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辐射卫生  2013, Vol. 22 Issue (1): 84-85  DOI: 10.13491/j.cnki.issn.1004-714x.2013.01.013

引用本文 

覃家光, 冯兰英, 赵新春. 日本福岛核电站泄漏事故对广西地区的影响[J]. 中国辐射卫生, 2013, 22(1): 84-85. DOI: 10.13491/j.cnki.issn.1004-714x.2013.01.013.

文章历史

收稿日期:2012-06-23
日本福岛核电站泄漏事故对广西地区的影响
覃家光 , 冯兰英 , 赵新春     
广西壮族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广西 南宁 530028
摘要目的 为了解福岛核电站泄漏事故对广西地区的污染情况。方法 按国家标准-GB14883.9-94和GB14883.10方法检测样品中碘-131和铯-137的含量。结果 对广西地区的大气沉降灰、江、湖水、自来水、蔬菜、牛奶和海鱼中的碘-131和铯-137含量进行了检测。结论 该事故对广西地区的污染程度轻微, 不会对公众的身体健康造成危害。
关键词泄漏    污染    检测    

2011年3月11日, 日本福岛核电站因发生强烈地震引发的强烈海啸, 使冷却水循环系统出现故障而发生泄漏事故后, 引发了全球关注。鉴于1986年4月26日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事故, 造成大量的放射性物质泄漏而污染广西等地的先例, 为能尽快了解或掌握该事故对广西地区环境产生的放射性污染情况, 以便能及时对其污染做出科学的评判, 我们于2011年3月16日对该事故的放射性污染进行了监测。

1 材料与方法 1.1 样品的采集与预处理

监测的地点有南宁市, 钦州市, 防城港市和合浦县。监测的样品有大气沉降灰、地面水、自来水、蔬菜和牛奶。除大气沉降灰和牛奶的采样点固定在南宁采集外, 地面水、自来水和蔬菜分别在上述的市、县进行采集。南宁市的样品由我中心采集, 南宁市外的样品, 分别由当地的疾控中心协助采送。采集的样品用塑料桶或塑料袋装好送回实验室, 为防止碘-131在处理样品过程中挥发, 除蔬菜样品需去掉不可食用部分外, 直接用氢氧化钠溶液调到碱性, 然后加热, 浓缩、蒸(烘)干、炭化后备用。采用碘- 131和铯-137联测法检测。

1.2 检测方法

我们于2011年3月16日开始对该事故进行应急放射性污染监测, 监测的人工放射性核素为碘-131和铯-137。检测方法是按国家标准— GB14883.9-94和GB14883.10方法, 使用的铯-137放射性标准源是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提供的一级标准物质; 碘-131计数率及自吸收用铯-137源校正; 所用计量具器和放射性测量装置均经计量部门检定合格; 探测下限(LD)按本底计数率标准差的三倍计算, 计数时间在30 min以上, 平行误差<20%。

2 结果与讨论

各种样品中的碘-131和铯-137的检测结果见表 1

表 1 各种样品中碘- 131、铯- 137含量

表 1列出的监测数据可以看出, 在南宁市的大气沉降灰、南湖水和防城港的大白菜中均检出了人工放射性核素碘-131或铯-137(放射性净计数率分别为LD的1.3~2.6倍, 明显高于仪器探测限), 这说明日本福岛核电站泄漏出的含放射性裂变产物尘埃, 确实对广西的上空和地面造成了污染, 但污染非常轻微。在沉降灰和蔬菜样品中检出碘-131的含量, 分别为1986年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泄漏事故时, 广西在同种样品中检出结果数据的二分之一和十分之一, 大气沉降灰中铯-137和碘-131为4.4 × 10-6 μSv/h, 即使公众在如此低的剂量水平下恒定地受照一年, 其有效剂量为0.04 μSv, 远低于国家标准GB18871-2002规定公众年受到年有效剂量的限值(1 mSv)。

3 结论

我们认为, 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泄漏出的含放射性物质尘埃确实对广西地区造成了污染, 但受其污染的程度轻微, 除了在防城港的一个白菜样品外, 在自来水、牛奶及其他蔬菜等食品类样品中均未检测出有人工放射性核素碘-131和铯-137的含量。故不会对我区公众的身体健康造成危害。

参考文献
[1]
GB18871-2002, 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