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四川省肿瘤医院, 四川 成都 610041
对于偏体一侧的肿瘤,或肿瘤深度变化较大的患者,单独使用平野照射,很难达到理想的剂量分布,往往需要使用楔形板使得靶区达到均匀的剂量分布。楔形因子一般在源皮距ssd = 100cm,d = 10cm深度下测量。但它的值并不是一个常数,因此有必要对它的变化规律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而目前的外照射方式中,等中心照射使用的最为普遍,笔者对该照射方式下的楔形因子进行了测量和初步研究。
1 楔形因子随源皮距的变化楔形因子不是在特定的源皮距下使用的,由表 1可以看出,当源皮距离增大时,楔形因子变小。这可理解为,光子经过楔形板要发生散射,使得原射线中混有一定比例的散射线,当肿瘤深度不变,而源瘤距拉大时,散射线对百分深度剂量的贡献减少较快,使得楔形因子减少。这也说明了在等中心下测量楔形因子的合理性。
在临床中,对于深度d < 3cm的表浅肿瘤,主要用电子线治疗。d > 10cm时,6MV-X射线只有低于50%的百分深度剂量到达靶区,故选取d = 3 ~ 10cm时的F随深度的变化。见图 1。
由图 1可以看出,在固定源皮距的情况下,深度增加时,楔形角变小,即楔形因子变大。这主要是由于楔形板由高密度的钨,铅做成,对原射线中的高能部分衰减较多,同时,加速器X射线与水(人体),楔形板作用方式以光电效应,康普顿散射为主,产生了大量散射光子,随着深度增加,散射光子的比重增加,因而楔形因子变大[1]。
3 射野变化对楔形因子的影响4cm × 4cm ~ 18cm × 18cm是临床中的常用射野,测量了该射野范围下的楔形因子。见图 2。
可见,由于射野面积增大,入射射线与不规则楔形板作用面积变大,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产生了更多的散射光子[2]。由F = Dw/Dd可知,射野面积增大,将导致楔形因子增大。
4 拟合楔形因子既受射野面积的影响,又受肿瘤深度的影响,它不是一个常数。在实际使用中,特别大的射野和特别小的射野都使用的较少。又楔形板在不大于10cm深度的肿瘤深度中使用较多。为了使用方便,得出了常用射野和常用深度下的楔形因子拟合公式。
先计算相同深度下的楔形因子的平均值,再对不同深度下的平均值进行拟合。
得到Fw = 0.0009x + 0.5412
比较拟合公式在对应深度下与实测值的相对误差,见表 2。由表 2中可以看出,最大相对误差为1.5%,因此该拟合公式是可以作为理论计算使用的。
笔者讨论了30°楔形板,入射线能量为6MV-X射线下,不同射野和深度时,楔形因子的变化规律。这些规律对于其他楔形角度,其他射线能量条件的楔形因子也是适用的。
楔形因子不是一个固定不变的值。其实测值与理论值有一定的差别,就入射线能量为6MV-X射线而言,深度较浅时,可以用标称值代替实际值,深度d > 7cm时,二者误差较大,应用实测值或有拟合公式得到的楔形因子,以得到更精确的结果。对于45°,60°楔形板,也是在较大深度,较大射野下作楔形因子校正,校正深度随具体楔形角而定。
[1] |
韩树奎, 路长春. 直线加速器非对称准直系统对楔形因子和楔形角的影响[J].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1995, 15(6): 414. |
[2] |
姜秀英, 陈海. 楔形因子对照射野大小和射线深度的影响分析[J]. 医疗设备信息, 2005, 20(9):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