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8年,我国第一台感应电子加速器被北京医学院肿瘤医院引进并用于医疗[1],如今,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已经普遍应用于全国各大医院进行临床肿瘤的放射治疗,因此,对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放射治疗机的主要性能指标进行质控和放射防护的检测和研究都是非常必要的。加速器设备性能检测和防护检测是一个复杂而且技术要求较高的工作,它不仅是辐射危害得以有效控制的一项重要措施,也是放射卫生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2]。笔者对一台SIEMEN公司的15MV Primus M数字直线加速器部分性能和放射防护状况进行了检测和分析,希望能为放射治疗工作者提供一点借鉴和参考,为临床放射治疗提供一点有意义数据。
1 仪器和检测内容 1.1 仪器15MV Primus M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包括6MV挡)、451P电离室巡测仪; PTW-UNIDOSE剂量仪; RTS-200s二维扫描水箱; BH3105中子测量仪; 钢板尺等。以上所使用的剂量仪和电离室每年都经国家标准实验室标定。
1.2 检测内容 1.2.1 加速器性能检测本按照国家标准GB15213-94《医用电子加速器性能和试验方法》[3]对剂量校准的相对偏差、剂量监测系统重复性、线性、稳定性、辐射野的均整度和对称性、等中心偏差和射野与光野重合度误差等[4]指标进行检测,本次检测加速器标称能量为15MV(含6MV挡)。
1.2.2 加速器防护检测对加速器防护检测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GBZ126-2002《医用电子加速器卫生防护标准》和GBZ161-2004《医用γ射束远距治疗防护与安全标准》[5, 6],并按国家标准中的布点原则进行检测。
2 加速器性能和防护检测结果 2.1 加速器性能检测结果加速器的性能测量与计算结果见表 1和表 2。从中可以看出,该加速器的各项性能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表明该加速器是合格的。
加速器机房周围场所辐射水平检测布点如图 1。检测条件:加速器15MV挡处于出束状态,X射线1m处输出剂量率400cGy/min,测量防护墙时,无散射体,射束投向该防护墙,照射野为最大照射野40cm × 40cm; 测量防护门时,散射体为30cm × 30cm × 30cm水体模型,有用线束分别按0°、90°、180°和270°四个方向分别测试; 测量天空散射时,无散射体,射束向上,测量治疗室周围距加速器等中心15 ~ 30m范围内的辐射水平,包括附近建筑物临近加速器窗口(东侧和南侧建筑三楼窗户); 测量中子辐射,感生放射性。检测结果如表 3。
从性能检测结果来看,该医用加速器性能指标检测结果符合国家标准GB15213要求,因此,该加速器能有效地保证放射治疗质量。但医院仍要对该加速器进行定期的质量检测。实践表明,运行多年的加速器需要缩短检测周期,以便及时发现加速器有关卫生防护性能的问题或趋向,从而及时解决可能存在的问题,更好得为患者服务。[7]
从防护检测结果来看,如果按每年工作2 000h计算,职业人员最大为1.38mSv/a,公众为0.24mSv/a,加速器机房防护符合GB18871-2002《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8]附录B1规定,天空散射也符合标准要求的导出值,中子辐射低于探测限,小于0.10μGy/h,机头感生放射性符合GBZ126 - 2002《医用电子加速器卫生防护标准》第3.6条距设备表面5cm和1m处由感生放射性所造成的吸收剂量率分别不得超过0.2mGy·h-1和0.02m Gy·h-1的要求。不过主屏蔽墙泄露辐射剂量率为0.79μSv/h,高于本底水平几倍,对职业人员来讲,在年个人剂量限值以内,但考虑到ALARA[9],应加强一下防护,平时应定期检测周围辐射水平,防止建筑材料的老化影响防护效果。
总之,放射诊疗设备性能检测和放射工作场所辐射防护工作是辐射危害前期预防和控制的一项重要管理制度,是放射诊疗工作安全有效开展的重要保证。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放射防护评价工作正在逐步走上规范化、法制化管理轨道[10]。放射防护安全不仅靠良好的防护技术措施,而且必须通过有效的防护管理要求来实现。
因此,防护管理要求与防护技术要求并重,随着新的放射诊疗技术的产生和发展,在职业照射的控制方面呈现许多新的重要转变,未来的放射防护工作会给放射工作者带来更大的挑战。
[1] |
黄伟旭, 杨浩贤, 杨宇华, 等. 广东省医用电子加速器应用现状调查分析[J]. 中国辐射卫生, 2007, 16(3): 316-317. DOI:10.3969/j.issn.1004-714X.2007.03.035 |
[2]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0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S].(2002年5月1日施行).
|
[3] |
GB15213-94, 医用电子加速器性能和试验方法[S].
|
[4] |
杨晓光, 贺强, 李鹏武. GK-6MeV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性能检测与分析[J]. 质控与计量, 2009, 24(1): 43-44. |
[5] |
GBZ126-2002, 医用电子加速器卫生防护标准[S].
|
[6] |
GBZ161-2004, 医用γ射束远距治疗防护与安全标准[S].
|
[7] |
陈海英, 于忠辉, 王义革. WDVE-6型电子直线加速器性能检测与评价[J]. 中国辐射卫生, 2010, 19(2): 191-192. |
[8] |
GB18871-2002, 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S].
|
[9] |
Fassò A, Rokni R. Operational radiation protection in high-energy physics accelerators: implementation of ALARA in design and operation of accelerators[J]. Radiat Prot Dosimetry, 2009, 137(1-2): 94-99. DOI:10.1093/rpd/ncp189 |
[10] |
晁斌. 借鉴OSHMS管理模式加强放射防护自身管理[J]. 实用预防医学, 2004, 11(6): 1 230-1 2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