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机床有限公司主要生产CW系列卧式车床及AD系列、CK系列数控车床, 为适应公司快速发展的要求, 调整产品结构, 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该公司决定对原厂整体搬迁, 建设年产1 500台大型精密数控车床项目。为了预防、控制、消除职业病危害, 受该公司委托, 对该建设项目进行了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1 内容与方法 1.1 评价范围与内容评价范围以建设项目实施的工程及相应的公用工程和辅助设施为准, 主要针对试运行期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及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和职业卫生管理措施进行评价。评价内容主要包括选址、总体布局及设备布局的合理性、建筑卫生学、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分布、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程度、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及效果、辅助用室、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职业健康监护、职业卫生管理措施及落实情况等。
1.2 评价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办法》、《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规范》、《高毒物品目录》、《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技术导则》等作为评价的主要规范、标准依据[1-5]; 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作为基础依据。
1.3 评价方法通过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职业卫生检测、职业健康检查等方法收集数据和资料, 并结合职业病防护设施、个人职业病防护水平, 对试运行期间作业人员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水平及职业健康影响进行评价。依据国家有关职业卫生标准和规范, 采用检查表法逐项检查建设项目职业卫生相关内容与国家标准、规范的符合情况; 评价选址、总体布局和设备布局, 评价职业卫生管理措施等。
2 结果 2.1 生产工艺流程该项目来料床身等铸造件经切、削等机械加工后送往涂装车间进行喷漆, 钣金件进行喷粉, 最后送至装配车间装配成成品出售。涂装生产工艺流程:拆件→清洗、整理→刮头道腻子→烘干→打磨→刮二道腻子→干燥→打磨→喷底漆→烘干→冷却→喷头道、二道面漆→精整→拆件还原→定牌→装箱。
2.2 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识别该项目生产环境及劳动过程中存在或产生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有粉尘(其他尘、电焊尘、砂轮磨尘)、苯及苯系物、噪声、一氧化碳、紫外辐射。
2.3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 2.3.1 粉尘对8个接触粉尘工种作业工人进行粉尘浓度检测, 其中大件喷漆、成品喷漆2个工种作业工人接触粉尘浓度超过国家职业接触限值。CTWA范围为1.3~ 6.2 mg/m3, CSTEL范围为1.0~23.7 mg/m3。见表 1。
对喷漆车间大件喷漆、成品喷漆、包装、天车、定牌等5个工种作业工人进行苯、甲苯、二甲苯浓度检测, 结果显示大件喷漆、成品喷漆作业工人接触苯浓度超过职业接触限值。对钣金车间工作场所的一氧化碳进行检测, 结果显示作业工人接触一氧化碳浓度低于职业接触限值。见表 2。
对10个接触噪声的工种进行噪声等效声级测定, 接触个体噪声强度为69.0~84.2 dB (A), 作业工人接触的8h等效声级均未超过职业接触限值的规定。见表 3。
对接触粉尘、毒物、噪声等职业病危害因素的213人进行职业健康检查, 按照《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根据不同工种接触不同职业病危害因素制定体检项目, 包括内科常规检查、五官科、血常规、尿常规、血清ALT、心电图、后前位X射线高千伏胸片、肺功能、电测听等, 发现慢性苯中毒1例。
2.5 职业病防护设施 2.5.1 防尘腻子打磨、喷粉、喷漆室采用上送风、下抽风形式, 喷漆、喷粉时送自然风, 需烘干时送暖风(送暖风时循环不外排), 并在排风系统设置活性炭纤维吸附有机废气。喷漆车间屋顶设置送风系统, 车间墙壁上安装排风扇。钣金车间砂轮机、电焊处设局部风扇除尘。金切车间安装有空调通风换气。尘源地点的工作人员采用佩戴防尘保护用品。喷漆车间采用抽风机除尘效果较差, 除尘设施不足, 导致喷漆工接触粉尘浓度超标。
2.5.2 防毒喷漆车间屋顶设置送风系统, 车间墙壁上安装排风扇。设置活动喷漆房, 大件在喷漆房内喷漆。钣金车间砂轮机、电焊处设局部风扇通风, 加速空气的流通速度, 利于产生的一氧化碳的排出。喷漆车间采用地抽风排毒效果不理想, 大件在活动喷漆房喷漆虽减少了毒物扩散, 但喷漆房无排毒设施, 作业工人持喷枪人工喷漆, 导致喷漆工接触苯浓度超标。
2.5.3 防噪声采暖通风、动力、给排水、电气设备选用性能可靠的低噪声设备或振动小的设备; 机床选用优质、高效、低噪声机床。对振动大的设备在主体与基础之间安装减振装置, 如锻锤试车加装隔震垫。产生噪声较大的喷漆枪单独设置在喷漆车间厂房内, 砂轮机集中设置在钣金车间。
2.6 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该公司按照不同岗位需要为工人配备了相应的个人防护用品, 如防尘口罩、防毒口罩等, 基本能满足粉尘、毒物等的防护要求。并制定了《劳防用品管理规定》, 规定了职业病防护用品的配置发放标准, 劳动防护用品使用部门负责监督操作工现场的合理使用劳动防护用品情况。调查中发现该公司接触粉尘的电焊工、磨工未配备防尘口罩, 所有接触噪声的工种均未配备防噪声耳塞。
2.7 辅助用室建设项目设有办公室、控制室、休息室、男女卫生间、男女浴室、分析室、会议室等辅助用室。其配置数量符合《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要求。
2.8 职业卫生管理公司制定了防尘、防毒、防噪声规章制度与操作规程, 制定了职业病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职业卫生管理制度、职业健康监护制度, 建立了职工健康监护档案、职业卫生档案。工作场所设置了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6]。制定有职业病危害事故的应急救援预案。
3 讨论 3.1 评价通过对该公司的职业卫生现场调查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及职工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分析, 该项目选址、总体布局、生产工艺和设备布局、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应急救援措施、职业卫生管理等方面基本符合标准要求。试运行期间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人员健康状况良好, 职业病防护设施基本完善, 能有效减少职业病危害因素对作业工人健康的损害。从检测结果来看, 粉尘、毒物部分检测点浓度超过有关国家卫生标准, 其控制效果并不理想。该建设项目需进行职业病防护措施整改后再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申请竣工验收。
3.2 建议完善职业病防护设施、保证其正常运行。该项目的防尘、防毒设施应进一步加强改进。工作场所周围粉尘及时清理打扫, 防止二次扬尘。喷漆车间应采取有效措施, 加强设备自动化、密闭化, 改进通风换气设施。喷漆工建议佩戴送风头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安全制度。按需发放符合要求的个人防护用品, 加强培训, 并督促工人正确使用。所有接触噪声的作业工人均应配备防噪声耳塞, 接触粉尘的电焊工、磨工应配备防尘口罩。对本次检查过程中发现的1例慢性苯中毒者应调离原接触苯作业岗位。
[1] |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GBZ 1-2010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S].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0. http://www.csres.com/detail/210431.html
|
[2] |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GBZ 2.1-200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 化学有害因素[S].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7. http://www.csres.com/detail/189671.html
|
[3] |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GBZ 2.2-200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2部分: 物理因素[S].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7. http://www.csres.com/detail/189670.html
|
[4] |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GBZ 159-2004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S].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 http://www.csres.com/detail/121066.html
|
[5] |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GBZ/T 197-2007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技术导则[S].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7. http://www.csres.com/detail/189689.html
|
[6] |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GBZ 158-2003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S].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 http://www.csres.com/detail/121158.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