修正,分别为50 ~ 64岁和40 ~ 49岁妇女两个年龄段; s是对X射线不同靶/滤过能谱的修正。g、s、c的取值均参考DANCE等[5-6]的研究查表获取,若半值层和乳房压缩厚度在表中未查到采用内插法计算获取,未在50 ~ 64岁和40 ~ 49岁两个年龄段的其他年龄采用最接近的年龄段值。
1.3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对不同体位结果的差异性分析采用t检验,对乳房压缩厚度与AGD的关系采用非参数分析。检验水准α = 0.05。
2 结果 2.1 基本数据分布从表 1可看出受检者年龄、受检时的曝光条件、乳房压缩厚度、Ka,i和AGD分布。其中,乳房压缩厚度均值为4.4 cm,稍低于国际基本安全标准[3]和国家标准[4]给出值4.5 cm。AGD均值为1.62 mGy,远低于国际基本安全标准[3]和国家标准[4]有滤线栅应用时的剂量指导水平3 mGy。
表 2显示在头尾位和侧斜位两种投照方式中,管电压、曝光量、乳房压缩厚度、Ka,i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G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杜翔等[7]研究的结果相同。
通过非参数相关分析,相关性是显著的。从表 3可看出,AGD随着乳房压缩厚度的增大而增大。
本次调查乳房压缩厚度均值为4.4 cm,稍低于国际基本安全标准[3]和国家标准[4]采用的4.5 cm,考虑差异来源主要是不同国家受检者乳房的生理特点所致。AGD均值为1.62 mGy,远低于国际基本安全标准[3]和国家标准[4]有滤线栅应用时的剂量指导水平3 mGy,超过此剂量指导水平的有14例(4.4%),因此有必要在乳腺X射线诊断机更新换代比较快的今天,调查我国乳腺X射线摄影所致受检者辐射剂量,以及时建立适合我国乳腺X射线受检者的医疗指导水平。
从表 3可看出,AGD随着乳房压缩厚度的增大而增大。但由于每组厚度区间内个体数据的分散性大,使不同乳房压缩厚度区间的剂量重叠,这种影响机制还需进一步研究。
3.2 计算方法目前,国内现行的关于乳腺X射线摄影的质量控制标准仅有GBZ 186-2007 《乳腺X射线摄影质量控制检测规范》,但其明确规定不适用于计算机X射线摄影(CR)和数字X射线摄影(DR)的质量控制检测,因此本文采用公认的DANCE等的研究结果计算。但值得商榷的是,DANCE等的研究对象是欧美女性,与中国女性在腺体脂肪比例和解剖学特征等方面的差异难免使我们的测量结果出现偏差。因此,研究制定出针对我国女性的计算方法并依此计算AGD是十分必要的。
[1] |
徐辉, 宛然, 宋鲁新, 等. 乳腺计算机X射线摄影图像质量和剂量最优化研究[J].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13, 29(7): 1197-1201. |
[2] |
俞荣生, 樊根风, 张殷, 等. 乳腺X射线摄影所致患者乳腺受照剂量调查及控制对策[J]. 中国辐射卫生, 2003, 12(3): 159-160. DOI:10.3969/j.issn.1004-714X.2003.03.014 |
[3] |
FAO, IAEA, ILO, et al. International basic safety standards for protection against ionizing radiation and for the safety of radiation sources (IBSS). IAEA safety series No. 115[S]Vienna: 1996.
|
[4]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GB 18871-2002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S]. 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 2002. http://www.csres.com/detail/61776.html
|
[5] |
Dance DR, Skinner CL, Young KC, et al. Additional factors for the estimation of mean glandular breast dose using the UK mammography dosimetry protocol[J]. Phys Med Biol, 2000, 45(11): 3225-3240. DOI:10.1088/0031-9155/45/11/308 |
[6] |
Dance DR, Young KC, Van Eegen RE. Further factors for the estimation of mean glandular dose using the United Kingdom, European and IAEA breast dosimetry protocols[J]. Phys Med Biol, 2009, 54(14): 4361-4372. DOI:10.1088/0031-9155/54/14/002 |
[7] |
杜翔, 王进. 江苏省乳腺X射线摄影医疗照射剂量调查[J]. 环境与职业医学, 2014, 31(2): 109-1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