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江西省职业病防治研究院, 江西 南昌 330006
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可为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评价提供重要依据, 对放射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同时又是放射卫生防护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能反映放射工作人员的受照剂量及工作场所的放射防护状况。对于超剂量的放射工作人员, 既是剂量核查的重点, 又是监督与管理的重点。为防止虚假数据造成放射工作人员超年剂量限值的现象, 有必要通过调查了解人员的工种、工作量、个人剂量计佩戴与管理情况, 分析异常值出现的原因, 判断放射工作人员的真实受照剂量, 对在每个监测周期检测出的外照射个人剂量异常的医院放射工作人员进行调查核实后, 最终排除虚假数据, 保证个人剂量监测的真实性, 从而能及时防止过量照射造成对人员的损害。
1 材料与方法 1.1 调查依据GBZ128-2002《职业性外照射个人监测规范》及有关标准与技术规范[1, 2]。
1.2 调查对象2011年在江西省职业病防治研究院进行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的从事X射线诊断、放射治疗、临床核医学和介入放射学人员中每个监测周期(90 d)的外照射个人剂量大于1.25 mSv[3](即个人剂量出现异常)的医院放射工作人员。
1.3 调查方式发放调查表格、现场调查确认和电话咨询。
1.4 调查内容包括辐射场情况; 防护设施、设备及使用情况; 受监测人员在辐射场的情况或射线操作情况; 剂量计的佩戴或放置情况; 受监测人员的工作量等。
1.5 质量保证对LiF (Mg, Cu, P)粉末探测器进行退火, 以控制残余本底剂量; 每年对探测系统进行刻度、量值可溯源于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定期参加中国疾控中心辐射防护与核安全医学所组织的全国外照射剂量计盲样比对, 比对结果均为合格。
2 结果及分析 2.1 个人剂量异常情况对2011年江西省医院不同工种的个人剂量出现异常的情况进行分类统计, 结果如表 1所示。
由表 1结果可知, 对江西省2011年从事X射线诊断、放射治疗、临床核医学和介入放射学的医院放射工作人员进行的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总共达7 952人次, 其中个人剂量出现异常的24人次, 占个人剂量监测总人次的0.302%;监测人次及异常值人次最多的是X射线诊断工作人员, 其中异常值人次占总异常值人次的83.33%;介入放射学工作人员的异常比例最大, 达0.439%;放射治疗工作人员无出现异常值的情况。
2.2 个人剂量异常原因及分析表 2列出了调查中发现的造成有效剂量异常的几个主要原因, 其中确实因工作原因受到高剂量照射的仅有4人次, 均为X射线诊断工作人员, 而由于人为原因(如放射工作人员离开辐射工作场所后将个人剂量计遗留在辐射工作场所内; 将个人剂量计放到设备旁直接进行照射; 个人剂量计佩戴位置不正确, 如将剂量计佩戴在铅衣外, 没有按规定及时更换剂量计或使用已过期的剂量计)而造成有效剂量异常的比例高达83.3%。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由于医院受经济利益驱动, 鼓励医务人员开单, 甚至制订影像检查指标, 不顾患者病情需要, 盲目开展放射检查, 造成部分X射线诊断工作人员工作量增大, 导致剂量增高; 虽然大部分X射线诊断设备为隔室操作, 但部分X射线诊断工作人员对电离辐射认识不足, 在操作中忽略自身防护的几率相对较高, 导致佩戴方法不正确、剂量计随意摆放甚至故意照射个人剂量计来验证照射剂量, 最终导致个人剂量异常。对于介入放射工作人员, 因必须暴露在射线下进行作业, 基本都配备了必要的防护用品, 但有部分介入放射工作人员在操作中将个人剂量计佩戴在铅衣外, 而佩戴在铅衣外获得的个人剂量数据只能反映放射工作人员未被铅衣屏蔽时的剂量水平, 并不能真正反映屏蔽后的实际受照剂量[4], 必然导致个人剂量异常。
此外, 还有一例核医学放射工作人员使用个人剂量计时不按规范操作, 长期将个人剂量计放置于工作服中, 而工作服有时遗放在辐射工作场所内, 导致个人剂量异常。
3 结论与建议在造成监测结果剂量异常的各种原因中, 导致医院放射工作人员的个人剂量值异常最多的还是人为原因, 所以人为疏忽才是造成大剂量最重要的原因, 医疗机构和放射工作人员必须重视个人剂量监测的重要性、正确对待和使用剂量计, 使个人剂量监测真实反映实际受照剂量水平。
[1] |
GB18871-2002, 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S]. http://www.docin.com/p-133648933.html
|
[2] |
GBZ207 - 2008, 外照射个人剂量系统性能检验规范[S].
|
[3] |
熊晓英, 周宁. 个人剂量监测异常剂量调查值设定的探讨[J]. 中国辐射卫生, 2010, 19(3): 302-303. |
[4] |
冯泽臣, 娄云, 马永忠, 等. 2010年北京市职业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J]. 首都公共卫生, 2012, 6(2): 69-71. DOI:10.3969/j.issn.1673-7830.2012.02.0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