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武汉大学基础医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71
炎性乳腺癌是一种特殊类型的乳腺癌, 发病率约占乳腺癌的1%~6%[1, 2], 恶性程度高, 发展迅速, 预后差。笔者回顾性研究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炎性乳腺癌14例患者的钼靶X射线表现、高频超声表现及其病理特征, 旨在确定炎性乳腺癌的影像表现和临床病理的相关性。
1 材料方法 1.1 一般资料收集我院2007年8月~2010年11月份乳腺癌患者116例, 其中1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炎性乳腺癌, 均为女性, 单侧发病, 年龄32~65岁(平均年龄45岁)。14例患者均以乳腺红肿增大就诊, 体检所见:14例患者均可见患侧乳腺红肿, 乳腺局限性增大或弥漫性增大, 其中11例出现橘皮样改变, 10例病变同侧腋下可扪及肿大淋巴结。所有患者均常规行胸片、腹盆腔超声检查及同位素骨显像检查, 结果均未见转移征象。
1.2 影像检查14例患者分别行乳腺钼靶和超声检查。乳腺钼靶检查均采用美国GE公司DMR+乳腺钼靶X射线机, Kodak公司增感屏及Kodak Directview CR 950 CR处理器。全部病例双侧乳腺摄常规轴位及内外侧斜位, 其中2例(因腋下触及肿大淋巴结而侧斜位片上未见明确显示)加摄腋下位。全部病例乳房切除术前均进行经皮穿刺活检, 术后标本行病理学检查。乳腺超声检查均采用GE公司LOGD5PRO超声诊断仪, 高频探头7.5Hz。
1.3 判定指标X射钼靶影像分析指标分别包括:肿块(有、无)、边界(清或不清)、钙化(有、无)、淋巴结肿大(有、无)等; 超声观察指标包括:肿块(有、无)、皮肤及皮下组织增厚(有、无)、淋巴管有扩张(有、无)、腺体结构紊乱(有、无)、回声不均(有、无), CDF Ⅰ:血流信号分布异常(有、无)。
2 结果表 1、2中, 14例患者钼靶和超声同时可见肿块者3例, 与临床体检中一致者3例, 其中没有临床未发现而钼靶发现的病例; 其中临床未发现而超声发现2例, 肿块平均大小2.5cm; X射线钼靶检查出现最多的异常征象为乳腺皮肤增厚, 为12例(86%), 超声检查出现最多的异常征象为皮肤的增厚13例(93%);
3 讨论炎性乳腺癌较少见, 1924年Lee和Tannenbaum首先使用了炎性乳腺癌这一概念, 炎性乳腺癌为临床及X射线诊断名称而非病理诊断。炎性乳癌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弥漫型癌", 占乳癌的5%[1], 是一种分化低的乳癌, 多发生于年轻妇女, 其病重、进展快、恶性度高。因其癌细胞弥漫性生长, 广泛侵犯表皮层淋巴管及皮下组织形成栓塞性的未分化癌, 所以临床表现皮肤肿胀呈暗红色, 部分或全部乳房受累, 皮肤呈橘皮样改变, 早期即可向腋下及锁骨上淋巴结转移, 预后很差。
3.1 炎性乳腺癌的钼靶表现与其病理基础炎性乳腺癌的最常见影像表现为皮肤增厚(本组84%), 增厚程度不一, 通常是乳房越小, 增厚比较明显。Wilson等[3]报道乳房皮肤正常厚度不会超过2.5~3 mm。在钼靶片上, 炎性乳腺癌的皮肤增厚从乳房的下象限开始明显, 然后迅速发展为整个乳房弥漫性皮肤增厚。可以鉴别其他乳房炎性疾病和硬化癌的局限性皮肤增厚。皮肤增厚可以导致乳房密度增加, 而基质部粗糙改变的病理基础为肿瘤浸袭, 以及淋巴管, 毛细血管和表皮静脉的阻塞。炎性乳癌的X射线直接征象(肿块或恶性钙化)出现率报道不一, 本组有3例见肿块, 其中1例并恶性钙化; 有4例见恶性钙化而无肿块。本组报道中炎性乳腺癌约占12%, 其中浸润性导管癌10例, 乳头状癌2例, 粉刺型管内癌1例, 髓样癌1例。炎性乳癌独具的病理特点是乳腺及皮肤组织内大量淋巴管癌栓形成[2]。本组14例中经手术病理发现13例患者皮肤淋巴管网有癌细胞, 并有血管淋巴管侵犯, 约占93%。本组病例大部超声表现均符合其病理改变。组织病理:临床检查为乳腺局部皮肤红肿热痛, 可伴有乳腺红肿及片状水肿和橘皮样改变; 镜下可见异型癌细胞浸润, 多呈弥漫性浸润, 可见淋巴管癌栓。
3.2 超声表现及其优越性在本组病例中, 超声显示6例有不同程度患侧乳房皮肤及皮下组织增厚、淋巴管有扩张、腺体结构紊乱、增厚、层次不清、回声不均, CDF Ⅰ:血流信号分布不均, 方向不一。腋下超声检出肿大的淋巴结4例, 合并锁骨上淋巴结肿大1例, 淋巴结大小3.5cm × 1.6cm。淋巴管扩张10例。超声对Ⅱ和Ⅲ级淋巴结尤其有价值, 这些淋巴结在腋窝的顶部, 胸肌的后面, 不能触摸到, 其超声表现和Ⅰ级淋巴结一致。检查腋窝淋巴结, 超声比触摸和钼靶都要敏感, 如本组的淋巴结受累, 钼靶就是过低评价。显示皮肤和胸肌的侵犯, 超声也比钼靶优越(本组有2例超声显示胸肌的侵犯。在手术前, 钼靶是不可能显示紧贴胸壁肌肉结构的乳腺癌病灶的大小和范围。如果乳腺癌向表面延伸, 侵犯胸大肌, 导致胸大肌部分后缘移位而不能确认。因此, 术前的肿瘤范围的准确定位对手术是很关键的。在本组, 钼靶是不可能提示这方面的信息。CT和MR也可以显示乳腺癌的胸壁侵犯, MR比CT更加优越。Morris等报道了19例乳腺癌的胸壁肌肉侵犯:在MR上呈肌肉强化表现, 为100%的准确性[4]。
3.3 炎性乳腺癌与乳腺炎鉴别前者发生于任何年龄, 呈肿块和浸润型, 局部结构扭曲, 可有分叶状毛刺状改变, 病变密度较炎症更高, 周围组织与腺体呈渐移性改变, 边缘不清晰, 无水肿环, 乳腺疼痛明显, 后者多见于年轻女性, 常发生在哺乳期, 多发于乳晕后中央大导管区, 常伴有皮温升高, 白细胞升高, 抗炎治疗效果明显[5]。总之, 炎性乳腺癌是一种高度恶性的肿瘤, 病程进展迅速, 呈局部浸润性特征, 预后较差[3]。孤立的炎性体征是强烈提示炎性乳腺癌的临床表现。炎性乳腺癌的钼靶表现包括皮肤和基质增厚, 或和乳腺弥漫性密度增加, 有或无合并肿块, 或和恶性类型的微小钙化。超声不仅可以显示被水肿隐藏的肿块, 而且进一步证实皮肤和胸肌侵犯与腋窝受累。因此炎性乳腺癌的影像表现和其临床病理是密切相关的。
[1] |
沈昆炜, 沈镇宙. 炎性乳腺癌[J]. 实用癌症杂志, 1998, 13(2): 158-168. DOI:10.3969/j.issn.1001-5930.1998.02.038 |
[2] |
Mooce MP, Ihule JK, Crowe JP, et al. Inflamnatory breast cancer[J]. Arehsug, 1991, 126(3): 304. |
[3] |
Wilson SA, Adam EJ, Tucker AK. Patterns of breast skin thickness in normal mammograms[J]. Clin Radiol, 1982, 33: 691-693. DOI:10.1016/S0009-9260(82)80407-8 |
[4] |
Morris EA, Schwartz LH, Drotman MB, et al. Evaluation of pectoralis major muscle in patients with posterior breast tumors on breast MR images:early experience[J]. Radiology, 2000, 214: 67-72. DOI:10.1148/radiology.214.1.r00ja1667 |
[5] |
Petrek JA, Dukoff, Rogatko A. Pregnancy-associated breast cancer[J]. Cancer, 1991, 67(14): 869-87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