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剂量监测是获得放射工作人员受照剂量水平的有效手段, 是评价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状况和工作场所防护状况的重要依据, 同时也可根据监测数据的分析, 为放射性疾病的诊断、卫生标准的制定提供重要的剂量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449号《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和卫生部第46号令《放射诊疗管理规定》等规定, 放射工作人员应进行个人剂量监测, 我们对2008-2012年昆山市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 以发现危害比较严重的工种, 为以后放射工作的管理重点提供依据。
1 材料和方法 1.1 仪器设备FJ 427A1型热释光个人剂量仪, FJ- 411B型热释光退火炉, TLD 400个人剂量计。
1.2 监测对象昆山市内所有从事放射工作的医务人员及工人。放射工种主要为医用X射线诊疗、核医学、工业用衍射仪、工业用X射线探伤及工业用同位素等。
1.3 监测方法个人剂量监测委托由苏州大学放射医学研究所承担, 由专人负责, 并严格按照《职业性外照射个人监测规范》(GBZ 128-2002)要求进行监测, 监测周期为3个月, 每年监测4次, 以每年4次剂量之和作为年剂量进行统计分析。个人佩戴的剂量计由用人单位定期到检测机构交旧领新。
1.4 质量控制所用仪器定期经计量部门校准, 并验收合格。同时制定严格的操作规程, 对测量过程中出现的超过剂量限值者, 及时进行异常调查, 并纠正虚假数据, 保证真实性。
2 监测结果 2.1 不同年份个人剂量监测结果(表 1)从表 1可以看出, 2008-2012年共监测6 877人次, 5年集体剂量当量为3 640.81 mSv·人, 人均年剂量当量平均值为(0.53 ± 0.02) mSv/a。年剂量当量在5~20 mSv的人数有26人, 占总监测人次数的3.7%;超过20 mSv的人数有3人(根据国家标准, 任何一位职业照射人员的年平均有效剂量不得超过20 mSv[1]), 占总监测人数的0.04%;人均年剂量当量小于5 mSv的人数为6 848人, 占总监测人数的99.57%。2010年的人均年剂量最高且与其他年份比较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2.2 不同工种的放射工作人员数(表 2)从表 2可以看出, 2008-2012年昆山市从事核医学、工业X射线探伤作业及工业用同位素的放射工作人员人数相对稳定, 从事工业用衍射仪的工作人员数逐渐增多, 这与我市电子行业的飞速发展有关; 从事医用X射线诊疗的人数在2012年度有了明显上升, 这与我市近年来民营医疗机构的蓬勃发展有很大的关系。
2.3 不同工种放射工作人员的个人剂量监测结果(表 3)从表 3可以看出, 从事工业X射线探伤作业的放射工作人员, 其人均年剂量当量相对较高, 且与其他工种比较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其他岗位作业者的人均年剂量当量较低。虽然医用X射线诊疗的放射防护设施日趋完善, 对放射防护的监督管理越来越严格, 但是仍然发现一些受检者的年剂量当量较高, 超过15 mSv/a的有6人, 超过20 mSv/a的有3人, 分析原因可能是因为介入放射学在临床中的大量应用, 且作业时间较长, 导致X射线诊疗工作者人均年剂量当量较高, 因此加强介入操作者的防护和管理成了重中之重。另外, 不排除部分佩戴剂量计不规范甚至作弊, 以及部分材料或者检测条件造成的偶然误差。
3 讨论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是落实国家放射防护法律法规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在监测工作中要认真做好质量控制工作, 以保证剂量监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昆山是新兴的工业城市, 其中尤以电子行业的发展较为迅速, 从事工业用衍射仪的工作人员也在逐年上升。而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其中放射卫生工作人员数量也有了快速的增长, 从监测人数上看也在逐年增加, 因此放射卫生的工作的越来越具有重要性, 这就需要相关部门从行政许可、日常管理和宣传教育等多方面入手, 做好放射卫生工作。
从放射工作的种类来看, 从事X射线探伤的放射工作人员的剂量监测结果均较高。这与路鹤晴等[2]的报道相一致, 可能是因为探伤使用的X射线条件较高, 而且与医疗机构比, 多数机房防护条件相对较差, 还有部分到施工现场操作, 导致屏蔽防护更加简陋, 如果在距离防护和安全操作方面未能合理安排的话, 也可导致人员暴露量增加, 即个人剂量监测值偏高。因此必须加强工业探伤防护的监督监测工作, 加强人员培训, 提高防护意识和自身素质, 特别是流动性野外作业, 更应加强距离防护, 利用现场现有屏蔽降低剂量水平。
从时间分布上来看, 医疗和工业放射工作场所个人剂量均逐渐降低, 与张殷等的结论一致[3, 4], 同时监测结果明显低于张殷和菅杰丽[5]的结果。监测结果的这种趋势可能与以下两个方面原因有关, 首先随着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使用单位的防护意识的提高, 隔室防护、远距离防护、屏蔽防护和连锁装置等硬件设施都有了较为明显的改善, 随着宣传教育的普及, 以及放射卫生工作中的实时宣传, 社会整体防护状况有明显的改善; 其次, 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意识逐渐在加强, 使用防护设施和防护用品的自觉性明显加强。
目前电离辐射作为严重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一种, 也是环境影响因素之一, 我国目前的安监、卫生、环保分别管理不同方面的管理方式, 导致出现了管理上的部分重复和部分缺失的混乱现象, 且不同地方还有不同的管理模式, 对许可、日常监管、日常监测等方面工作管理上的问题可能将会影响到放射工作人员受照射程度, 即个人剂量的结果。因此建议国家应有一个合理的管理模式, 避免目前这种问题。而从昆山市近几年的监测情况看, 从事工业用衍射仪及医用X射线诊疗的人数逐渐增多, 也将是以后我市放射卫生管理和监测的重点。
[1] |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GB 18871-2002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S].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 2002.
|
[2] |
路鹤睛, 沈耀芳, 陈丽芳, 等. 上海市部分放射工作人员外照射个人剂量水平分析[J]. 环境与职业医学, 2006, 23(5): 421-425. |
[3] |
樊根凤, 张殷. 苏州市工业X射线工作人员个人剂量分析[J]. 江苏预防医学, 2006, 3(1): 48-49. DOI:10.3969/j.issn.1006-9070.2006.01.029 |
[4] |
张殷. 苏州市区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分析[J]. 中国辐射卫生, 2006, 12(4): 446-447. DOI:10.3969/j.issn.1004-714X.2006.04.033 |
[5] |
菅杰丽, 于志军. X射线探伤机生产人员外照射剂量当量监测结果与分析[J]. 无损探伤, 2004, 4(2): 25-28. DOI:10.3969/j.issn.1671-4423.2004.02.0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