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环境工作人员由于长期直接从事特殊部件的定期维护工作, 常需接触铀等放射性物质以及其衰变产物等放射性物质的内照射和衰变产物所释放γ射线等特殊部件的外照射, 因而会受到长期小剂量慢性辐射损伤。但由于长期小剂量慢性辐射对人体影响目前没有肯定, 笔者对186例特殊环境工作人员辐射的敏感指标进行观察, 以了解特殊环境工作人员的辐射影响。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长期直接处于特殊环境工作人员, 年龄18~ 60岁, 中位数为34.5岁, 其累积照射剂量分布在3.8~425 mSv之间, 年当量剂量在1.8~16.5 mSv之间, 均在1Sv的安全范围内, 但高于天然本底照射水平的范畴。主要接触铀等以及其衰变产物等放射性物质的内照射和衰变产物所释放γ射线等特殊部件的外照射。
1.2 研究项目血液淋巴细胞微核率, 血液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率, 尿铀和尿钚检查, 眼晶状体检查。
1.3 使用设备激光铀分析仪, 六路低水平α测量仪, 超净工作台, 细胞培养箱, 普通纤维镜等。
1.4 分组方法研究组:符合上述研究对象的所有特殊环境工作人员186例; 按放射工作年限分为3组:0a < Ⅰ组 < 5a;5a≤ Ⅱ组≤10a;Ⅲ组10a以上。阴性对照组:年龄、工作和生活环境与研究组人员相似, 但不接触核部件的人员20例, 做上述项目的检查。阳性对照组:阴性对照组人员抽血, 体外照射0.5 Gy (50rad)(直线加速器), 做血液淋巴细胞微核率和染色体畸变率。
1.5 统计学处理方法利用FoxPro6.0软件建立数据库, SPSS11.5软件统计分析, 数值以x±s表示, 组间比较t检验, P < 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研究结果 2.1 血液淋巴细胞微核率和染色体畸变率的结果随放射工作年限增加, 血液淋巴细胞微核率和染色体畸变率均逐渐增加, 但它们总的平均值在正常范围, 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工作年限大于10a时, 血液淋巴细胞微核率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而染色体畸变率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 1)。
随放射工作年限增加, 尿铀和尿钚改变无规律, 其均值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 2)。
随放射工作年限增加, 眼晶状体浑浊率逐渐增加, 其眼晶状体浑浊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 3)。
外周血液淋巴细胞畸变率和微核率测定是评价长期小剂量职业受照者细胞遗传学变化的主要指标之一[1]。国家卫生部颁布的《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管理规定》把这二种指标定为特检指标, 职业放射工作人员中二者均明显高于正常, 特别是超过个人剂量当量限值者[2-4]。本文的阳性对照组中淋巴细胞微核率(27.3 ± 12.95)‰和淋巴细胞畸变率(5.6 ± 2.137)%比较高, 也说明了这一点。研究组中二者总的均值在正常范围, 但二者随放射工作年限的增加而增高, 除放射年限大于10a时血液淋巴细胞的微核率与阴性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余均无差异。这主要由于和特殊环境工作人员照射累积个人剂量未超过《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管理规定》所规定的剂量当量限值, 加之长期低剂量率照射条件, 放射损伤与机体的恢复并存, 特殊环境工作人员在定检后有相对长的不接触时间, 加之特殊环境工作人员的防护措施得当, 放射损伤相对较小; 放射年限大于10a时血液淋巴细胞的微核率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可能与微核率随年龄增长, 微核率逐渐增加有关。
尿铀和尿钚是从事含铀和钚的开放性放射工作的体内污染的主要指标之一[1]。本次研究结果中, 研究组和对照组尿铀和尿钚比较, 平均值均在正常范围, 与工作年限的改变无规律, 二者比较无统计学显著差异。原因可能为特殊环境工作人员所接触的铀和钚, 特别是泄漏在空气中的铀, 以其氧化物为主要存在方式, 且为难溶性, 被吸入到肺, 大部分沉积在肺门淋巴结内, 吸收进血中很少, 而从尿内排泄的更少; 同时也与辐射部件接触过程中泄漏在环境的很少和特殊环境工作人员防护措施好有关[5-7]。
辐射影响晶状体机制为特殊部件粒子也可以引起细胞内的水分子发生电离, 产生大量的氢氧离子等自由基。这些自由基与细胞内的有机化合物相互作用, 形成氧化物而破坏细胞的代谢过程, 引起晶状体细胞染色体畸形、核破裂及变性。这些受损伤而变性的上皮细胞移行和堆积在晶状体后部, 借裂隙灯检查, 可见点状和颗粒状混浊眼晶状体浑浊为辐射损伤的累积性效应, 有阈值, 严重程度取决于累积剂量大小, 只有在累积剂量超过一定值时才能发生, 大多数人认为其阈值为2Gy[8]。如一次照射量为2Gy, 3~12周内累积照射量为4Gy, 超过12周, 累积照射量则为5Gy。如果照射总量超过11.50Gy, 则不论所受照时间经过多长, 均引起白内障。辐射引起晶状体混浊的潜伏期, 最短为9个月, 最长为12a, 平均为2~4a。年龄愈小, 潜伏期愈短。剂量愈大, 潜伏期愈短。辐射引起眼晶状体浑浊有特征性, 主要形态是后极部及后囊下出现细点状、粉末状、蜂窝状浑浊, 其间有小空泡, 重者可向赤道部及后囊下皮质延伸。本文的研究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统计学上有显著差异, 且随放射工龄的增长, 晶状体混浊的检出率逐渐增高, 所以个人累积剂量低于阈值时, 仍可能与晶状体混浊有关, 可能为促发因素, 也可能与辐射部件接触人员接触微波和火工品等多种因素共同导致[8, 9]。
为了减少或避免辐射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从事放特殊部件工作的人员应采取如下措施:①尽量减少接触放特殊部件的时间。②增大与特殊部件的距离。③设置屏蔽。④穿辐射防护服和戴铅防护眼镜。对接触原子反应堆、高能加速器、放射性元素等的人员, 都应当加强防护。总的来说, 辐射对特殊环境工作人员有一定的健康影响。只要加强个人防护, 影响在可以接受的水平。
[1] |
刘树铮. 医学放射生物学[M]. 1版. 北京: 原子能出版社, 1986.
|
[2] |
高淑兰, 刘永定, 贾力. 宁夏157名放射工作人员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分析[J]. 宁夏医学杂志, 1994, 12(6): 348-349. |
[3] |
彭涛, 宋聚忠, 谢怀江, 等. 用CB微核法研究离体血辐射剂量与微核率的呈效关系[J]. 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 1997, 3(2): 49-51. |
[4] |
叶根耀, 王桂林.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军用标准:核爆炸受照人员医学随访观察原则附录B (揭示的附录)淋巴细胞微核率测定方法[M]. 4版. 北京: 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0.
|
[5] |
姚杰华. 南京市190名放射工作人员特检情况调查分析[J].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 1997, 5(1): 51-55. |
[6] |
刘国藩, 宋金链, 王守亮, 等. 从尿铀分析估算吸入铀所致的内照射剂量[J].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1994, 1(2): 33-35. |
[7] |
张代斌, 冉文倩, 张伟. 原子弹试验基地复员军人辐射性晶状体损伤调查[J]. 中国职业医学, 2011, 3(4): 12-16. |
[8] |
白炳林, 熊昊, 张红娣, 等. 黄石市425名放射工作人员眼晶状体调查分析[J]. 中国辐射卫生, 2005, 2(6): 78-79. |
[9] |
金若刚, 王晓之, 符中华. 长沙市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水平与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J].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2006, 3(7): 221-2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