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照射已经成为公众所受最大的又是不断增加的人工电离辐射来源[1]。其所带来的辐射危害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有关国际组织已将医疗照射防护视为防护的重点, 1994年, 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等6个国际组织共同倡议制订的国际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BSS), 对医疗照射防护提出了全面的要求。ICRP适时提出了参考水平的概念。我国也于2002年建立了各种X射线检查类型的医疗照射指导水平[2-3]。但是医疗照射指导水平不应一成不变, 随着医用辐射技术的不断进步, 必须不断扩大建立诊断性医疗照射指导水平的项目[4], 并应及时修订已有的指导水平以适时推进提高医疗照射的防护最优化水平。还应鼓励各省地市县结合实际, 大力加强各种受检者与患者所受辐射剂量的监测, 积累宝贵资料, 建立适合本地区的有关医疗照射指导水平, 力求不断合理降低平均每次诊断所致受检者剂量[5]。
近年来, 我市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迅猛, 医疗照射的频度迅速上升。为了探索建立我市医疗照射指导水平, 提出改进医疗照射防护的合理化措施, 推进医疗照射防护最优化。我们开展了南平市医疗机构常见放射诊断项目典型成年受检者医疗照射水平的调查。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对全市放射诊疗机构开展的放射诊疗项目的情况进行调查, 对常见的四类放射诊断项目所致典型成年人入射皮肤剂量(entrance skin dose, ESD)进行检测。
1.2 研究方法 1.2.1 监测仪器RD-98剂量仪(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辐射防护与核安全医学所)、标准水体模。
1.2.2 调查方法设计统一调查表对全市开展放射诊疗的部分单位开展放射诊疗的情况进行调查, 了解X射线检查设备(不包括CT机)常见的诊断项目, 调查表由统一培训的调查人员在现场填写。现场利用RD-98开展常见诊断项目典型成年受检者ESD的检测, 采用标准水体模代替典型成年受检者, 每个项目连续测三次, 取平均值记录。
1.2.3 监测项目典型成年人体表ESD。主要包括胸片(AP) ESD、腰椎(AP) ESD、腰椎(LAT) ESD和牙齿(牙根尖周) ESD。
1.3 质量控制检测仪器经中国计量科学院检定合格, 在有效期内。调查人员统一培训, 数据录入两人核对。
1.4 统计学方法Microsoft EXCEL 2003电子表格建立数据库, 应用SPSS 11.5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一般情况本次调查单位157家(占总数的95.7%), 调查X射线机192台(占总数的83.5%), 牙科机10台(占总数的55.6%)。
2.2 结果 2.2.1 常见诊断项目ESD调查结果正位胸片的平均剂量大于全国水平, 腰椎侧位剂量低于全国水平, 经统计学分析, 两者均无显著差异。腰椎(AP) ESD低于全国水平,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 1。
将设备按类别、工作容量、产地、医院级别分类统计各类诊断项目的ESD水平, 并与全国调查水平分别比较。结果见表 2。
根据国际较通行的医疗照射指导水平确定的方法[2], 按照调查资料频数分布的75%分位值确定指导水平。我市四类常见放射诊断项目中, 除胸片外, 其它三项均低于全国指导水平。参考全国指导水平, 我市胸片ESD的合格率较低, 具体结果见表 3。
我市四类典型ESD结果来看, 除腰椎正位的剂量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具有统计学意义), 其余三类典型ESD与全国水平差别并无统计学意义。表明我市医疗照射的防护具备一定的优化水平。进一步的分析可以看出:医院等级对胸片ESD产生较大的影响, 其中三级医院的胸片ESD明显小于全国水平。对于腰椎正位的ESD, 三级医院拍片或使用CR机、进口机拍片都具有较明显的降低剂量的效果, 而DR机拍摄胸片和腰椎正位片并没有显示出降低剂量的优势。拍摄腰椎侧位片时, DR机、进口机、高容量机器有较明显的低剂量优势。因此, 根据拍片的部位, 针对性选择医院、设备对于提高医疗照射防护最优化具有一定的意义。
调查显示:腰椎正位、腰椎侧位和牙根尖周的ESD水平远低于基本标准[3]的指导水平。与基本标准的指导水平相比, 我市胸片的ESD水平合格率较低(62.5%), 还有较大的下降空间。实际上, 受检者体表剂量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 设备条件、投照的条件、人员的熟练程度和习惯都会对受检者剂量水平产生差异。从表 2的比较可以看出, 设备等因素对胸片的剂量的影响并不显著, 而医院的级别(三级以上)对剂量影响较为显著。可能原因在于:三级医院在人员素质、人员专业知识、技能培训、操作规范及影像质量管理完善方面有着较大的关系。
建立医疗照射指导水平的目的是供有关执业医师作为指南使用, 以便当某种检查的剂量超过相应指导水平时, 采取行动改善优化程度, 使在确保获得必须的诊断信息的同时尽量降低受检者的受照剂量, 促进医疗放射事业的健康发展。我市胸片的ESD指导水平高于基本标准的指导水平, 对于达到防护的最优化还有一定的差距。因此, 我市的各级医疗机构应当立足于现有的条件, 进一步加强医疗照射的防护管理, 提高放射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 优化设备投照条件, 强化设备的质量控制管理, 定期对设备进行稳定性和可靠性检测。监督管理部门也应适时加强医疗照射防护的管理与监督, 督促医疗机构严格遵守《医学X线检查操作规程》 [7]、《医用X射线诊断受检者放射卫生防护标准》 [8]、《医疗照射防护要求》 [9]等相关标准规范的要求做好医疗照射防护最优化, 促进医疗照射事业健康发展。
[1] |
UNSCEAR.Sources an defects of ionizing gradiation[R].Newyork: UNSCEAR, 2000.
|
[2] |
朱志贤, 郑钧正, 陈峰, 等. 放射诊断医疗照射指导水平的确定方法[J]. 中国辐射卫生, 2004, 13(2): 83-87. DOI:10.3969/j.issn.1004-714X.2004.02.002 |
[3]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GB18871-2002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S].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 2002.
|
[4] |
ICRP.ICRP Publication Managing Patient Dose in Digital Radiology [R].Oxford: Pergamon Press, 2004.
|
[5] |
郑钧正. 放射诊断的医疗照射指导水平[J]. 中国辐射卫生, 2006, 15(1): 128-131. DOI:10.3969/j.issn.1004-714X.2006.01.092 |
[6] |
岳保荣, 郑钧正, 李述唐. 我国"九五"期间X射线诊断所致受检者体表剂量水平[J].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2000, 20(增刊): S18-S20. |
[7] |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WST 389-2012医学X线检查操作规程[S].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 2012.
|
[8] |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GBZ 16348-2010医用X射线诊断受检者放射卫生防护标准[S].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 2010.
|
[9] |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GBZ 179-2006医疗照射防护要求[S].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 20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