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辐射卫生  2011, Vol. 20 Issue (1): 65-67  DOI: 10.13491/j.cnki.issn.1004-714x.2011.01.009

引用本文 

胡世杰, 黄伟旭, 杨浩贤, 梁绵英, 杨宇华. 广东省介入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状况调查分析[J]. 中国辐射卫生, 2011, 20(1): 65-67. DOI: 10.13491/j.cnki.issn.1004-714x.2011.01.009.

文章历史

收稿日期:2010-07-19
广东省介入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状况调查分析
胡世杰 , 黄伟旭 , 杨浩贤 , 梁绵英 , 杨宇华     
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 广东广州 510300
摘要目的 了解长期接触较大剂量电离辐射对广东省介入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状况的影响, 保障介入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与安全、改进射线防护措施。方法 通过辐射流行病学现况调查方法, 按照国家卫生部发布的《放射工作人员健康标准》及放射工作人员体检表的项目要求, 对广东省部分医院介入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状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介入放射工作人员淋巴细胞百分比随着放射工龄的增长, 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 介入放射工作人员与普通X射线人员的微核率分别为(3.70 ±2.69)‰和(2.48 ±2.07)‰, 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介入放射工作人员的微核异常率, 随放射工龄的增长而出现增高的趋势。结论 加强介入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管理, 提高个人防护意识, 促进全省介入放射学工作的开展。
关键词介入放射学    放射工作人员    健康状况    

随着放射学诊疗技术的迅速发展, 介入放射学普遍运用于心血管、肿瘤等疾病的临床诊断与治疗, 从事介入放射学的人员日益增多。但由于介入放射学诊疗技术有其特殊性, 须操作工作人员长时间暴露在X射线剂量率较高的辐射场中进行床边诊视操作。据我省相关文献报道[1], 介入放射工作人员人均年剂量当量为1.61 mSv/a, 医用诊断X射线人均年剂量当量为0.81 mSv/a, 介入放射工作的人均年剂量当量是医用诊断X射线的2倍, 与国内有关文献[2]报道相一致, 介入放射工作者所接受的射线剂量远高于传统X射线诊断工作者所接受的剂量。从而使介入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易受到损害。因此, 为了解我省介入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状况, 加强其健康管理, 提高工作人员防护意识, 我们对广东省部分医院介入放射学工作人员进行健康状况调查。

1 调查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分为介入放射组和普通X射线组, 介入放射组主要为从事肿瘤介入检查与治疗、心血管造影和介入手术等工作人员, 普通X射线组主要为医用X射线诊断人员。介入放射组52人, 放射工龄2~28a, 平均工龄13.33a, 年龄21~60岁。普通X射线组59人, 放射工龄1~33a, 平均工龄12.20a, 年龄21 ~54岁。其中, 男性67人占60.36%, 女性44人占39.54%。

1.2 个人剂量监测

按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规定要求佩戴个人剂量计, 每年佩戴四个季度, 计算全年累积剂量当量。

1.3 项目

按国家卫生部发布的《放射工作人员健康标准》 (GBZ98-2002)及放射工作人员体检表的项目要求, 对广东省部分医院介入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状况进行调查分析, 项目包括内科、皮肤科、眼科、外周血象、外周血淋巴细胞遗传学指标、内分泌系统等指标。

1.4 观察方法 1.4.1 一般情况

询问工作人员的职业史(包括放射工龄、现患疾病及主要症状)。

1.4.2 体格检查

内科检查重点询问是否出现头痛、头晕、记忆力减退等神经衰弱症候群。皮肤重点检查是否萎缩、癜痕、疣状突起、色素减退或沉着、疖肿、水肿、皮疹、角质过度等; 眼科重点检查角膜结构、玻璃体、眼底、晶体、辨色力。

1.4.3 实验室检查

白细胞总数、血红蛋白、血小板用全自动血球计数仪; 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测定采用微量全血培养法(按公认的微核制定标准, 分别观察1000个转化的淋巴细胞中的微核数, 以千分率表示); 抽取静脉血查肝功能(谷丙转氨酶)、乙肝两对半、甲状腺功能三项(T3、T4、TSH)。

1.5 统计方法

t检验与χ2检验

2 结果 2.1 个人剂量监测结果

根据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放射卫生防护所测量得出介入放射工作人员年剂量当量为0.08~5.71 mSv/a, 医用诊断X射线年剂量当量为0.08~2.68 mSv/a。

2.2 内科及皮肤科检查结果

检查结果显示, 介入放射工作人员未见神经衰弱症候群, 且手部皮肤亦未见有干燥、角化过度、皲裂等异常改变。

2.3 眼科检查结果

表 1显示, 介入放射组的眼科检查异常检出率为9.0%, 普通X射线组为7.2%, 介入放射工作人员眼科检查的异常检出率是普通X射线组的1.25倍, 但经χ2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表 1 眼科异常检出率
2.4 外周血象检查结果

表 2表 3表 4

表 2 外周血象检查结果

表 3 淋巴细胞百分比异常检出率结果

表 2表 3显示, 介入放射组与普通X射线组的白细胞总数的均值与异常率, 经t检验与χ2检验显示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介入放射组淋巴细胞百分比异常检出率为10.81%, 普通X射线组的为9.01%;两组淋巴细胞百分比的均值与异常检出率, 经t检验与χ2检验显示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介入放射组与普通X射线组的中性粒细胞百分比的均值经t检验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表 4可知, 介入放射组随着放射工龄的增长, 淋巴细胞百分比呈现出逐渐降低的趋势。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无明显变化。

表 4 介入放射组不同放射工龄的血象检查结果
2.5 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和转化率结果

表 5表 6

表 5 淋巴细胞微核率与转化率结果

表 6 介入放射组不同放射工龄的淋巴细胞微核率与转化率结果

表 5可知, 介入放射组与普通X射线组的微核率均值的比较, 经t检验一、有统计学意义差异(P<0.01)。介入放射组微核异常检出率为9.0%, 普通X射线组的为3.6%, 介入放射工作人员的微核异常检出率是普通X射线组的2.5倍, 但经χ2检验显示无统计学意义差异(P > 0.05)。两组的淋巴细胞转化率均值, 经t检验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表 6结果看, 介入放射组不同放射工龄的微核率进行比较, 经t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放射工龄为≤10a的微核异常检出率为7.69%, > 10 a的微核异常检出率为11.54%。显示介入放射组的微核率和异常检出率随工龄的增长有增高的趋势。介入放射组不同放射工龄的淋巴细胞转化率经t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6 内分泌指标检查结果

对肝功能中的谷丙转氨酶及甲状腺功能中的T3、T4、TSH检查结果分析如下见表 7表 8

表 7 谷丙转氨酶检查结果

表 8 T3、T4和TSH测定结果

表 7显示, 介入放射组与普通X射线组的谷丙转氨酶均值, 经t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介入放射组与普通X射线组的谷丙转氨酶异常率, 经χ2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表 8可知, 介入放射组与普通X射线组的甲状腺功能检查结果, T3、T4、TSH均处于正常范围内。T3t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T4和TSH, 经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由于介入放射工作的特殊性, 须操作工作人员长时间暴露在X射线剂量率较高的辐射场中进行床边诊视操作。我省职业病防治院放射卫生防护所测定, 介入放射工作人员年剂量当量为0.08~5.71 mSv/a, 医用诊断X射线年剂量当量为0.08 ~2.68 mSv/a, 均无超过国家的放射标准20 mSv/a。与国内有关文献[1, 2]报道相一致, 介入放射工作者所接受的射线剂量远高于传统X射线诊断工作者所接受的剂量。

据文献[3]报道, 电离辐射对神经系统和皮肤均有损伤。本次调查显示, 介入放射工作人员无出现头痛、头晕、记忆力减退等神经衰弱症候群, 手部皮肤亦未见有干燥、角化过度、皲裂等异常改变。可能与广东省介入放射工作人员个人防护较好有关。

眼睛晶状体对电离辐射有较高的敏感性, 其改变是观察辐射效应的主要指征之一, 且电离辐射造成眼睛晶状体损伤已有大量的研究报道[4-6]。眼睛以晶状体囊下的上皮细胞对射线极为敏感, 放射线对晶状体的损害起直接作用。当晶状体受到离子性辐射作用后, 上皮就会受到损伤, 不能继续发育成正常的晶状体纤维组织, 而形成后囊下及后皮质性白内障。本次调查结果显示, 介入放射组的眼科检查异常检出率为9.0%, 普通X射线组为7.2%, 经χ2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但介入放射工作人员眼科检查的异常检出率是普通X射线组的1.25倍。似与接触放射线因素有关, 有待今后进一步探讨。

电离辐射作用于机体后, 最早出现变化的是造血系统。相关研究表明, 长期电离辐射可导致放射工作人员的血象改变, 表现为白细胞总数、血小板计数减少, 白细胞总数异常率高于对照组; 且淋巴细胞百分比高于正常。本次调查显示, 介入放射组淋巴细胞异常检出率为10.81%, 普通X射线组的为9.01%, 前者是后者的1.12倍。随着工龄的增长, 淋巴细胞百分比呈现出逐渐降低的趋势, 与文献报道一致[7, 10]

微核是细胞在有丝分裂时受有害因素损伤, 使细胞核成分滞留在细胞胞质中的微小核染色质块。可用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作为评价辐射损伤的辅助指标。本次调查结果显示, 介入放射组与普通X射线组的微核率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介入放射组微核异常检出率为9.0%, 普通X射线组的为3.6%,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但前者是后者的2.5倍。且介入放射组的微核异常检出率随放射工龄的增长而出现增高的趋势, 与相关文献报道一致[4], 提示暴露工龄是影响介入放射工作人员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的一个重要因素, 即放射线接触累积剂量是微核率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

本次内分泌系统调查显示, 介入放射组与普通X射线组的甲状腺功能检查结果, T3、T4、TSH检查结果均处于正常范围内。T3t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T4和TSH经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提示应注意介入放射工作人员内分泌系统的变化。

通过对全省部分医院介入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调查显示, 介入工作人员的外周血象、淋巴细胞微核率、内分泌系统等指标, 存在不同程度的辐射损伤效应。因此, 从有效保障介入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角度考虑, 应进一步提高介入放射工作人员的防护意识, 熟练操作技能, 缩短暴露时间。同时, 应进一步加强介入放射工作人员的管理, 改进防护措施, 减少不必要的照射。

参考文献
[1]
黄润玲, 梁婷婷. 广州市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水平[J].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2004, 4: 379-380. DOI:10.3760/cma.j.issn.0254-5098.2004.04.036
[2]
袁志强, 林秀华, 刘晓红. 介入治疗的X射线防护监测与评价研究[J].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1998, 18: 117-120. DOI:10.3760/cma.j.issn.0254-5098.1998.02.023
[3]
汪卫兵, 樊树明. 1320名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状况分析[J]. 中国辐射卫生, 2005, 3: 211-212. DOI:10.3969/j.issn.1004-714X.2005.03.029
[4]
杨爱初, 潘金城, 杨宇华, 等. 广东省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状况调查[J]. 中国职业医学, 2003, 4: 22-24.
[5]
刘荣华. 我国放射性白内障的研究现状[J].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2004, 24: 176-177. DOI:10.3760/cma.j.issn.0254-5098.2004.02.038
[6]
白炳林, 熊昊, 张红娣, 等. 黄石市425名放射工作人员眼晶状体调查分析[J]. 中国辐射卫生, 2005, 2: 129-130. DOI:10.3969/j.issn.1004-714X.2005.02.029
[7]
商希梅, 刘伟, 侯殿俊, 等. 介入放射学诊疗医生健康状况分析[J]. 中国辐射卫生, 2000, 4: 222-223.
[8]
樊树明, 邱玉会, 庄丽. 介入放射学工作者受照剂量与健康状况分析[J]. 中国辐射卫生, 2002, 2: 110. DOI:10.3969/j.issn.1004-714X.2002.02.028
[9]
杨新芳, 商希梅, 刘伟, 等. 十家医院介入放射学工作者辐射剂量与效应分析[J]. 中国辐射卫生, 2000, 3: 177-178.
[10]
乔建维, 商希梅, 刘伟, 侯殿俊, 等. 介入放射学工作者血细胞效应分析[J]. 中国辐射卫生, 2001, 4: 242. DOI:10.3969/j.issn.1004-714X.2001.04.046