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未病"学术思想, 最早源于《黄帝内经》, 由汉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和《金匮要略》阐发, 后经历代医家不断丰富和发展, 到明清已经初步形成较为完备的理论和实践框架。《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云:"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 不治已乱治未乱, 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 乱已成而后治之, 譬犹渴而穿井, 斗而铸锥, 不亦晚乎! "。《素问·刺热》中:"肝热病者左颊先赤, 心热病者颜先赤, 脾热病者鼻先赤, 肺热病者右颊先赤, 肾热病者颐先赤, 病虽未发, 见赤色者刺之, 名曰治未病"。《灵枢·逆顺》:"上工刺其未生者也; 其次, 刺其未盛者也; 其次, 刺其已衰者也。故曰:上工治未病, 不治已病。"朱震亨《不治已病治未病论》中说"与其救疗于有疾之后, 不如摄养于无疾之先; 盖疾成而后药者, 徒劳而已"。唐代医家孙思邈把疾病分为"未病"、"欲病"、"已病"三个层次, 提出"上医医未病之病, 中医医欲病之病, 下医医已病之病", 并在《千金药方·养生序》中指出要"消未起之患。治未病之疾, 医之于无事之前, 不遏于既逝之后"。"治未病"——治于未病之先。"善治者治皮毛, 是止与萌芽也。故初成获愈, 固久者伐形, 是治病之先也。"。治未病针对的是未发之病、可能要发生的疾病。
目前对治未病的研究主要从其思想内涵、中医古籍、临床各科、针灸等几个方面入手, 其中在治未病的内涵方面认识基本一致, 认为"治未病"的内涵大体呈现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未病先防", 即指身体尚未发生疾病, 或疾病虽尚未发生但已有某些先兆出现, 疾病处于萌芽状态时, 就采取各种措施, 加强养生保健调理, 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抗御能力, 防止疾病的发生, 把疾病消灭在起始和萌芽状态, 强调预防疾病和防微杜渐的重要性; 二是"既病防变", 即已病早治, 防其传变, 是指要善于把握疾病的传变规律, 在已有疾病尚未传变之时, "见肝之病, 知肝传脾, 当先实脾"。在疾病发生初期, 及时防止疾病的发生、蔓延、恶化或传变, 救急防危[1], 着重于疾病的早期发现, 早期处理, 防止疾病的发展和传变; 三是病后康复, 即在疾病初愈, 或处于疾病尚未发作的间歇期, 疾病尚未复发之时, 虽然症状消失, 但此时邪气未尽, 正气未复, 气血未定, 阴阳未平, 故宜有所禁忌, 做好疾病后期的善后治疗与调理, 防止病情复发。中医典籍对治未病思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黄帝内经》, 另外还有《难经》、《金匮要略》、《理虚元鉴》、《外感温热篇》等, 研究方法多为探讨性论述, 多阐述某家之言, 对古籍中有关治未病的条文进行诠释和讲解, 系统研究者鲜见, 研究方法单一。而治未病的临床研究主要为临床各科经验总结性和理论探讨性文献, 少有前瞻性研究。
总之, 以往对治未病的研究多为内涵阐述、古籍文献梳理、临床各科病例经验性总结, 而对治未病的内在机理或科学内涵报道甚少[2], 针灸治未病虽有少量机制研究文章, 但大都以观察某项生理或生化指标的变化为主, 对揭示治未病的内在机制相差甚远。中医理论是建立在"气一元论"基础上的, "夫百病生于气也", 即不管是未病、欲病、已病都是机体气状态的变化使然, 因此, 探讨"治未病"的科学内涵应从中医人体之气的状态入手, 而人体之气的状态的内涵即是中医之证。
2 机体电磁辐射存在相变现象机体电磁辐射是生命现象的本质属性, 是有机体的一个固有功能, 它来源于机体内生物分子高能态向低能态的跃迁[3]。基于生物系统电磁辐射与物质相互作用的物理机制, 德国生物物理学家Popp研究小组等提出生物系统电磁辐射相干性理论, 它是在生物系统的耗散结构本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描述生物辐射行为的理论体系[4]。我们在此理论基础上, 结合中医理论和大量的实践、实验结果, 通过比较机体电磁辐射与中医气的特征, 提出机体电磁辐射表征中医之气[5], 中医的"证"是机体电磁辐射的量子相干叠加态[6]的观点。由此, 探讨"治未病"的科学内涵应从调节机体内的电磁辐射场量子相干叠加态切入。
相干性理论认为:生物电磁辐射可能是生物系统组织序的一个潜在性的度量, 它提供了一个分析实际生物系统状态的概念和方法。生命系统是一个远离热平衡的开放系统, 具有典型的自组织特性, 机体的电磁辐射存在相变现象。相变是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一类突变现象, 经典相变(又称热力学相变)描述的是热力学量的不连续性, 是系统的能量和热涨落的熵相互竞争的结果[7]。顾樵等利用生物电磁辐射的量子理论, 通过研究复杂系统的序增长动力学(涉及序增长的确定性动力学、统计学处理和信息论描述), 得出如下结论:①复杂系统的序增长动力学可以被一个确定性方程来描述, 在特殊情况下, 时间依赖的序参量图样存在有物理意义的拐点; ②复杂系统中存在相变临界点可以使其从"混沌态"跃迁到"有序态"; ③系统在熵最大化的状态下, 可以由一个任意的初态演化成一个纯态。自然界的有机生命体能用最巧妙的方式使自己处于最佳的生命状态, 这是最合理的状态, 也就是熵最大的状态[8], 因此生命系统存在从一种状态跃迁或演化到其它状态的潜力, 对于机体而言, 表现为身体状态由正常态和疾病态的相互演化。
众所周知, 自然界的有机体是一个高度有序的系统, 越来越多的实验表明, 生物电磁辐射可能是生物系统组织序的一个潜在性的度量。对黄豆种子幼芽发育过程中的生物电磁(光子)辐射动力学实验研究发现[9], 在暗室中持续九天的生物光子辐射强度测量的过程中, 辐射强度在测量开始后的第16. 6小时有一个跃变, 而对照组(只测量种子的重量)黄豆种子重量的变化是连续的, 没有显现出重量的突变, 从中我们可以得出:电磁(光子)辐射强度的突变一定相应于种子发芽过程中的某种相变(如芽的绽出)。为了进一步研究这种现象产生的机制, 实验者又做出"生物光子密度"(单位重量的光子辐射强度)的时间演化曲线, 发现黄豆芽在发育过程中生物光子密度存在一个很明显的相变, 相变之前生物光子密度呈下降趋势; 相变发生时, 突然上升, 而后单调下降并逐渐趋于平缓。
理论和实验研究发现, 复杂系统产生相变的条件, 表现为系统参数平面中的相变区与非相变区之间的分界线。生物系统作为一个远离热平衡的开放系统, 其宏观状态在随机起伏的外界环境中能够发生显著的变化。生物电磁(光子)辐射是生物系统内部新陈代谢作用的一个"反映器", 它与生物体的氧化代谢、信息传递、光合作用、细胞分裂、癌变、死亡及生长调控等基本生命过程存在着内在联系[10-11], 它携带着生物体内丰富的生命信息, 同时它对于外界环境的变化有非常敏感的响应, 特别是生物系统的宏观态之间的相变能在相应的生物电磁(光子)信号上反映出来。
3 中医"治未病"的科学内涵中医认为, 健康就是身体的阴平阳秘、阴阳平衡。阴阳任何一方向相反方向发展, 都会阴阳失衡而导致疾病的发生, 只有各复归自己的本位, 才会阴阳平衡回归健康。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胜则阳病, 阳盛则阴病。阳盛则热, 阴盛则寒"。古代医家普遍认为, 人的身体会不断出现阴阳之偏, 因此需要不断纠偏。疾病是由邪正斗争的相对静止性和不断变化的绝对性组成的一个完整的动态过程。大多数医家根据《黄帝内经》的精神, 认为各种疾病在真正发作之前, 总是有一些细微的前兆症状, 而前兆症状出现的时候恰恰是治疗的最佳时机, 如果能够抓住治疗的最佳时机, 则可以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现代医学虽然规定了人体的正常生理指标, 但在正常的生理指标之内人体发生不适, 即在正常度量内的变化, 却很难给以满意的诊断和治疗, 而传统中医学认为人体疾病形成除却外伤及其他外力外因外, 一般先是气血的改变, 然后日积月累导致脏腑的病变, 亦即先是量的变化, 然后引起质的改变。用现代医学名词来说, 气血的变化异常相当于功能性的改变[12]。而功能状态下的疾病, 一般是可逆的, 对人体的损伤也是轻微和短暂的, 如果能在器质性病变形成之前将疾病控制在功能状态, 则对预防保健有重要意义。
生物电磁辐射可以表征中医之气, 是生物系统内部新陈代谢作用的一个"反映器", 具有非局域相干性, 它对于外界环境的变化有非常灵敏的响应, 特别是生物系统的宏观态之间的相变能在相应的生物电磁(光子)信号上反映出来。实验研究发现[13], 正常细胞与肿瘤细胞的生物光子辐射存在"分岔"图样, 对不同浓度的正常细胞溶液和肿瘤细胞溶液的延迟发光的总光子计数测量结果显示, 正常细胞及肿瘤细胞的延迟发光的总光子计数之间有类似相变的特征, 见图 1所示。从"分岔"图样上可以看出, 在细胞浓度较低的情况下, 两种样品的延迟发光的总光子计数没有直观上的区别, 不过当细胞浓度增加并超过一个临界值时, 正常细胞及肿瘤细胞的生物光子信号向相反的方向变化:正常细胞的生物光子信号下降而肿瘤细胞的生物光子信号上升, 而且随着细胞浓度的增加, 两者的差距变得越来越大。正常细胞与肿瘤细胞在相同浓度下生物电磁(光子)信号的不同反映了其生命状态的不同。正常态和肿瘤态都是此种细胞的宏观态, 但是两者有完全不同的"相貌", 表现在它们生物电磁(光子)信号的不同强度, 我们可以将这样一个生物电磁信号的分岔现象理解为两个宏观态(肿瘤态和正常态)之间的相变, 肿瘤这种病理状态是细胞正常态的一种"相变"。
唯物辩证法认为, 任何事物都是质和量的统一体, 事物质和量的统一又充分体现在度这一范畴中, 任何度的两端都存在着极限或界限, 被称为临界点。超过了这一临界点, 就会发生从量变到质变的变化。中医的"未病"是机体从"正常"到"已病"状态的一个必经阶段, 未病即机体尚未产生病理信息, 可包括疾病未生、疾病未发、疾病未传和疾病未复四个方面。从中医养生保健角度, 治未病可以理解为疾病未成、未发、未传或未发, 病位较浅, 病情较轻, 此时机体尚处于功能态的可逆病变范畴内, 尚未超过临界点, 表现为量的变化还未形成质的改变, 对机体正气的损害不甚严重, 可通过适当的调理使机体恢复正常的健康态。从生物电磁辐射与相变的方面来说, 作为机体健康与否的两种宏观态即正常态与疾病态尚未突破相变临界点, 在相变临界点之前的过程是可逆的, 可以通过外部手段干预恢复正常, 从这点上可以看出生物电磁辐射中的相变现象与中医的治未病机理具有十分紧密的联系。
综上所述, 人体的疾病态也可以看作是健康态的一种相变, 在发生相变之前的阶段, 人体可能并没显示出西医学中所能检测到的病理信息, 但可能有一定症状表现出来, 体现在机体电磁辐射场初显分布不均衡, 电磁场量子叠加态开始偏离正常态, 这一阶段仅有象征生命现象的无形的"气"(即机体电磁辐射场)的改变。在此阶段内机体可以通过调理恢复机体正常健康; 如果没有进行适当的调治, 机体电磁辐射场在体内分布更加不均衡,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量的叠加, 这种不均衡达到严重的程度, 以致发生相变, 则机体内有形的组织结构(如组织、器官等)开始发生病理性改变, 机体自组织调节能力越来越差, 脏腑之间的关系严重背离, 最终机体无法通过调节生物电磁辐射的量子叠加态恢复健康, 此时机体"病入膏肓不可治矣"。因此, 中医"治未病"即指在机体内的电磁辐射场发生相变之前对其电磁辐射量子态进行调节, 从而达到防病于未然。
4 讨论与展望中医"治未病"思想是中华民族奉献给人类养生保健、预防医疗的伟大医学思想, 数千年来经过历代医家的继承、发展和创新, "治未病"理论渐趋完善。然而, 对于其"防病于未然"的理论机制尚不明确。之前我们已在机体电磁辐射理论的基础上, 相继提出[14, 15]:机体电磁辐射可以表征中医的"气"、经络是机体电磁辐射场发生干涉后在体表形成的强弱相间的条纹、症候是机体电磁辐射场的量子相干叠加态等假说, 结合机体电磁辐射存在的相变现象, 我们推断中医"治未病"的科学本质可能就是在机体内的电磁辐射场发生相变之前对其电磁辐射量子态进行调节, 对异常的电磁辐射量子态进行纠正, 从而达到防病于未然的目的。当然, 这一观点的提出是在前人理论、实验并结合我们提出的假说的基础上, 推论所得, 尚缺乏实验的证实。但相信"治未病"理论机制一旦被揭示, 不仅将会对人类养生保健、防病治病等行为提供指导, 而且对促进中医预防医学研究、推动养生保健事业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1] |
王思成. 中医治未病溯源、内涵及应用浅析[J]. 世界中医药, 2008, 3(1): 43-45. |
[2] |
刘征彦, 王河宝, 曹征. "治未病"思想研究综述[J].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 2010, 22(5): 98-100. |
[3] |
韩金祥. 浅析人体电磁辐射与中医基础理论[J]. 中国辐射卫生, 2010, 19(4): 431-435. |
[4] |
Prigogine I, Nicolis G, Babloyantz A. Thermodynamics of evolution[J]. Physics Today, 1972, 11: 23-28. |
[5] |
韩金祥, 韩奕. 论中医气的物质基础是机体辐射电磁(量子)场[J].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0, 34(6): 474-479. |
[6] |
韩金祥. 试论中医证本质和辨证施治的科学内涵[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0, 19(总 149): 55-56. |
[7] |
王晓玲, 孙庆平. 生物系统中的相变现象及其力学研究进展[J]. 力学进展, 2010, 40(1): 64-80. |
[8] |
Gu Q. Radiation and bioinformation[M]. Beijing: New York Science Press, 2003.
|
[9] |
顾樵. 生物光子学[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7: 102-103.
|
[10] |
Hossu M, Rupert R. Quantum events of biophoton emission associated with 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 therapies:a descriptive pilot study[J]. J Altern Complement Med, 2006, 12(2): 119-124. DOI:10.1089/acm.2006.12.119 |
[11] |
GU Q. Biophotonics[M]. Beijing: Science Press, 2007: 2-15.
|
[12] |
腰向颖, 钱彦方. 中医"治未病"之我见[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1, 20(2): 1 512-1 514. |
[13] |
Van Wijk R, Van Aken J M. Photon emission in tumor biolo gy[J]. Experientia, 1992, 48: 1 092-1 102. DOI:10.1007/BF01947996 |
[14] |
韩金祥, 韩奕. 论中医人体之气的物质基础是人体之量子场[J].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0, 34(6): 474-479. |
[15] |
韩金祥. 基于生物光子相干性理论的经络本质探讨[J]. 生物医学工程研究, 2010, 29(3): 147-151. DOI:10.3969/j.issn.1672-6278.2010.03.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