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保护我省放射工作人员键康,评价电离辐射对放射工作人员损伤情况,于2009年、2010年对326例放射工作人员外周血淋细胞染色体和微核的进行检查、分析。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长期小剂量接触电离辐射的放射工作人员326人,其中男235人,女91人,年龄20 ~ 65岁,平均年龄34.18岁,放射工龄1 ~ 36a,平均放射工龄6.38a。
1.2 方法 1.2.1 淋巴细胞染色体常规培养法,用5ml注射器抽取新鲜静脉30滴放入4 ml无菌培养瓶中,再用1 ml注射加入2滴秋水仙素,充分混均,37℃恒温培养箱避光培养54h收获,取出上清液,低渗10min后预固定,固定,离心沉淀后,取出沉淀物,滴在湿冷的玻片上,穿过酒精灯火焰,使固定液燃烧、干燥,经Giemsa染色,用普通光学显微镜油镜观察100个中期分裂,分散良好,形态清晰,染色体数目完整的细胞进行分析,出现dic + r经二人确认为染色体阳性。
1.2.2 淋巴细胞微核常规培养法,将0.5ml新鲜静脉血滴入3ml无菌培养瓶中,混均,37℃恒温培养箱内避光培养72h后收获,取出上清液,经低渗、预固、固定,离心沉定后,取出沉淀物滴片,经Giemsa染色,用普通光学显微镜油镜观察1 000个,胞浆完好。形态完整的淋巴细胞,微核率大于6‰为阳性。
1.3 统计学处理用Excel2007进行数据处理,χ2经检验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2009与2010年放射工作人员之间比较淋巴细胞染色体(dic + r)畸变率(χ2 = 1.37,P > 0.05),微核率(χ2 = 0.24,P > 0.05),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见表 1。
淋巴细胞染色体(dic + r)畸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 10.37,P > 0.05),微核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χ2 = 20.15,P < 0.05),见表 2。
淋巴细胞染色体(dic + r)畸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 2.02,P > 0.05),微核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χ2 = 9.17,P < 0.05),见表 3。
淋巴细胞染色体(dic + r)畸变率(χ2 = 1.48,P > 0.05),微核率(χ2 = 0.9,P > 0.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见表 4。
染色体畸变、微核是反应细胞遗传学细胞变化的最敏感指标[1]。
染色体中双着丝粒和着丝粒环是电离辐射诱发的特异性标志,是判断辐射损伤程度的最好指标。尤其是双着丝粒作为估算剂量的首选指标,自发率低(0.03%左右) [2]。微核是由细胞分裂后期滞带的染色体断片,一条或者多条染色体组成的小体。辐射诱发的微核率与染色体畸变率存在良好的相关性,从表 2和表 3可以看出二者都与辐射剂量有关,是无内在联系的间接相关。例如表 2中,放射诊断和其它工种染色体畸变率(dic + r)最高,其次是工业探伤。微核率则是以放射治疗最高,其次是核医学。阳性检出率则是以工业辐照最高,这说明染色体畸变率和微核率无内在联系的间接相关,染色体畸变率高低(dic + r)是由电离辐射引起,而微核率高低不仅是电离辐射引起,也有可能受多种因素影响。这和微核的形成机制及与染色体畸变的关系中说法相一致[3]。从表 1看出,2009、2010两年间,放射工作人员的染色体畸变率(dic + r)、微核率阳性检出率差异不明显。两年来机体损伤程度几乎无太大变化。不同放射工龄中染色体畸变率(dic + r)微核率阳性检出率随工龄增加呈现先低、后高、再低的曲线回归关系,与报道一致[4]。这可能是辐射引起的染色体畸变(dic + r)是非稳定性畸变,DNA损伤经过一段时间后,机体可自我修复,再加上随工龄增加,年龄增大后,工作人员虽在本岗位,但实际操作机会不多,累计受照剂量减少,染色体畸变率(dic + r)、微核率、检出率下降,见表 3。不同性别放射工作人员染色体畸变率(dic + r)、微核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阳性检出率差别不大,但女性染色体畸变率(dic + r),微核率较男性略高。根据本结果可见,长期接触小剂量电离辐射对机体细胞遗传物质影响不可忽视,应进一步加强放射工作人员的防护意识,并加强工作场所及个人剂量监测,定期检查身体,使辐射损伤降到最低水平。
[1] |
张秀莲, 张专, 姚小东, 等. 330名放射工作人员染色体畸变率及剂量水平调查[J]. 中国辐射卫生, 2006, 12(4): 456. DOI:10.3969/j.issn.1004-714X.2006.04.039 |
[2] |
白玉书, 陈德清主编. 人类辐射细胞遗传学[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 41-42.
|
[3] |
白玉书, 陈德清主编. 人类辐射细胞遗传学[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 104-105.
|
[4] |
邢艳. 南京市放射工作人员外周血淋细胞染色体畸变和微核率分析[J]. 中国辐射卫生, 2010, 6(19): 17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