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X射线影像学技术的发展, 床旁X射线摄影已作为一种常规诊疗手段, 在各医院得到广泛应用。但是随着公众对辐射防护意识的增强, 如何在确保诊疗需要前提下, 尽可能的减少辐射对公众的危害, 就成了突出问题。为此我们对床旁摄影过程中应用距离防护与屏蔽防护对于降低散射线的剂量进行实验, 分析其效果与可行性。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Mobile DaRt Evlution型移动DR X射线床旁机(岛津公司, 日本), DR.CXDI ~ 70c wireless无线DR板(Canon公司, 日本); JB 4000型X - γ辐射仪:由上海精博工贸有限公司制造, 测量范围为0 ~ 200μSv /h; 非均匀胸部体模: RNA - 100, 侧面厚度18 cm; 移动式铅屏风:高200 cm、宽110 cm、厚2 cm, 铅当量为1 mmPb; 实心砖墙(厚度约25 cm)、轻钢龙骨墙(厚度约10 cm)。
1.2 方法用高度为50 cm木箱模拟病床, 放置于长约14.7 m、宽约4.6 m房间内。将无线DR板平放置于木箱上, 体模以前后位水平放置于DR板上, DR板上缘超出体模肩部3 cm。照射野为35 cm × 43 cm, 摄影距离为110 cm, 摄影条件为79 kV、3.2 mAs, 中心线对准第六胸椎水平垂直入射。由于有关研究表明:不同角度和位置的散射线分布不均匀, 球管两侧散射线剂量比前后散射线剂量大, 而且球管存在足跟效应, 即阴极侧X射线强度比阳极侧高[1]。因此为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与一致性, 我们将辐射剂量仪放置于管球阴极侧进行测量。具体操作为:将辐射剂量仪放置于管球阴极侧进行测量。辐射剂量仪先后放置于距体模0.5 m、1 m、2 m、3 m、5 m、10 m处, 高度为离地面70 cm, 对体模进行三次曝光, 记录辐射剂量仪测得的散射线剂量值, 并取平均值; 利用上述方法, 只将辐射剂量仪置于移动铅屏风后, 分别测量各距离点屏蔽防护后的散射线剂量值, 并加以计算。
采用相同扫描条件和测量方法, 将木箱与体模放置在长约5.4 m、宽约3.6 m的病房内, 该病房左、右两面墙体建筑材质分别为实心砖墙(厚度约25 cm)、轻钢龙骨墙(厚度约10 cm)。先后将被照体以离墙50 cm宽度, 平行放置于左、右两面墙旁, 将辐射剂量仪置于墙后, 高度离地面70 cm正对拍摄区域。床旁机球管阴极侧对准墙体, 摄影参数不变, 分别进行三次曝光, 各测得两种不同建筑材质墙体对散射线屏蔽后的数值, 并加以计算。
2 结果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得出: ①散射线剂量随测试距离增大而降低。相同距离, 有铅屏风屏蔽防护时, 所测得散射线剂量远低于无屏蔽防护(表 1)。散射线探测本底值为0.07 μSv /h。为明确显示应用屏蔽防护前后的剂量差别, 我们根据表 1所得数据绘制出有、无铅屏风屏蔽的散射线剂量曲线图(图 1)。②两种不同建筑材质墙体对散射线的屏蔽效果相差很大(表 2), 砖墙后所测得散射线剂量近似于本底值, 为0.09 μSv /h, 而轻钢龙骨墙后的散射线剂量高达6.68 μSv /h。
从表 1和图 1可以明显看出: ①物体距离照射源越远, 所接受的散射线剂量值越低。X射线对周围空间产生的剂量率随距离增加而降低。X射线束似点状源, 剂量率与距离的平方呈反比, 即距离增加一倍, 受到照射的剂量率减少到原来的四分之一。因此, 人体离X射线越远, 照射量率越低, 在相同时间内受到的照射量也越小[3]。从而证明在床旁摄影过程中合理应用距离防护对降低辐射危害方法可行。②相同距离, 有、无屏蔽防护所测得的散射线剂量有着明显差别, 这说明应用屏蔽防护是重要的降低辐射剂量方法, 且效果也最为明显的。从数据上还可以得出随着铅屏风与照射源之间的距离增加, 所测得的剂量也随之下降。这说明在实际操作中, 应用屏蔽防护与距离防护是相互关联的, 防护效果是可叠加的, 即将铅屏风摆放置距照射源合理的距离, 可以提高防护效果。
在实际摄影过程中, 在没有良好防护设备时, 如何就地取材, 选择更加有效的屏蔽设施就显得尤为重要。同样是一个房间, 墙体的建筑材料不同, 所得到的屏蔽效果也大相径庭。这就需要我们在摄影准备工作时多注意观察周围环境, 从而选择最有效的防护方法, 将辐射危害降到最低。
最后, 通过实验证明在数字床旁X射线摄影过程中, 屏蔽防护是最重要的降低散射线的防护措施, 同时辅以适当的距离防护, 对于进一步降低散射线的剂量能够起到一定的叠加效果。
[1] |
马延洪, 马欣, 付建国, 等. X射线物理与防护[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8: 27-61.
|
[2] |
李成荣, 陈光文. DR床旁摄影辐射剂量分布规律的研究[J]. 放射学实践, 2012, 27(10): 1132-1134. DOI:10.3969/j.issn.1000-0313.2012.10.024 |
[3] |
余建明. 医学影像技术学[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4: 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