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唐山市第九医院
放线菌病是多发于面颈部、胸部的慢性化脓性性炎症,原发于卵巢极为少见,唐山市妇幼保健院近15年来仅发现1例。文献亦均为个案,更缺乏影像学专项报道。结合检索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CNKI) 1994 ~ 2011年文献,就卵巢放线菌病的临床、影像学表现及病理特点做如下探讨。
1 病例资料 1.1 病例资料患者,女,47岁,已婚。主因下腹痛向腰部放射10余天,发现盆腔包块2天入院。平素月经规律,量多,无痛经。自发病以来饮食明显减少,觉发冷、发热、头晕、乏力。查体:体温36℃,心肺听诊未闻及异常。曾放置节育器10年。妇科情况:左下腹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子宫前位,正常大小,左前方可触及一6 cm × 7 cm的肿物,表面光滑,囊实性,活动欠佳。实验室检查:血常规WBC: 8.9 × 109 /L,HGB: 90 g / L,轻度贫血; 肿瘤标志物系列(CA125、AFP、CEA、SF)及生殖系列(FSH、LH、PRL、E2、P、T)均正常。
1.2 影像学检查彩超示左侧附件区可见大小约6.7 cm × 5.2 cm的不均质包块,外形欠规则,边界清,内部回声杂乱,CDFI血流信号丰富,可探及动脉频谱RI: 0.67。盆腔内可见约3.1 cm × 1.2 cm液性暗区。螺旋CT平扫及增强扫描示左侧附件区见一密度不均的卵圆形肿块,界清,增强扫描呈囊实性,较多的实性成分明显且持续强化,囊性成分不强化,内壁光整。肿块与子宫接触面粘连。右侧子宫直肠凹见少量积液征象,盆腔未见肿大淋巴结。拟诊为: ①左侧附件囊实性占位,卵巢恶性肿瘤? ②盆腔少量积液。
1.3 手术及病理手术中见盆腔少量淡黄色积液。子宫正常大小,表面浆膜呈炎性水泡,子宫与直肠粘连,直肠水肿质硬。左侧输卵管增粗,伞端粘连闭锁,左侧卵巢增大6 cm大小,实性,粘连于子宫直肠窝及阔韧带后叶。小心分离盆腔粘连,可见左侧卵巢内淡黄色脓液排除。行左侧附件切除术。病理镜检见放线菌菌落位于中央,被多形核白细胞和坏死碎屑包绕。病理结果: ①左侧卵巢放线菌病伴慢性化脓性炎症; ②左侧输卵管慢性化脓性炎症。
1.4 检索CNKI(1994 ~ 2011年)文献个案报道8篇,病例9例。加笔者发现1例,共10例卵巢放线菌病的临床、影像学、手术及大体标本情况见下表 1。
放线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只有少数有致病性,是革兰阳性兼厌氧菌,最常见的是伊氏放线菌,是人口腔及消化道的正常菌群,在抵抗力下降或其他细菌分泌的酶激活时伺机感染,引起亚急性或慢性化脓性或肉芽肿性病变。目前发病率在城市为5 /10万,农村为城市的l0倍[1],主要发生于面颈部、肺、腹部脏器,面颈部病变占全部病变的55%[2],胸部感染的发生率约25%[3]。发生于卵巢放线菌病极为少见且病情隐匿。
2.2 感染途径卵巢放线菌病的可能的感染途径有: ①上行感染,如放置节育器、人工流产、长期使用阴道栓、直肠传播或口与生殖器接触,放线菌沿生殖道粘膜上行至卵巢导致放线菌病。李顺清等[4]在调查875例放置IUD妇女放线菌感染中,结果阳性率为1.26%,明显高于未带IUD者(0.26%),其中尤以放置IUD 5 ~ 10 a者放线菌检出率最高。本组达7例有放置节育器史,因此带节育器可能是最主要的感染途径。②另外、它可通过血行传播,也可直接通过组织、皮肤及骨骼播散[5]。
2.3 临床及影像学特点复习文献及笔者发现10例卵巢放线菌病中,年龄24 ~ 59岁,平均37.5岁。7例主诉表现有下腹痛,2例发现盆腔肿块1 ~ 2 a后近期下腹疼痛,1例查体发现盆腔肿块,可伴腰酸、发热、阴道流血、便秘及消瘦等症状。查体扪及肿块,一般质地中等至较硬、活动度差、轻度至明显压痛。实验室检查:大部分病例血常规WBC不升高,肿瘤标志物检测呈阴性。B超见囊实性或实性不均质包块,国内文献尚未见到卵巢放线菌病CT影像报道,就笔者发现1例而言,其CT特点为:卵圆形囊实性肿块,大部分界清,实性成分明显持续均匀强化,囊性成分不强化且内壁光整,与邻近组织粘连分界不清。在中老年组,临床无特异性症状的卵巢囊实性、强化及侵及样边缘的肿块,往往怀疑恶性肿瘤,这也是卵巢放线菌病的误诊原因。但部分病例会伴有发热、WBC升高,CT增强扫描实性成分持续强化,囊性部分内壁光整以及肿瘤标志物检测阴性中的一项或几项,据此应该想到是否为良性感染性病变的可能。
2.4 手术及病理学特点10例卵巢肿块最大16 cm × 14 cm × 10 cm,最小5.2 cm × 3.6 cm × 2.3 cm,多为单房或多房囊实性肿块,大小不等、融合而交通的囊腔,腔内为脓液,仅1例为淡黄色清液。肿块均与周围邻近组织不同程度的粘连,甚至形成“冰冻骨盆”。镜检见放线菌菌落位于中央,被多形核白细胞和坏死碎屑包绕。浸润的细胞由淋巴细胞、浆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组成(邻近“硫磺颗粒”)。术前虽然可能提示化脓性炎症病变,但诊断放线菌病需依靠病理。
通过1例卵巢放线菌病报告及文献复习,逐步提高对其认识。发现类似上述肿块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想到肿瘤同时,还应考虑感染性疾病的可能,避免过度治疗的危险。还需要与宫外孕、子宫内膜异位症及慢性阑尾炎急性发作相鉴别。与病理科协作,积极的术中冷冻切片病理检查,不失为防范误诊的有效方法[6]。治疗以手术结合大剂量、长时间抗生素治疗为首选。
[1] |
Hamid D, Baldauff JJ, Cuenin C, et a1. Treatment strategy for pelvic actinomycosis:case report and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J]. Eur J Obstet Gynecol Reprod Biol, 2000, 89: 197-200. DOI:10.1016/S0301-2115(99)00173-6 |
[2] |
Russo TA.Agents of actinomycosis//Mandell GL, Bennett JE, Dolin R, eds.Principals and practice of infectious diseases.5th ed[M].Philadelphia: Churchill Livingston, 2000: 2645-2654.
|
[3] |
Sarker CB, Rahman S, Siddiqul NI, et a1. Thoracic actinomycosis[J]. Mymensingh Med J, 2000, 13: 88-90. |
[4] |
李顺清, 吴珍. 875例带IUD妇女放线菌感染调查结果分析[J]. 山东医药, 2004, 44(12): 55-56. |
[5] |
王立, 刘正印, 王爱霞. 放线菌病九例临床分析[J]. 中华内科杂志, 2007, 46(5): 389-391. DOI:10.3760/j.issn:0578-1426.2007.05.014 |
[6] |
郝小云, 王晓红, 刘茜, 等. 卵巢放线菌病临床病理分析及文献复习[J]. 临床误诊误治, 2007, 20(11): 1-3. DOI:10.3969/j.issn.1002-3429.2007.11.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