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南海海域一直有多家海上石油勘探公司从事海上开采石油活动, 他们的工作需要应用到241Am-Be中子源、226Ra和137Cs等放射源, 因此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可能受到中子和γ射线的混合照射, 对这些人员的个人剂量监测必须使用能分别测量中子剂量和光子剂量的鉴别式个人剂量计, 广东省没有开展中子个人剂量监测机构, 从1999年起由北京蓝道尔个人剂量监测室提供这种剂量计对南海石油测井放射工作人员进行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现把南海石油测井放射工作人员2004~2009年的个人剂量监测资料整理分析。
1 仪器和方法 1.1 剂量计2007年7月以前应用Z胸章个人剂量计进行监测, 它包含1片CR-39和3片不同过滤的基金项目:广东省医学科研基金项目(A2011047)作者单位: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 广东广州510300作者简介:麦维基(1965~), 男, 广东南海人, 副主任技师, 主要从事放射卫生防护工作。TLD-700, 对X、γ射线的测量范围0.1 mSv~10 Sv; 2007年7月起改为IZ剂量计, 它由4片AL2O3: C光释光元件和1片CR-39构成, 对X、γ射线的测量范围0.01 mSv~10 Sv。两种剂量计对中子的测量范围都是0.2 mSv~250 mSv。
1.2 监测周期和剂量计发放、回收每年监测4个周期, 每个监测周期为3个月, 剂量计准备和测读由北京蓝道尔个人剂量监测室负责, 并提供监测报告, 广东省职防院负责剂量计的管理、发放及回收。
2 结果与分析南海石油测井放射工作人员受照剂量包括两部分, 即中子剂量和γ剂量, 表 1列出的是两种射线贡献的总剂量。根据个人剂量监测规范[1], 受照剂量低于最低探测水平(MDL)时用1/2 MDL表示。
![]() |
表 1 2004~2009年南海石油测井放射工作人员受照剂量水平 |
从2004年至2009年共监测551人次, 6年监测结果Hp(10)、Hp(3)和Hp (0.07)的人均年受照剂量均为0.63mSv, 集体剂量当量分别为346.51人·mSv、347.80人·mSv和348.11人·mSv。
从表 1看到, 每年Hp (10)、Hp (3)、Hp (0.07)的人均年剂量均比较接近。
表 2显示石油测井放射工作人员人均年受照剂量水平在0.55~0.66 mSv, 全部人员的年受照剂量均小于5 mSv, 个人最大年受照剂量为3.33 mSv, 最小年受照剂量低于最低探测水平(4个周期的监测结果均低于MDL)。6年共监测551人次, 总的人均年有效剂量为0.63 mSv, 这个结果低于广东省核电站维修人员在2006~2007年间的人均年受照剂量值(1.68 mSv)[2]、2004年我国油气田测井放射工作人员的人均年剂量(2.14 mSv)[3]和河南省2008年油田测井放射工作人员平均年有效剂量(1.28 mSv)[4]。
![]() |
表 2 2004~2009年南海石油测井放射工作人员受照剂量频数分布及人均年剂量 |
2004~2006年约80%的工作人员年剂量低于MDL, 2008~2009年只有10%左右工作人员的年剂量低于MDL。6年中年剂量低于MDL共有229人次, 占41.6%。
在2004~2009年的监测结果中, 只有6人次检出中子受照剂量, 受照剂量范围0.14~0.90 mSv。
3 讨论根据个人剂量监测规范[1], 受照剂量低于最低探测水平(MDL)时用1/2 MDL表示, 由于在不同时段所用剂量计的灵敏度不同, 用1/2 MDL表示的年剂量值也是不同的, 2004~2006年为0.60 mSv, 2007年为0.52 mSv, 2008~2009年为0.44 mSv。所以虽然这几年南海石油测井放射工作人员人均年受照剂量都在0.60 mSv左右, 但是由于用1/2 MDL表示的年受照剂量值在2007年后有所降低, 因此2008年后放射工作人员的年受照剂量值是增加的。
2004~2006年监测结果中有80%的人员一年4个监测周期结果均低于MDL, 2007年为46.8%, 2008和2009年下降至10%, 主要原因是与使用剂量计的灵敏度有关, 2007年7月以前使用Z胸章个人剂量计进行监测, Z胸章个人剂量计对光子的MDL为0.1 mSv; 2007年7月起改为使用IZ剂量计, IZ胸章个人剂量计对光子的MDL为0.01 mSv, 2007年7月后使用的剂量计对光子探测灵敏度提高了, 对较低的γ受照剂量也能检测出来, 因此造成年受照剂量低于MDL的人数有所减少。其次是由于工作量和防护状况的变化等引起工作人员受照剂量增加。
中子受照剂量检出率较低, 主要是因为南海石油测井公司对中子源的防护管理措施落实得比较好, 另外与所使用的剂量计灵敏度较低(CR-39的MDL为0.2 mSv)有关。
从监测结果表明, 南海石油测井放射工作人员受照剂量水平较低, 远低于放射工作人员的年受照剂量调查水平(5mSv)[1], 野外作业情况下能将受照剂量保持在较低水平, 说明他们在日常放射防护工作方面做得较好。
[1] |
GBZ 128-2002, 职业性外照射个人监测规范[S].
|
[2] |
麦维基, 曾锡慎, 刘小莲, 等. 核电站维修人员的受照剂量水平[J]. 中国辐射卫生, 2011, 20(2): 175-176. |
[3] |
张伟军, 李俊雯, 冯玉水. 2004年我国部分油气田测井公司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及分析[J]. 中国辐射卫生, 2007, 16(3): 300-301. DOI:10.3969/j.issn.1004-714X.2007.03.024 |
[4] |
田崇彬, 胡传朋, 程晓军. 2008年某油田测井公司辐射水平调查分析[J]. 中国辐射卫生, 2010, 19(1): 48-4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