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T/CT将CT与PET融为一体, 由CT提供病灶的精确解剖定位, 而PET提供病灶详尽的功能与代谢等分子信息, 具有灵敏、准确、特异及定位精确等特点, 一次显像可获得全身各方位的断层图像, 可一目了然的了解全身整体状况, 达到早期发现病灶和诊断疾病的目的。正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 尤其在肿瘤诊断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1-4]。上海市作为全国经济发达城市, 在医疗技术水平的发展也相应较快, 上海核医学质控中心发表的2009年度核医学医疗服务量调查显示, 2009年上海市PET/CT 8台, 年显像人次34 187, 与2008年比较增长41.4%, 按2009上海市人口1 880万计算, 每千人显像1.8;而2007年按千人口计算仅为0.9。截止目前, 上海市有13家医疗机构开展PET/CT业务。我们对所有场所进行剂量率及表面污染检测, 评估核医学工作场所的环境辐射水平。
1 调查方法和内容 1.1 调查对象上海市所有PET/CT医疗机构的工作场所进行监测, 共涉及13台PET/CT。
1.2 调查方法与设备对全市所有安装PET/CT的场所进行全面普查。检测使用设备主要包括X、γ辐射剂量当量率仪(型号:Automation und Messtechink GmbH 6150 AD 6/H, 产地:德国), 高压电离室巡视仪(型号:451P, 产地:美国), α、β表面污染仪(型号:FJ-2207, 产地:中国), 设备在使用前均经计量部门检定并在有效期内。本文所述的上海市中心区包括长宁、卢湾、杨浦、徐汇、静安, 周边区包括松江、浦东。
1.3 调查内容设备购置基本状况及临床应用。PET/CT工作场所根据不同医院布局分布不同, 将包括PET/CT所在科室涉及污染的全部场所, 如PET/CT机房及及机房控制室、注射室、候诊室等主要工作区域均纳入检测范围。分别对γ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和β表面污染进行检测。
2 结果与分析 2.1 设备概况此次调查共涉及13家医院, 均为三级医院(其中4家部队医院)。设备分布为, 中心区11台, 周边区2台。生产厂家主要为西门子和通用公司, 分别占38.5%和61.5%, 其中西门子产品为Biograph系列, 通用公司为Discovery LS和Discovery ST系列。3家PET/CT室配备相应回旋加速器。
上海拥有我国第一家引进PET/CT设备的中心, 在1998年12月15日完成第一例18F-FDG PET全身检查, 标志上海PET/CT正式投入临床诊断的开始, 此后也成为我国PET/CT诊检病例总数最多的PET/CT中心。
在随后十来年上海医疗水平的快速发展下, 上海的PET/ CT也进入快速增长, 随着第一台设备的更新换代, 目前在用的13台诊断设备均为2004年后新安装, 从2004年到2011年, 平均每年安装2台(除2008年无仪器安装)。在2007年和2010年出现高峰, 分别达到3台和4台。详见图 1。
根据2010年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显示:上海常住人口达到2 301.91万人, 以此, 上海市每百万人拥有PET/ CT 0.6台, 远低于美国每百万人6.5台, 是德国水平的1/2[5]。
2.2 临床使用设备基本情况从调查结果看, 目前PET/CT运用主要以肿瘤诊断检查为主, 占临床诊断66%。PET/CT作为一项先进的医学技术, 在疾病早期诊断和筛查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与此同时, 人们的健康保健意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也不断增强。PET/CT在健康检查中的应用有逐渐增加的趋势。目前, 已占临床应用的30%, 成为除肿瘤诊断外的主要应用方向。详见图 2。
根据现场调查, 多数医疗机构的PET/CT工作场所依据国家相应标准规定[6]进行建造布局, 合理的PET/CT工作场所布局应有助于实施工作程序, 如一端为放射性物质贮存室, 依次为给药室、候诊室、检查室等。因建造年代久远或医院改建等种种客观原因, 部分医院布局设置仍欠缺合理性。此外, 在实际工作中, 我们发现对于注射药物后较多病人同处一室, 相互之间可能受到的影响欠缺防护管理, 对7例受检者近距离进行γ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检测, 活度范围在11.85~15.7 mCi, 通过检测发现, 剂量水平处在较高水平, 1m处的γ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最高达到81μSv/h, 即便2m远时, 最小值也有9.8μSv/h, 与此, 对于家属陪护的防护需进一步加强。见表 1。
对PET/CT诊断设备所在场所进行相关检测, 具体检测结果见表 2。
通过检测发现:①PET/CT机房本身的墙体以及控制室门、机房门屏蔽效果均较好; ②注射室门及外墙屏蔽防护效果同机房, 但室内剂量水平差别较大, 在通风橱内操作并且通过打针窗注射的房屋, 室内污染相对较好, 开放式分装及注射的室内, 环境剂量水平会明显升高, 桌面污染也较严重; ③个别医院由于检查人数过多, 同屋候诊受检者较为集中, 超出一般门体设计屏蔽的范围, 因此剂量较大。
正常检查过程中, 通常观察窗检测剂量都处于本底水平, 但检测发现, 在床位没进入检查位时(即受检者上床、下床瞬间), 观察窗剂量会陡然上升, 明显高于常规检测水平。见表 3。
PET/CT工作场所β表面污染主要存在于注射室内, 注射室桌面、地面、注射台面污染都较为普遍, 注射台面表面污染最高值为12.79 Bq/cm2, 废物桶四周污染最高值达到26.31 Bq/cm2, 但均未超过国家标准规定的限值。如若能注射后能及时去污, 表面污染水平可明显降低。部分医院注射室内由于空间较小, 并未设置水槽, 这样不利于医护人员及时去污。此外, 检测发现, 部分医院为防止受检者皮肤接触台面过凉或注射漏液, 在注射台面上铺垫棉布, 以此以来, 累积表面污染将更为严重。如若考虑受检者去除敷料垫有一定不适, 建议可以换成卫生吸纸, 及时更换, 既方便又能显著降低污染水平。
目前上海市13家医院自配回旋加速器的有3家, 余下药物皆为外购。医用回旋加速器在生产PET/CT示踪剂过程中, 加速器及其周围将产生较强放射性。同时PET/CT示踪剂本身具有很强的辐射性, 为加速器以外最大的辐射源。因此对其工作场所进行监测对于核医学科的整体防护水平评价有重要意义。我们对其中一家回旋加速器工作场所进行监测。见表 5。
从监测数据看, 回旋加速器相关区域的主要防护, 包括外墙以及门四周屏蔽效果都较好, 与环境本底水平相当。
3 讨论我国卫生部对于"十二五"PET/CT配置规划显示[7], 到2015年底, 全国总体规划配置PET/CT 270台, 2011~2015年全国规划新增配置160台(含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配置30台)。
在调查中, 我们发现PET/CT在临床诊断用途上不仅作为肿瘤等疾病的辅助检查手段, 还在很大比例上投入到体检的使用范围, 占到总检查量的30%, 并且有不断增长的趋势, 而美国PET/CT 93%为肿瘤检查, 其他7%[8], 将这种高水平、高剂量、有针对性的检查, 在大力发展PET/CT的同时, 运用在一般体检上是否必要, 值得我们深切关注。
PET/CT如此迅速的发展, 在为疾病诊治做出重要贡献的同时, 带来了如何加强相关放射工作人员以及受检者的防护问题。在环境检测过程中, 发现PET/CT工作场所存在防护薄弱环节, 如, 部分医院存在布局欠缺合理的实际问题, 注射受检者过多, 导致受检者候诊期间, 相互受照剂量增加; 受检过程通道不单向、约束性不强, 导致受检者注射后随意走动, 增加陪护家属及医护人员的受照剂量; 打针护士对于18 F的高能辐射认识不足, 防护意识较薄弱, 尤其是手指接触受照剂量较大, 如何采取更有效手段降低手部剂量值得更多关注。此外, 国家对核医学场所的γ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并无限值规定, 以致数据无法评价, 也不利于行政部门更有效的监督管理。
任何事物的出现都有其双面性, PET/CT的迅猛发展, 即在临床诊断检查水平上有了质的飞跃, 为人类去除病痛得到及早救治提供新的医疗手段, 但同时, 此项技术在原有CT导致的较大剂量水平上又增添放射性同位素的辐射, 如何平衡两者关系, 降低受检者及医护人员的剂量是目前重要的考虑因素, 因此, 加强PET/CT工作场所监测势在必行。
[1] |
Juweid ME, Cheson BD. Positron-emission tomography and assessment of cancer therapy[J]. N Engl J Med, 2006, 354: 496-507. DOI:10.1056/NEJMra050276 |
[2] |
Weber WA, Figlin R. Monitoring Cancer Treatment with PET/CT:Does It Make a Difference?[J]. J Nucl Med, 2007, 48(Suppl 1): 36S-44S. |
[3] |
Facey K, Bradbury I, Laking G, et al. Overview of the clinical effectiveness of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imaging in selected cancers[J]. Health Technology Assessment, 2007, 11(44). |
[4] |
Fletcher JW, Djulbegovic B, Soares HP, et al. Recommendations on the use of 18F-FDG PET in oncology[J]. J Nucl Med, 2008, 49: 480-508. DOI:10.2967/jnumed.107.047787 |
[5] |
Andreas K Buck, Ken Herrmann, Tom Stargardt, et al. Economic Evaluation of PET and PET/CT in Oncology:Evidence and Methodologic Approaches[J]. J Nucl Med, 2010, 51(3): 401-412. DOI:10.2967/jnumed.108.059584 |
[6] |
GBZ120-2006, 临床核医学放射卫生防护标准[S].
|
[7] |
卫生部规划财务司刘殿奎副司长在燕京肿瘤临床与PET-CT应用会议上的讲话.引自核医学专业网: http://www.csnm.com.cn/viewnews.php?do=view&nid=1992.
|
[8] |
林祥通. PET-CT:良好的机遇和艰难的跋涉[J]. 国外医学(放射医学核医学分册), 2005, 29(5): 193-196. DOI:10.3760/cma.j.issn.1673-4114.2005.05.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