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辐射卫生  2011, Vol. 20 Issue (2): 245-246  DOI: 10.13491/j.cnki.issn.1004-714x.2011.02.068

引用本文 

张艳明, 张东峰. 放化疗联合治疗中晚期宫颈癌64例疗效观察[J]. 中国辐射卫生, 2011, 20(2): 245-246. DOI: 10.13491/j.cnki.issn.1004-714x.2011.02.068.

文章历史

收稿日期:2010-10-25
放化疗联合治疗中晚期宫颈癌64例疗效观察
张艳明 , 张东峰     
山西省临汾市第四人民医院肿瘤科, 山西 临汾 041000
摘要目的 对比化疗配合放射治疗与单纯放疗治疗宫颈癌疗效, 探讨综合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64例Ⅱ~Ⅲ中晚期宫颈癌患者分成两组, 放疗同步化疗(A组)34例, 在放疗同时给予PF方案化疗2~4周期, 化疗第一天开始行放射治疗。单纯放疗组(B组)30例, 两组放射治疗均用6MV X射线盆腔大野前后对穿体外照射, DT:45~50Gy; 并加192IrHDR腔内后装照射, A点DT:20~25Gy。结果 A组和B组近期有效率分别为100%和96.67%, 两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A组和B组的3年生存率分别为73.51%和56.67%,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毒性反应方面, 同步放化疗组高于单纯放疗组, 尤以造血系统和消化道反应为主, 但大部分能耐受。结论 中晚期宫颈癌患者PF方案同步放化疗可提高生存率。
关键词宫颈癌    放疗    化疗    

宫颈癌是全球妇女中仅次于乳腺癌的第二个常见的恶性肿瘤, 在发展中国家妇女中则是最常见的肿瘤。在我国它一直居妇科恶性肿瘤首位[1]。其主要的治疗手段是手术及放疗, 中晚期主要以放射治疗为主, 化疗仅用于晚期、复发宫颈癌的姑息治疗。经过手术或放射治疗, 早期宫颈癌预后良好, 而中晚期宫颈癌预后不佳。尽管近几十年来手术及放疗技术不断进步, 中晚期宫颈癌的预后并未得到改善[2], 近几年, 随着化疗药物的发展, 联合放化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越来越受到重视。联合放化疗可以明显改善宫颈癌患者的生存率, 提高肿瘤的局部控制率, 降低远处转移率[3], 已成为当前改善宫颈癌疗效的一种主要方法。本组采用化疗联合放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34例, 并与同期单纯放疗组30例相比较,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2000年1月~2005年1月64例患者入组。入选条件:均为首次治疗病例, 临床确诊的中晚期宫颈癌患者, 年龄33~77岁, 中位年龄54岁, 卡氏评分≥70分; 一般情况好, 心肝肺功能正常。64例患者随机分为放疗同时加用化疗组(A组)34例, 放疗采用直线加速器产生的6MV X射线照射配合192IrHDR腔内后装照射。单纯放疗组(B组)30例, 放疗方法同A组。

1.2 治疗方法 1.2.1 化疗方法

全部采用深静脉插管化疗, 方案为PF, 即DDP30~40mg d1-3静脉滴注, 5-Fu750mg d1-5静脉滴注。化疗过程中结合阿扎司琼、苯海拉明、地塞米松等预防呕吐。每3~4周重复, 共2~4次。

1.2.2 放射治疗方法

两组均采用西门子公司的直线加速器, 6MV-X射线体外照射, 上界在L4与L5之间, 下界为闭孔下缘, 左右界为真骨盆各旁开1.5cm~2cm, 盆腔大野体外照射DT:45~50Gy, 前后野对穿照射, 每次每野2Gy, 5次/周, 盆腔中心剂量为DT30Gy后, 于全盆腔野中间挡铅, 同时行142Ir腔内后装照射, 腔内照射当日停外照射1次, 腔内照射每周一次, A点剂量6Gy/次, 共3次, A点剂量18Gy。

1.2.3 疗效观察

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均做妇科检查、B超或CT检查, 观察局部肿块消退情况及盆腔情况, 定期做血常规、心、肝、肾功能检查, 观察副作用并及时处理。定期门诊复诊, 行妇科检查、涂片, 详细记录肿瘤变化。

1.2.4 疗效评价

疗效评价按WHO (1981)标准, 完全缓解(CR), 部分缓解(PR), PR+CR为有效, 无变化(NC), 进展(PD)。

1.2.5 毒副作用

采用世界卫生组织(WHO)规定化疗毒副作用评价标准进行评价。

1.2.6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资料采用SPSS11.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 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 计量资料用t检验。

2 结果 2.1 近期疗效

放疗结束后3个月, 2组患者肿瘤消退情况:

A组:CR 28例, PR 6例, NC 0例, PD 0例。

B组:CR 21例, PR 8例, NC 1例, PD 0例。

总有效率96.67%, 差别无统计学意义(表 1):

表 1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2.2 生存率

A组3年生存率为56.67%(17/3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 2)。

表 2 两组患者生存率
2.3 化疗不良反应及放疗并发症

放化疗期间的毒副反应主要是骨髓抑制及消化道反应。单放组(B组)骨髓抑制(主要为Ⅰ度)和胃肠道反应都较轻, 而放化同步组(A组)较单放组重, 骨髓抑制主要为Ⅱ度, 胃肠道反应主要为Ⅱ~Ⅲ度, 经积极治疗后和对症处理后, 不影响治疗。两组患者放疗中均出现过急性肠炎症状, 表现为轻中度腹泻, 无便血者, 放化组未见腹泻症状加重, 给予对症治疗可缓解。

3 讨论

我国是宫颈癌高发地区, 腔内近距离治疗配合体外照射已经成为宫颈癌公认标准治疗方案[4], 对于中晚期宫颈癌以根治性放射治疗为首选, 但总有30%~40%的患者失败, 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是肿瘤的局部未控和复发, 其次是淋巴结转移和远处播散, 可能有肿瘤体积大, 有较多乏氧细胞对放疗不敏感, 宫旁侵润对局部放疗不敏感。放疗不能控制照射野以外的亚侵润灶有关。增加放疗剂量也难提高盆腔控制率, 并且放疗达一定剂量时, 并发症明显增加[5]。为了提高中晚期宫颈癌患者的生存率, 多数学者都认为放疗与化疗同时进行较单纯放疗近期疗效提高, 并提高生存率[6]。放化疗可以抑制照射引起的亚致死性损伤与潜在致死性损伤的修复, 并可能提高乏氧细胞的放射敏感性。应用化疗药物主要有顺铂、氟尿嘧啶、丝裂霉素等, 1999年美国先后报道了GOG、RTOG、SWOG进行的5个以顺铂为基础的同步放化疗大样本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研究结果, 显示同步放化疗能提高生存率, 因此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NCI)推荐放射治疗联合以顺铂为主的化疗为治疗局部进展期宫颈癌标准治疗方案。本组资料显示, 放化组与单放组局部完全控制率分别为100%和96.67%, 两者无明显。本报道中放化组3a生存率为73.51%(25/34), 单放组3a生存率为56%~67%(17/30), 两者有显著差异。PF方案在治疗中患者一般都能耐受, 如本组中放化同步组(A组), 骨髓抑制(主要为Ⅱ度), 肠胃道反应(主要为Ⅱ度~Ⅲ度), 较单放组重, 但经积极治疗和对症处理后不影响治疗, 但Ohishi等报道其胃肠毒性发生率较高[7]。若不给予积极的对症支持治疗, 将会延迟放射治疗的进行, 延长疗效而降低疗效, 因此, 随着高效止吐剂及各种造血细胞刺激因子在临床中的广泛应用, 放疗同时进行化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将得到进一步的推广。

参考文献
[1]
孙燕, 石近凯主编. 临床肿瘤内科手册[M]. 5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7: 168.
[2]
Rosa Tombaro Giovann Scambia Massimo D; Maio, et al. The role of chemotherapy in locally advanced, metastatil and recurret cervical[J]. Critical Reviews in Oncology/Hematology, 2004, 52: 33. DOI:10.1016/j.critrevonc.2004.05.003
[3]
Rose PG, Bundy BN, Watkins EB, et al. Concurrent cisplation_based radio therapy comared with pelvic and para_caortic radiation for high_risk cervical cancer[J]. N Engl J Med, 1999, 340(15): 1157.
[4]
杨勇琴, 王静, 张镇君, 等. 两种不同腔内后装施源器治疗宫颈癌的临床观察[J]. 临床肿瘤学杂志, 2008, 13(12): 1115-1118. DOI:10.3969/j.issn.1009-0460.2008.12.014
[5]
余健, 张国楠, 樊英. 同步放化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50例临床疗效观察[J]. 实用妇产科杂志, 2007, 23(5): 287. DOI:10.3969/j.issn.1003-6946.2007.05.011
[6]
连丽娟主编. 林巧稚妇科肿瘤学[M]. 3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1: 314.
[7]
Onishi H, Yamaguchi M, Kuriyama K, et al. Affect of concurrent intra-arterial infusion of platinum drugs for patients with stage Ⅲ or Ⅳ uterine cervical cancer treated with radical radioation therapy[J]. Cancer J Sci Am, 2000, 6(1):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