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辐射卫生  2012, Vol. 21 Issue (1): 103-104  DOI: 10.13491/j.cnki.issn.1004-714x.2012.01.057

引用本文 

吕冬亮, 杜锋, 谷水君, 祝莹, 徐斌, 邵华, 韩琦. 鼻骨双侧位摄影与螺旋CT检查在鼻骨骨折中的应用分析[J]. 中国辐射卫生, 2012, 21(1): 103-104. DOI: 10.13491/j.cnki.issn.1004-714x.2012.01.057.

文章历史

收稿日期:2011-08-08
鼻骨双侧位摄影与螺旋CT检查在鼻骨骨折中的应用分析
吕冬亮 , 杜锋 , 谷水君 , 祝莹 , 徐斌 , 邵华 , 韩琦     
浙江省慈溪市第三人民医院放射科, 浙江 慈溪 315324
摘要目的 探讨鼻骨双侧位摄影和螺旋CT检查在鼻骨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43例鼻骨骨折的DR、CT检查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43例患者中单侧位摄影诊断鼻骨骨折22例(51.1%), 双侧位摄影诊断鼻骨骨折37例(90.7%)。CT检查诊断鼻骨骨折43例(100%), 其中单侧鼻骨骨折14例, 双侧鼻骨骨折29例, 并对鼻区复合骨折和周围情况诊断明确。结论 鼻骨单侧位摄影只是简单初步的筛选方法, 双侧位摄影能较准确诊断鼻骨骨折, 但无法显示鼻区其他情况。CT检查能确定鼻骨骨折的有无, 并清晰的显示鼻骨骨折的类型、范围、程度等, 具有更大的应用、诊断价值, 可作为鼻骨骨折诊断的金标准。
关键词鼻骨骨折    X射线摄影    螺旋CT    

鼻骨骨折在颜面部外伤中较常见,鼻骨骨折的有无及鼻骨骨折的类型、范围、程度不仅关系到临床治疗,更关系到法医学鉴定[1]。为了更好的加强鼻骨骨折检查技术的认识,回顾分析我院2007年1月~2010年12月43例鼻骨骨折的DR、CT检查的影像学表现,对其作对比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因鼻面部外伤而同时行DR和CT检查的患者43例。男28例,女15例,年龄12~58岁,平均年龄31岁。临床表现主要有鼻面部肿胀、淤血、疼痛、鼻腔出血、鼻部畸形等。

1.2 方法

DR摄影采用KODAK 7100机,俯卧双侧位投照。投照参数:管电压55kV,管电流200mA,10 mAs。CT扫描采用SIEMENS SOMATOM Emotion 6层螺旋CT机,行鼻部横轴位扫描,扫描范围为鼻尖~鼻根部,扫描线尽量垂直鼻背,扫描条件: 130 kV,有效mAs100,扫描层厚2mm,采集6 × 0.5mm,螺距0.85。检查结束后,原始数据分别采用卷积核H20s平滑和H70s锐利作薄层0.75mm重建,重建后图像传送至Syngo工作站,并进行多平面重建(MPR)、容积重建(VRT)。采用骨窗和软组织窗分别观察骨组织和软组织情况。

2 结果 2.1 DR结果

单侧位片,明确可见骨折22例(51.1%),表现为鼻骨连续性中断、鼻骨骨折块不同程度移位、鼻骨塌陷等。2例骨折可疑。双侧位片可见骨折37例(90.7%)。其中线性骨折8例(21.6%),错位、凹陷骨折18例(48.6%),混合性骨折11例(29.8%)。

2.2 CT检查结果

43例行CT扫描,所有鼻骨骨折100%全部显示,并清晰显示鼻区周围情况。根据鼻骨骨折的数量和并发症将其分为: ①单纯鼻骨骨折(包括单发鼻骨骨折、多发鼻骨骨折) :单发鼻骨骨折(即一侧鼻骨骨折) 14例(32.6%),其中线性骨折6例(42.9%),粉碎性骨折7例(50.0%),混合性骨折1例(7.1%)。多发鼻骨骨折(即两侧鼻骨骨折,包括两侧粉碎性骨折) 29例(67.4%),线性骨折6例(20.7%),粉碎骨折18例(62.1%),混合性骨折5例(17.2%)。②鼻区复合骨折[2]:骨折伴鼻颌缝分离2例,伴上颌窦壁骨折4例,眼眶壁骨折1例,筛骨正中板骨折1例,鼻中隔骨折1例,上颌窦积液3例,筛窦积液2例,鼻腔内积液28例。所有病例均见不同程度局部软组织肿胀。见图 1~图 3

图 1 ① 左侧位摄影鼻骨骨折可疑。②右侧位摄影鼻骨线性骨折。③轴位CT显示两侧鼻骨骨折,鼻骨汇合部骨折。

图 2 ①、②双侧位摄影鼻骨未见明显骨折。③轴位CT清晰显示左侧鼻骨骨折,断端移位。

图 3 ①、②双侧位摄影鼻骨线性骨折可疑。③轴位CT显示两侧鼻骨骨折,左侧内陷。④矢状位重建显示骨片后移。⑤、⑥VRT重建图像上形象显示两侧鼻骨骨折,空间立体感强。
3 讨论 3.1 鼻骨的解剖

正常鼻骨为左右各一的长方形薄骨片,骨壁光整,成人的鼻骨弯曲凸面甚薄,左右对称,接近鼻额缝最厚。鼻骨上缘与额骨鼻突相接,其间有鼻额缝。鼻骨下缘与鼻软骨相接,侧缘与上颌骨额突相接,其间有鼻颌缝。鼻骨上部窄而厚,下部扁而宽,鼻骨在侧位像表现为由鼻额缝起呈细长的尖刀状的致密影,前缘光整。观察时应注意鼻额缝、鼻上颌缝及鼻骨内面血管沟纹影,勿误为骨折[3]

3.2 鼻骨骨折的双侧位摄影诊断价值

本组数据显示,单侧位摄影诊断鼻骨骨折22例,阳性率为51.1%;双侧位摄影诊断鼻骨骨折37例,阳性率为90.7%,与文献报道X射线平片诊断率89.29%相似[4]。可见,鼻区外伤患者,鼻骨侧位片尤其是双侧位摄影基本能诊断鼻骨骨折,但无法显示鼻区其他骨骼骨折[5]。6例未见骨折征象,分析其主要漏诊原因: ①一侧鼻骨骨折者,骨折端无明显移位时,由于健侧鼻骨挺直,遮住患侧鼻骨骨折线。②骨折位于鼻骨上部时,由于重叠显示不清而致漏诊。③侧位片对骨缝分离显示不清。

3.3 鼻骨骨折的CT检查价值

本组数据CT检查鼻骨骨折100%显示,无一漏诊,而且对鼻区周围情况,如上颌窦、筛窦、眼眶、鼻腔等显示清晰。螺旋CT采用横轴位扫描技术,能在同一平面显示两侧鼻骨,解剖结构清晰明了,可两侧对比观察。鉴于鼻骨解剖的对称性,对于判断是否有骨折诊断价值非常高,并且对鼻骨的塌陷、变形、成角的能清楚显示。矢状面重建可显示骨折前、后、上、下移位的情况; 冠状面重建可显示骨折左、右移位的情况; VRT图像上通过任意调整角度,充分暴露骨折线,整体显示骨折的程度和范围,空间立体感很强,对需选择手术治疗的病人和家属在鼻骨骨折空间立体结构上的形象认识有很大的帮助[6]。在检查中,我们得出的经验是:采用薄层扫描技术,层厚2mm,减薄0.75mm重建; 扫描基线尽可能垂直鼻骨; 采用骨算法重建成像; 结合多平面重建(MPR)、容积重建(VRT),可以准确、清晰的显示鼻骨骨折。同X射线侧位摄影相比,螺旋CT具有非常明显的优越性: ①准确地判断有无鼻骨骨折。②明确显示骨折的类型。③确定骨折的位置。④确定骨折的范围及鼻区周围组织损伤情况。

3.4 检查方法的选择

鼻区外伤患者,鼻骨双侧位摄影,作为常规的、简便的、快捷的检查方法,能较准确地诊断鼻骨骨折,但无法显示鼻区其他骨骼骨折。对于鼻区复合性骨折,多层螺旋CT,采用薄层扫描及三维重建技术,可清晰、准确地诊断骨折,是目前诊断鼻骨骨折的最佳方法[7],可作为鼻骨骨折诊断的金标准。

参考文献
[1]
赵小林. 鼻骨骨折的法医学鉴定[J]. 中国法医学杂志, 2010, 25(4): 293-296. DOI:10.3969/j.issn.1001-5728.2010.04.034
[2]
王惠芝, 孙璐, 闫罡, 等. X线侧位片与高分辨率CT对鼻骨骨折的对比研究[J]. CT理论与应用研究, 2002, 11(3): 33. DOI:10.3969/j.issn.1004-4140.2002.03.010
[3]
胡宝华, 饶敏, 周惠. 鼻骨骨折影像学检查的漏误诊分析[J]. 上海医学影像, 2010, 19(1): 58-60.
[4]
马建春, 欧阳华中, 刘丽. 56例鼻骨骨折的X线平片和CT扫描的临床诊断价值分析[J]. 中外医疗, 2008(30): 159. DOI:10.3969/j.issn.1674-0742.2008.30.135
[5]
孟存芳, 赵文礼, 高颖, 等. 鼻区骨折53例CT诊断分析[J].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08, 31(3): 57. DOI:10.3969/j.issn.1008-0104.2008.03.042
[6]
Schlosser RJ, Faust RA, Phillips CD, et al. Three-dimensional computed tomography of congenital nasal anomalies[J]. Int J Pediatr Otorhinolaryngol, 2002, 65(2): 125-131. DOI:10.1016/S0165-5876(02)00147-7
[7]
侯开渝, 肖德贵, 王锡增, 等. 鼻骨细微解剖结构和鼻骨骨折的高分辨率CT研究[J]. 中华放射学杂志, 2005, 39(5): 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