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辐射卫生  2012, Vol. 21 Issue (1): 114-116  DOI: 10.13491/j.cnki.issn.1004-714x.2012.01.024

引用本文 

陈术坤, 单永乐, 张放. 职业紧张研究现状[J]. 中国辐射卫生, 2012, 21(1): 114-116. DOI: 10.13491/j.cnki.issn.1004-714x.2012.01.024.

基金项目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Y2008C169)、济南大学科研基金(xky0815)资助

通讯作者

单永乐, 研究员

文章历史

收稿日期:2011-08-19
职业紧张研究现状
陈术坤 , 单永乐 , 张放     
山东省职业卫生与职业病防治研究院, 济南大学山东省医学院科学院医学与生命科学学院, 山东 济南 250062

随着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致力于职业健康的研究者们开始将目光由单一的环境影响因素扩展至职工的心理领域。人们对自己目前从事职业的紧张状况,以及这种紧张状况对人们健康产生的影响逐渐成为研究者们重点关注的对象。笔者尝试从概念、健康危害影响因素,研究方法及干预措施等几个方面就职业紧张近年来进展作一综述。

1 职业紧张的概念

职业紧张在学术研究中被定义为:工作场所中的社会心理因素超出人体的调节能力时,或者说工作要求与能力、资源、需求不相匹配时所产生的有害的生理和心理反应[1]。国内也有人认为,职业紧张是指在某些职业条件下,客观要求与个人主观适应能力之间的失衡所带来的生理和心理的压力[2]

近三十年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现代化进程不断进展,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在组织和个人两方面都暴露出相应的不适应(个人的主观动机或愿望与组织环境所提供的“满足”如工资、待遇、地位等存在差距,或个人的体力、知识、经验或技能与工作需求如工作负荷,复杂性及个人应负责任等不相适应),这种不适应既阻碍了组织绩效的提高,也增加了个人的心理压力,而职业紧张现象就是这种不适应所导致的严重后果之一。因此,职业紧张的产生对经济发展和个人健康都有不利影响。近年来,研究者们开始逐年投入更大的精力研究职业紧张对人们健康的影响。据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CNKI)的统计数据,见图 1

图 1 职业紧张学术关注度

由此可以看出,职业紧张的学术关注度近年来大幅上升,人们对于职业紧张的重视程度不断增高。

2 职业紧张的危害

目前,研究者们在从多个方面对职业紧张进行的研究发现,职业紧张的危害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对职工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满意度的影响

现阶段,企业职工的工作能力直接影响企业的工作效率,而职工的工作满意度也直接关系职工对企业的认同度。杨惠芳等人关于体力劳动者的职业紧张与工作能力现状关系的研究发现:职业紧张因素的持续存在造成体力劳动者心理生理健康状况下降,影响了劳动者的健康并出现了生理、心理和行为效应从而影响他们的工作能力[3]。还有人在研究了人-机交互作用后,认为工作负荷较大、控制不佳和对使用新技术训练不足等紧张因素可导致身体不适; 而性格改变以焦虑和恐惧为主,还可导致生活质量下降,工作满意度降低。

2.2 对员工的职业倦怠和个体疲劳的影响

Wager认为疲劳的严重等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体所承受的紧张水平[4]。员工个人的职业紧张程度越高,他的工作压力就会变得越大,就更易产生个体的疲劳,也就容易对自己的职业失去信心,使他们情绪低落、工作消极,以致职业倦怠。

2.3 对员工高血压发病率的影响

国内有研究认为紧张是客观需求与主观反应能力之间的一种可感受到的失衡,在这种情况下,由于不能满足需求就可引起相应的(可觉察的)功能紊乱[5]。之后做了关于紧张诱导高血压的动物实验研究,也证明了紧张是诱导高血压发病的危险因素之一。国外也有类似的报道: Schnall等报道,工作紧张与高血压之间有显著关联[6],长期监测数据显示,大多数人在工作时血压最高。24小时连续监测12名急诊医生,在工作前及工作中心率变化较大,交感神经亢进。过于亢进的交感神经系统在高血压的形成上也起一定的作用,特别是在早期,但是其形成机制尚不清楚。

2.4 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免疫功能是人体必不可少的功能,它的存在保证了人体各个器官的正常运转而不受外界不良因素的影响。有研究表明紧张对免疫功能有抑制作用,使机体对疾病的易感性增加。紧张所致的免疫系统变化主要表现为淋巴细胞转化率的下降,T、B淋巴细胞数及T细胞亚群的减少[7, 8]。这一影响主要在于,职业紧张所产生的负性情绪引起忧郁、焦虑,导致神经内分泌系统发生紊乱,而大量研究证明,免疫和神经内分泌系统存在密切的联系,两者能够产生相似的细胞因子和神经肽类激素[9],故使得免疫功能产生相应的变化,导致内源性糖皮质激素水平进一步升高,机体免疫力不断下降。

3 职业紧张的影响因素

目前对于职业紧张的研究表明,紧张来源于职业本身的刺激,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角色特征、工作特征、工作中的人际关系、组织机构、人力资源、物理性紧张源[10]。而影响职业紧张的具体因素则包括: A型行为、年龄、职业、文化程度的差异以及社会支持。

3.1 A型行为

A型行为表现为好胜心强、时间紧迫感、压力感、努力工作和急躁易怒等行为特点。A型行为者对各种紧张因素都产生过分应激反应[11]。研究表明: A型行为与非A型行为者在任务过重、任务模糊、心理紧张3个子项上的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A型行为者所感受到的职业压力大于非A型行为者,A型行为特征与职业紧张反应(尤其是心理紧张反应)呈显著正相关。

3.2 年龄、职业、文化程度的差异

对于年龄来说,年龄较大的中老年人虽然在阅历、经验等方面比年轻人丰富,但是其在应对社会激烈竞争、接收新事物方面远不如年轻人,并且他们在计算机操作方面也没有年轻人熟练,所以在信息时代的今天,他们的这种不适应会加大他们的职业紧张; 职业方面的研究证明,不同职业所引起的职业紧张并不相同,比如:火车司机和轮轴工由于其工作性质差异较大,两种职业人群对现工作不满意感、班中紧张感、班后疲劳感均有高度显著性差异,火车司机的职业紧张程度大于轮轴工。这是因为火车司机在工作过程中承受多方面的紧张,如行车安全责任、行车时限、随时接受命令等精神因素及超时、强迫体位等体能紧张,同时也应包括某些社会心理紧张因素[13]。在文化程度方面,研究显示高中/中专组工作危险性、职务提升、工作自主性评分小于大学及以上组,而物理环境、技术利用程度和工作前景未知性评分则大于大学及以上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 [14]

3.3 社会支持

社会支持是指个体在应激时从家庭、朋友等处获得物质和精神支持。有研究显示角色冲突、角色模糊、前景未知性、负性情绪、抑郁症状、每日紧张感及工作心理控制源、内控性评分等影响职业紧张的因素随社会支持的增加而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15]

4 职业紧张的研究方法

当前我国在职业紧张研究中主要还是借用国外较为成熟的方法,而目前国外用于研究职业紧张的测试工具最具代表性的有以下五种:职业紧张特征表、麦克林职业紧张问卷、工作内容问卷、工作控制问卷和职业紧张量表[16]

5 职业紧张的干预措施

研究认为,职业紧张往往是是持续的,动态的,多方位的,是涉及到多领域的复杂现象,预防和减少职业紧张的措施必须是综合性的[17]。劳动者、管理人员、家庭、社会共同参与其中方可奏效。

总的来说干预措施可以分为群体干预和个体干预[18]。群体干预是指根据群体分析结果,进行有针对性的干预,具体执行由组织和参与者共同进行。主要方法为管理培训和组织活动等。个体干预则是针对每一个人的职业紧张源,进行咨询和健康促进教育。相对于群体来说,个体干预更有针对性,但是实施起来耗费较大。具体操作起来,可有两个方面的措施,一是通过紧张管理来增加劳动应对紧张的能力[19],即是对劳动者进行相应的培训,拓展劳动者的高级需要,完善他们的知识结构,改善他们的认知方式,提高自我效能感、提高自我肯定度,以此来减少或消除职业紧张产生的来源。另一个就是组织完善管理制度,改变措施。它通过识别企业组织结构及生产过程中的紧张来源,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来解决这些紧张环节,比如,设计工作环境,突出不同劳动者的身体和精神上的需求,优化劳动组织和劳动环境,减轻工作人员的工作负荷[20, 21]

个人认为,职业紧张的发现和备受关注,是现代社会的产物。现代社会科技的进步促使新技术更新换代的周期大大缩短,这对大多数人的适应力提出了挑战,同时激烈的岗位竞争、沉重的家庭和社会责任等又加重了人们心理压力,使人们更容易产生职业紧张。但是,另一方面,职业紧张的出现也表明了我们医学模式的进步———更加注重人们的心理层面,更注重人的内心需求。这种更加人性化的医学模式,必然能够更好的解决医学中的问题,保证人们的健康。

从社会、心理层面出发,设法消除生产和工作环境中的紧张源,改善工作环境质量,增强劳动者对职业要求的适应和控制能力,才是当前减少职业紧张,保证职业者健康的根本措施[22],也是目前我们应对职业紧张的不二法门。

参考文献
[1]
杨文杰, 李健. 工作场所中社会心理因素的测量———两种职业紧张检测模式的应用[J].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2004, 22(6): 422-426. DOI:10.3760/cma.j.issn.1001-9391.2004.06.008
[2]
陈瑜, 盛健, 刘宝英, 等. 职业紧张与血脂关系的研究[J]. 海峡预防医学杂志, 2001, 7(6): 19-20. DOI:10.3969/j.issn.1007-2705.2001.06.008
[3]
杨惠芳, 王绵珍, 王治明, 等. 体力劳动者职业紧张与工作能力现状及关系的研究[J]. 工业卫生与职业病, 2006, 32(5): 275-279. DOI:10.3969/j.issn.1000-7164.2006.05.005
[4]
Wagner LI, Jason LA, Ferrari JR. Chronic fatigue syndrome, chronic fatigue, and psychiatric disorders: predictors of functional status in a national nursing sample[J]. Journal of Occupational Health Psychology, 1999, 4(1): 63-71.
[5]
周文慧, 余善法. 某些紧张因素和基因易感性与高血压发生的关系研究进展[J]. 中国职业医学, 2007, 34(3): 243-244. DOI:10.3969/j.issn.1000-6486.2007.03.029
[6]
Schnall PL.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job strain workplace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and left ventricular mass index[J]. JAMA, 1990, 263(14): 1929. DOI:10.1001/jama.1990.03440140055031
[7]
阎克乐, 张月娟, 张文彩. 心理神经免疫学[J]. 心理科学, 1997, 20(4): 357-358.
[8]
张学锋, 余海涛, 李健. 职业紧张与免疫功能[J]. 川北医学院学报, 2004, 19(2): 177-180. DOI:10.3969/j.issn.1005-3697.2004.02.145
[9]
Smith EM, Cadet P, Stefano GB, et al. IL-10 as a mediator in the HPA axis and brain[J]. Neuroimmunol, 1999, 100(1-2): 140-148. DOI:10.1016/S0165-5728(99)00206-4
[10]
王治明, 兰亚佳. 紧张和职业紧张[J]. 劳动医学, 2001, 18(3): 186-188. DOI:10.3969/j.issn.1006-3617.2001.03.026
[11]
张长虎. A型行为与休闲疗法[J]. 健康生活, 1995, 3: 47.
[12]
董文骏, 杨天池, 毛国华. A型行为对职业紧张影响[J]. 中国公共卫生, 2010, 26(7): 923-924.
[13]
丁文清, 宋辉. 不同职业人群职业紧张问题的研究现状[J]. 宁夏医学院学报, 2003, 25(6): 452-454. DOI:10.3969/j.issn.1674-6309.2003.06.033
[14]
谷桂珍, 薛改样, 余善法. 文化程度对职业紧张测试结果的影响[J]. 中国职业医学, 2002, 29(1): 28-29. DOI:10.3969/j.issn.1000-6486.2002.01.010
[15]
周文慧, 余善法. 社会支持与职业应激的关系[J].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2007, 25(4): 220-223. DOI:10.3760/cma.j.issn.1001-9391.2007.04.008
[16]
李健, 张学锋, 王治明. 职业紧张研究的方法学[J]. 川北医学院学报, 2005, 20(3): 353-356. DOI:10.3969/j.issn.1005-3697.2005.03.054
[17]
王林, 曾晓立, 林立. 职业紧张及其对策[J].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2001, 10(2): 157-158. DOI:10.3760/cma.j.issn.1674-6554.2001.02.046
[18]
刘晖, 单永乐, 邵华. 职业紧张对职业人群健康的影响及其干预[J]. 山东医药, 2010, 50(15): 112-113. DOI:10.3969/j.issn.1002-266X.2010.15.069
[19]
兰亚佳. 工作场所的职业紧张与控制[J]. 现代预防医学, 2006, 33(2): 255-256. DOI:10.3969/j.issn.1003-8507.2006.02.066
[20]
刘春燕, 刘春明. 论医务人员工作倦怠的形成因素与干预策略[J]. 实用医技杂志, 2006, 13(18): 3 273-3 274.
[21]
倪建华, 彭益生. 浅论职业紧张的干预[J]. 实用预防医学, 2004, 11(6): 1 249-1 250.
[22]
李志新, 刘兆炜. 职业紧张与健康的研究现状[J].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 2007, 23(3): 301-303. DOI:10.3969/j.issn.1006-4028.2007.03.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