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淋巴细胞微核估算受照剂量方法》(WS/T187-1999)[1],在培养人体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和微核实验中需要加入小牛血清。由于小牛血清成分复杂,有效期短,易被病毒和支原体感染,血清价格昂贵,且每个批次的血清之间也存在批间差异,实验效果不稳定,因此在实验前都必须先做预实验,增加了工作量和实验成本。近年来,一些科研单位开展了“无血清培养淋巴细胞技术”的研究,表明无血清培养淋巴细胞是可行的[2-4]。我们实验室经过多年的实践[5, 6],利用自身血清代替小牛血清培养淋巴细胞制备染色体和微核,实验结果良好,同时降低实验成本和减少工作量。现将无小牛血清与有小牛血清进行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培养的实验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是采用无小牛血清培养外周血淋巴细胞制备微核与有小牛血清培养外周血淋巴细胞制备微核的实验结果没有显著差异,提示无小牛血清培养外周血淋巴细胞制备微核是可行的。实验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材料RPMI1640为GIBCO (美)产品,植物血凝素(PHA)为自制,小牛血清为天津市生化生物制品厂产品血液标本:实验组由广西某市放射工作人员提供,对照组由本单位门诊体检人员提供。
1.2 培养液主要成分与配制见(表 1)同一供血者的抗凝血约0.5 m在无菌条件下各加入有5 ml无小牛血清培养液和有小牛血清培养液中,摇匀,放置(37 ± 0.5) ℃培养箱内培养72 h后收获细胞,低渗液处理、固定液固定、常规制片,Giemsa染色。
1.5 阅片和计数采用盲法阅片,在油镜下计数1 000个胞浆完整已转化的淋巴细胞。微核判定标准:游离于细胞浆中,与主核完全分离,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缘光滑,嗜色性与主核一致或略浅,直径小于主核1/3。所有的阳性结果均由2人以上观察鉴定,并同时记录显微镜坐标备查。计数淋巴细胞微核,微核率和微核细胞率以千分率表示。
1.6 统计学处理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
2 结果与讨论 1.1 微核检测结果实验组的平均微核率和平均微核细胞率均高于对照组。A与B平均微核率相比较(χ2 = 0.769,P = 0.38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A与C (χ2 = 32.353,P = 0.000)、B与C (χ2 = 39.178,P = 0.000)、A与D (χ2 = 37.863,P = 0.000)、B与D (χ2 = 45.131,P = 0.000)的平均微核率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见表 2。
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制备染色体和微核,往往是在培养基中添加一定量的动物血清或人的血清和植物血凝素(PHA),作为供给细胞的营养成份和提供细胞增殖的生长因子。无小牛血清培养液的成分一般认为由两部分组成,即基础培养基和替代血清的补充因子,基础培养基目前大部分使用的是RPMI1640,补充因子是无血清培养基中各种血清替代成分的总称。
血清对培养淋巴细胞的影响的主要作用在于向细胞提供生长增殖所需的激素、生长因子和其他营养物质,但由于小牛血清成分复杂,有效期短,易被病毒和支原体感染,每个批次的血清之间也存在批间差异,另也增加实验成本,按照目前市场销售的血清平均价格约为0.25元/ml,按25%添加量计算,100 ml培养液中血清所占的成本是6.25元,培养基及其他添加物的成本约为6元,每100 ml培养液的成本中血清约占51%,另外血清中还含有一定细胞毒性物质和抑制物质,也对细胞产生一定的影响。
基于血清对淋巴细胞培养的作用,我们实验室利用人体自身血清来代替小牛血清培养淋巴细胞,这样既可消除异体血清中不明成份对淋巴细胞培养的影响,又克服了易污染的难题,提高了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和微核制备的安全性,同时简便了培养液配制和操作,减轻了工作量和节约实验成本。通过有小牛血清和无小牛血清进行培养外周血淋巴细胞制备微核的实验结果显示,有或无小牛血清对培养淋巴细胞微核没有统计学意义,提示采用无血清培养外周血淋巴细胞制备微核是可行的。
[1] |
WS /T187-1999, 淋巴细胞微核估算受照剂量方法[S].
|
[2] |
丛慧芝, 陈平乐, 张慧芳, 等. 一种低成本、易取材制备外周血染色体新方法研究[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1994, 6(14): 345-346. |
[3] |
历广坤, 黄秀君, 程介山, 等. 无小牛血清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液的研究[J].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1999, 7(2): 56-57. |
[4] |
高文和, 熊连富, 许德新. 无血清的外周血淋巴细胞制备染色体[J].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1996, 13(4): 243. |
[5] |
梁星作, 梁新初, 毛玉蟾, 等. 放射工作者外周血象与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分析[J]. 中国辐射卫生, 2000, 9(2): 123. |
[6] |
覃志英, 唐孟俭, 黎军, 等. 广西河池市290名放射工作人员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分析[J]. 中国辐射卫生, 2007, 16(3): 308-309. DOI:10.3969/j.issn.1004-714X.2007.03.0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