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放射学是将放射诊断技术与影像方法引导下的导管治疗技术于一体,为疾病诊断和治疗开拓了新的途径。操作人员必须在X射线透视下进行检查和治疗,有时几乎完全暴露在X射线下,致使在床边操作的人员可能受到较大的辐射剂量。为了解介入放射学工作人员的受照剂量和防护情况,我们选择部分从事介入放射治疗的单位,开展了介入放射学操作人员受照剂量调查和防护评价。
1 检测对象和方法 1.1 监测对象我们对广州市36名介入放射操作人员进行调查。
1.2 检测仪器及用品450P辐射剂量仪; TLD-5500热释光阅读器; LiF(Mg,Cu,P)热释光剂量计。
1.3 机器设备及防护4家医院的6台心血管造影机(DSA机)为飞利浦公司、东芝公司和美国GE公司生产的机器,并配备床下侧吊帘、床上防护铅玻璃和床侧可移动竖屏三种防护设施。
1.4 方法① 介入操作人员(铅围脖内外颈部、铅衣内外胸部、铅衣内外下腹、铅裙内外性腺)受照剂量检测。②放射防护设施(床下侧吊帘、床上防护铅玻璃、床侧可移动竖屏)前后辐射剂量检测。③介入机房(机房大门、小门、观察窗、墙体周围)辐射防护比释动能率检测。
2 结果与分析 2.1 放射操作人员的受照剂量由表 1可见,在工作中,介入放射操作人员平均受照剂量别为575 μSv /次,按手术类型分,腹部介入(经皮胆道引流术、肝动脉栓塞造影、膀胱动脉灌注化疗术)介入放射操作人员的受照剂量最高,平均超过1 000 μSv /次; 先天心封堵术介入放射操作人员的受照剂量最低,为27 μSv /次。说明在工作中,介入放射操作人员受照剂量随患者的体厚,介入部位,操作的熟练程度,手术难易度而不同。因此操作者应熟悉操作及术前需要有详尽的治疗计划。操作人员身体各部位(颈部、胸部、下腹和性腺)受照剂量均达到500 μSv /次以上,其中下腹受照剂量最高。穿戴防护衣后,介入放射操作人员平均剂量480 μSv /次,剂量下降率平均为16.53%。放射操作人员下腹和性腺剂量下降率最大为21%以上。说明铅衣、铅裙对腹部和性腺的防护效果最好。铅围脖对颈部有一定的防护效果,但防护效果比铅衣、铅裙效果差些。
由表 2可见,三种防护设施(床下侧吊帘、床上防护铅玻璃、床侧可移动竖屏)表面接受的剂量为499 ~ 1 355 μSv /次,平均为1 002 μSv /次。设施后面的剂量都有所下降,三种防护设施剂量屏蔽率为37.19 ~ 57.08 %。床侧可移动竖屏屏蔽率最好。从表 1、2可中可看出,例如肝动脉栓塞造影:设施前剂量2 324 μSv /次; 设施后剂量1 729μSv /次; 防护衣外1 030μSv /次; 防护衣内989μSv /次,剂量是逐渐下降,剂量总下降率为57.44%。说明在介入防护工作中,采用防护设施非常重要,作为人体的第一层防护,屏蔽50%以上的射线。同时采用设施防护和穿戴防护衣防护,屏蔽剂量的效果最好。
由表 3可见,介入放射工作场所的机房大门、机房小门、观察窗和墙体周围辐射防护比释动能率平均为(0.11 ~ 0.28) μGy.h-1,符合国家卫生防护标准[1]。说明各单位都非常重视机房周围的辐射安全。
介入操作人员穿戴防护服对降低人员的受照剂量水平效果明显。在本调查中,由于铅帽的重量对颈部造成压力,铅眼镜易掉落,有视力问题的人员不易配戴,部分操作者都没有带铅帽及铅眼镜。因此,本调查未对铅帽、铅眼镜对头、眼射线的遮挡作用进行统计。铅围脖、铅衣、铅裙对降低操作者颈、胸、下腹、性腺的射线有好的遮挡作用。剂量下降率最高可达46%以上,说明防护用品可减少操作人员一半的剂量。同时在介入放射工作中采用多种防护设施可有效降低介入操作者所受辐射危害,这对保障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与安全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尽可能选用防护性能良好、使用方便的防护用品。加强放射防护知识的宣传和培训,提高介入操作者的防护意识和操作熟练程度。减少对受检者的曝光时间和次数,使工作人员和患者的受照剂量降低剂量最低水平。
[1] |
GBZ 130-2002, 医用X射线诊断卫生防护标准[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