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辐射卫生  2013, Vol. 22 Issue (1): 91-93  DOI: 10.13491/j.cnki.issn.1004-714x.2013.01.035

引用本文 

张钦富, 楚彩芳. 核医学科改扩建项目的放射防护检测与评价[J]. 中国辐射卫生, 2013, 22(1): 91-93. DOI: 10.13491/j.cnki.issn.1004-714x.2013.01.035.

文章历史

收稿日期:2012-07-20
核医学科改扩建项目的放射防护检测与评价
张钦富 , 楚彩芳     
河南省职业病防治研究院, 河南 郑州 450052
摘要目的 对改扩建后的核医学科进行放射防护检测和评价。方法 根据国家相关标准和方法进行检测和评价。结果 该建设项目分区合理, 屏蔽防护符合要求, 缺少给药后受检者候诊室、工作人员淋洗间。工作人员在淋洗、分装、注射、配药等近距离操作放射性同位素时手部受到较高辐射水平的外照射。敷贴治疗工作人员工作服、手套、鞋表面、手部等污染水平超过国家标准。结论 该建设项目放射防护的重点是加强给药后受检者的管理、降低工作人员手部外照射辐射水平并做好手部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减少32P皮肤敷贴治疗场所和工作人员表面污染水平。
关键词核医学科    放射防护    表面污染    评价    

某医院核医学科原来只开展32P皮肤敷贴治疗,因业务工作需要,引进1台SPECT开展核医学诊断检查,对原有核医学科进行改建和扩建,调整原有房间的用途,对一层的部分房间进行防护改造。受医院委托,我院依据国家相关标准和方法[1, 2]对其改扩建后的放射防护情况进行了检测和评价,现总结如下。

1 项目概况 1.1 位置及面积

建设项目位于建设单位院内西部,东侧为建设单位院内道路和绿化带,西侧为医院围墙,围墙外2 m为居民区,南侧为院内停车场,北侧5 m为放疗中心。扩建部分位于原有建筑物的东侧,原有建筑和扩建部分均为两层,原有建筑面积约310 m2,扩建建筑面积283 m2,总建筑面积约593 m2。建设项目改扩建平面示意图见图 1

图 1 建设项目改扩建平面示意图
1.2 布局及分区

该建设项目一层和二层各房间用途见图 2图 3。SPECT机房、淋洗给药室、候诊室、敷贴治疗室和源库等放射工作场所设在一层的西半层,划为控制区; 一层的东半层和二层为非放射性治疗场所和医务护人员办公室,划为监督区。分区明显,放射工作场所较集中,便于管理。医护人员和患者从东侧大门进入核医学科后,医护人员与患者通道分开,患者专用通道设在南侧,患者诊断治疗结束后从南门离开,医护人员通道设在北侧,工作人员经过通道进入敷贴治疗室、淋洗给药室、SPECT控制室。

图 2 建设项目一层平面示意图

图 3 建设项目二层平面示意图
1.3 核素应用情况

该院目前核医学诊疗的项目有应用32P皮肤进行敷贴治疗和应用99mTc进行骨扫描。32P皮肤敷贴治疗月治疗人数最多748人,平均约571人,最大用药量为5.92MBq /人; 钼锝发生器淋洗99mTc一次最大量为1.11 × 104 MBq,每周最多检查人数为34人,平均约25人,每日诊断患者最多为16人,施药量最大为925 MBq /人,平均施药量为555 MBq /人。

1.4 防护改造设计

防护改造部分主要是原有建筑的一层,原有墙体主要屏蔽材料是240 mm实心砖,房顶为10 cm空心预制板; 防护改造设计基本情况见表 1

表 1 建设项目放射工作场所屏蔽设施设计基本情况
2 检测结果 2.1 检测方法

按照《临床核医学放射卫生防护标准》[3](GBZ 120-2006)、《放射性核素敷贴治疗卫生防护标准》[4](GBZ 134-2002)进行检测和评价。

2.2 检测仪器

451P型加压电离室巡测仪,FD-3013H型智能化X-γ辐射仪,RadEye AB100型多用途测量仪等,上述仪器均经计量部门刻度。

2.3 检测结果 2.3.1 该核医学科工作场所的辐射水平检测结果(表 2)

通过表 2,可以得出: ①淋洗人员胸部位置辐射水平最高; ②传送、注射人员手部位置辐射水平最高; ③配药、制作敷贴器时工作人员手部位置辐射水平最高。

表 2 核医学科工作场所的辐射水平
2.3.2 核医学科工作场所表面污染水平检测结果(表 3)
表 3 核医学科工作场所表面污染水平检测结果
3 讨论

图 2看出,该建设项目还缺少给药后受检者的休息室。为加强对给药后受检者的管理,应设置供给药后受检者的休息室。要求该休息室地面、墙壁光滑、易于去污并配备有有线电视、饮水设备,防止受检者去其他场所活动,待SPECT扫描结束后方可离开。缺少工作人员进行表面污染监测和去污处理的卫生通过间,尽管在二楼设有淋浴室,但不能代替去污处理的卫生通过间,否则会把污染带到二楼,造成污染的扩散。建设单位应调整现有用房,完善上述设施。

表 2看出,SPECT机房、控制室、候诊室墙外和防护门外的辐射水平较低,在此区域内工作人员受到的外照射水平较低。工作人员在淋洗、分装、注射、配药等近距离操作辐射源时受到较高辐射水平的外照射,尤其是手部受照剂量最大。所以,应采取时间防护、距离防护和适当的屏蔽措施减少外照射剂量,佩戴指环剂量计对手部外照射剂量进行监测。

表 3看出, SPECT相关场所、敷贴治疗相关场所中血管瘤诊断室及外走廊表面污染水平低于4 Bq/cm2, 符合国家标准[1]的要求; 敷贴治疗室地面、门把手、和敷贴治疗工作人员工作服、手套、鞋表面污染水平等超过国家标准, 最高达81 Bq/cm2, 超标(4 Bq/cm2)19倍; 敷贴治疗工作人员手(清洗前后)、衣服的表面污染水平最高分别为2.9 Bq/cm2和7.0 Bq/cm2, 超标(0.4 Bq/cm2)16倍。现场调查敷贴治疗时表面污染水平较高原因有:①建设单位每月敷贴治疗患者500余例, 每月集中治疗时间为1周左右, 治疗时间较集中, 敷贴器的制作和治疗由一人操作, 单日工作量较大, 时间较紧张, 容易疲劳, 很难保证按规范操作; ②未穿戴防污染一次性工作衣、未及时更换已污染的工作服(白大衣)。现场检测时, 本月治疗已接近尾声, 32P半衰期(14.26 d)相对较长, 工作人员工作服已连续穿戴多日未更换; ③操作不当引起一次性手套渗漏并未及时更换, 相继造成手部、工作衣口袋污染; ④敷贴室水池水龙头开关为手触式, 工作人员清洗时手接触到水龙头开关造成水龙头被污染。敷贴治疗工作人员应按以下要求操作, 以有效降低表面污染水平:①工作量大时, 建议增加工作人员, 实行轮岗制; ②正确穿戴和更换工作服、一次性防污染工作衣、一次性手套、鞋套等个人防护用品; ③工作结束后应对工作服、手部及体表暴露部位进行表面污染监测, 发现污染及时去污处理; ④养成良好卫生习惯, 在工作过程中避免裸手接触敷贴治疗室内物品; ⑤敷贴室水龙头开关更换为脚踩式或感应式, 储备常用的去污试剂。

总之,该建设项目主要的防护重点是给药后受检者的管理、工作人员手部防护和表面污染问题,这些应引起建设单位的重视,并认真加以改进。

参考文献
[1]
GB 18871-2002, 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S].
[2]
GBZ/T 181-2006,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评价报告编制规范[S].
[3]
GBZ 120-2006, 临床核医学放射卫生防护标准[S].
[4]
GBZ 134-2002, 放射性核素敷贴治疗卫生防护标准[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