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在上消化道钡餐检查的实践中, 发现瀑布胃患者做双膝伸直、双手指尖触脚尖深鞠躬式弯腰动作, 反复几次后, 滞留于胃底的造影剂便瞬间排出, 患者饱胀的感觉也顿然消失。由此可得出结论:弯腰体位可促进胃排空, 减轻瀑布胃不适感的程度。尽管现代医学影像成像技术发展很快, 但数字胃肠在诊断消化道疾病方面仍具有其不可替代的优越性。瀑布胃患者口述他们平素饭后休息时喜欢俯卧或右侧卧位, 这与借助于相关体位来改变胃排空速度的变化不谋而合。遗憾的是当今有关瀑布胃的文献甚少。在这方面, 放射科医师已经做了有益的探索, 帮助临床医师认识瀑布胃及其引起的症状, 从而为对应治疗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01年1月~2012年1月聊城市肿瘤医院放射科接诊的115例"瀑布胃"患者, 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8例, 其中男19例, 女39例; 年龄16~74岁, 平均53岁; 合并返流性食管炎者11例, 球部溃疡者2例, 胃窦炎4例; 病程2月~20 a。对照组57例, 其中男21例, 女36例; 年龄12~76岁, 平均49岁; 合并返流性食管炎者9例, 球部溃疡者1例, 胃窦炎2例, 食管憩室1例; 病程1~18a。115例患者具有类似的临床症状:少量进食后上腹部饱胀、嗳气、返酸或食道异物感, 症状持续存在或反复发作。
1.2 影像学检查115例均行数字胃肠检查, 吞服200%硫酸钡混悬液150 mL, 在透视下立位及卧位多轴位观察, 采集多幅图像。X射线均见:胃体上部上翻, 胃底向后下倒垂, 食管前庭段下移、拉长, 胃泡甚大, 胃体较细小。患者服钡剂后, 立位做深鞠躬式弯腰或右侧卧位或俯卧位, 则钡剂不再存于胃底, 而顺势由胃底流出经幽门排空, 见图 1。
在患者知情同意的情况下, 告知饭后不要即刻卧床, 要适度活动, 或做几次双手触脚尖深鞠躬式弯腰, 或饭后适当用力, 推压胃部向下, 叩击足三里穴(双侧), 按说明剂量口服吗丁啉, 健胃消食片, 一日三次, 14日为一疗程。
1.3.2 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 内服举元煎加味。处方:红参15 g, 黄芪30 g, 炙甘草6 g, 升麻12 g, 白术18 g, 附子9 g, 枳实30 g。水煎服, 一日一剂, 早晚分服, 14剂为一疗程。
1.4 疗效观察用药前及用药结束后一周分别对上腹饱胀, 嗳气, 疼痛, 返酸, 恶心, 呕吐和食道异物感等症状评分, 0分:无症状; 1分:患者在提示下意识到症状的存在; 2分:患者可意识到症状存在, 但正常活动未受限; 3分:患者意识到症状存在, 正常活动受限。
根据文献[1]标准规定, 显效:治疗后症状基本消失(>90%), 胃完全排空时间 < 2.5 h。有效:治疗后症状减少90%~60%, 胃完全排空时间2.5~3 h; 无效:治疗后症状减少 < 60%, 胃完全排空时间>3 h。
1.6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 组间均值比较采用t检验。
2 治疗结果治疗组1例, 对照组2例未完成疗程。所有完成疗程者, 均未发现明显不适和毒副反应。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 1。
治疗14日后, 再行X射线钡餐透视, 发现治疗组大部分胃的形态已接近正常, 胃底部液平消失, 而对照组仍有液平存在。
两组治疗前后PASI评分比较见表 2, 两组治疗前PASI评分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表明两组治疗前病情相近, 具有可比性。两组治疗后PASI评分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 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钡餐透视为消化道疾病的首选检查方法, 尤其是对胃肠整体形态的观察, 更是一目了然。临床上很多胃肠道疾病是靠X射线钡餐透视, 通过观察其形态、轮廓、位置的改变来明确诊断的。胃的基本形态为囊袋状, 大致形态分为牛角型、无力型、中间型、瀑布型[2]。瀑布型胃又称不完全性胃扭转, 临床上皆被当做功能性消化不良处理, 久治不愈患者因此失去治疗的信心。它属于中医学"胃反"或"胃呆"范畴[3], 其病因病机主要与脾气不足, 食滞胃脘有关。中气虚馁, 脏器下垂, 则气机升降失常; 胃失腐熟水谷, 则受纳减少, 故稍进饮食, 即觉上腹饱胀, 有食道异物感; 脾失健运, 则清气不升, 浊气犯上, 故见嗳气、返酸、恶心、呕吐; 食积中焦, 故疼痛时作。现代医学认为:胃贲门和膈肌之间有胃-膈韧带, 胃小弯和肝之间有胃-肝韧带, 胃大弯和脾之间有胃-脾韧带, 胃和横结肠之间有胃-结肠韧带[4]。胃在腹腔内的正常解剖位置就是借助这些韧带的平衡牵拉而固定的。一旦胃-肝和胃-结肠韧带相对松弛, 胃就会在其余韧带的较强牵拉下发生不完全性扭转, 而形成瀑布胃。随着年龄的增加和劳动强度的加大, 瀑布胃的功能局限会越来越突出。
正常情况下, 胃底充满空气, 可是在瀑布胃患者, 吞咽下的饮食首先将下垂的胃底充满, 该处的食糜又必须克服阻力才能逆行进入胃体再通过幽门排空。治疗瀑布胃靠增加胃动力仅属治标, 而增强相关韧带的收缩功能则属治本。方中红参益元气而固脱; 黄芪补气, 善于升举阳气, 治疗脏器脱垂; 白术为补脾益气, 促进运化的要药; 升麻升举脾胃清阳之气; 附子味甘大热, 上助心阳以助血脉, 下补肾阳以益火, 为回阳救逆第一品药。《雷公炮制药性赋》曰:"附子疗虚寒翻胃, 壮元阳之力"; 枳实苦辛微酸微温, 行气消痞, 散结消痰, 亦治脏器下垂, 共奏益气升提之功效。举元煎加味有可能通过降低消化间期Ⅲ期(MMC)的缺失率, 提高血浆胃动素(MTL)浓度, 或通过增加胃肝和胃结肠韧带的紧张度而使部分胃恢复正常解剖位置, 消除或克服瀑布胃的不利影响。
[1] |
吴云林. 功能性胃肠疾病诊断标准[J]. 新消化病杂志, 1996, 4(11): 650. |
[2] |
荣独山. X线诊断学[M]. 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 58.
|
[3] |
中医研究院, 广东中医院. 中医名词术语选择[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73: 364.
|
[4] |
武汉医学院, 上海第二医学院. 外科学[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79: 4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