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解某医院放射卫生防护情况,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卫生部《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管理规定》、《放射诊疗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要求, 我们对某医院高频胃肠X射线机、美国双排CT机、菲利浦DR性能及机房进行了放射防护性能监测。并对该院12名放射工作人员进行了个人剂量监测, 现报告如下。
1 仪器和方法 1.1 使用仪器X射线监测用FJ-347A型X、γ剂量仪、JB4000A型X、γ剂量仪。个人剂量监测用热释光计量仪, 读出器为RGB-3B(北京防化研究所), 退作者单位:安阳市卫生监督中心, 河南安阳455000作者简介:汪润华(1965~), 男, 副主任医师, 主要从事卫生监督工作。火炉为Ⅴ型精密退火炉(北京海洋博创辐射防护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探测器为LiF(Mg, Cu, P)。玻管, 圆片, 粉末。
1.2 监测方法X射线监测按照《医用X射线诊断卫生防护监测规范》 (GBZ 138-2002) [1], 《医用X射线CT机房的辐射屏蔽规范》 (GBZ/T 180-2006) [2]要求进行监测, 依据GB 18871-2002[3]、GBZ 130- 2002[4]进行评价。个人剂量监测按照《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方法》 (GB 5294-85) [5]和《职业性外照射个人监测规范》 (GBZ 128-2002) [6]进行监测, 全年共监测4次, 监测周期为3个月。
2 监测结果 2.1 X射线监测结果
![]() |
表 1 机房外相关位置处空气比释动能率(μGy /h)监测结果 |
![]() |
表 2 漏射线辐射水平监测结果(mGy /h) |
![]() |
表 3 CT机房辐射场监测结果 |
该院12名放射工作人员年龄在21~49周岁, 男9名, 女3名, 人均年剂量当量在0.69~1.3 mSv之间, 平均值为1.02 mSv。
3 结果分析从表(1, 2, 3)可以看出胃肠X射线机、美国双排CT机、菲利浦DR性能及机房放射防护性能监测结果, 基本符合GB18871-2002、GBZ130-2002相应条款的要求。放射工作人员人均年剂量当量在0.69~1.3 mSv之间。平均值为为1.02 mSv, 略低于商丘市2008年人均年剂量当量(1.88mSv) [7]。
该医院为一中型综合性医院, 近几年得到较快的发展, 特别是配置了菲利浦DR、双排CT机以后医院内部进行了改造, 放射工作人员也由原来的2人发展到现在的12人。多年来每年都对该单位射线装置进行防护监测, 且开展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率为100%。但是由于客观条件限制, 机房面积略低于国家标准规定, 飞利浦DR机房面积为20 m2、双排CT机房面积为28.8 m2。国标: "机房应有足够的使用面积, 新建X射线机房, 单管头200 mAX射线机机房应不小于24 m2, 双管头的宜不小于36 m2, X射线CT机房面积一般应不小于30 m2[8] "。胃肠X射线机房无防护门安全连锁装置, 通风设施不能正常运转未及时检修, 双排CT机未配置工作场所辐射报警仪等多项防护工作急需改善。
4 建议① 定期对放射工作人员进行放射防护培训和职业健康检查。②保持对放射工作人员开展个人剂量监测工作, 发现异常情况及时进行调查。③菲利浦DR、双排CT机工作场所配备辐射报警仪并保持正常运转。④所有X射线机安装防护门安全连锁装置和通风设施, 且保持正常运转。
[1] |
GBZ138-2002, 医用X射线诊断卫生防护监测规范[S].
|
[2] |
GBZ/T180-2006, 医用X射线CT机房的辐射屏蔽规范[S].
|
[3] |
GBZ130-2002, 医用X射线诊断卫生防护标准[S].
|
[4] |
GB18871-2002, 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S].
|
[5] |
GB5294-85, 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方法[S].
|
[6] |
GBZ128-2002, 职业性外照射个人监测规范[S].
|
[7] |
王书超. 商丘市放射工作人员进行了个人剂量监测水平分析[J]. 中国辐射卫生, 2010, 19(2): 160-161. |
[8] |
GBZ165-2005, X射线计算机断层摄影放射卫生防护标准[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